2020年12月31日,全国妇联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暨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和2020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电视电话会。新疆25户家庭荣获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称号,5个单位荣获“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5名同志荣获“家庭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6户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干部帕尔哈提江·阿克尼牙孜的家庭榜上有名,获得“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家庭里的“主角儿”
“帕帕”是周围朋友、同事对帕尔哈提江·阿克尼牙孜的昵称。天性活泼、善良正直的他在哪,笑声就在哪,暖事就发生在哪。
“我来办!”是帕帕的口头禅,在亲朋和同事心里,遇到需要帮助的事,只要帕帕在心里就踏实。
帕帕自小生活在党员干部家庭,他是父母唯一的儿子,如今,已经39岁的他、妻子及两个儿子与已退休的父母一起生活,三代六口人和和睦睦。
如果说一家人的生活是一曲交响乐,那么帕帕就是曲中的主旋律。
他铭记每一个家人的生日、重要纪念日及母亲节、父亲节……每一个日子,他都非常有“仪式感”地安排献花、献词、聚会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常年如一。
2020年8月5日是母亲的生日,正值疫情期间。虽然少了鲜花,但正在做志愿者的帕帕依然做了精心安排。母亲生日的前一晚,他就嘱咐妻子和儿子要准备的事项。当晚,待帕帕结束志愿服务工作后,仪式才开始。尽管帕帕疲惫不堪,但他依然打起精神带着一家人喜气洋洋地为妈妈祝寿,气氛和往年一样热烈。
那段时间,帕帕整天在楼上楼下地跑,送货、清运垃圾,每天不知道跑多少次,数天下来,帕帕瘦了,这让母亲心疼不已。
“妈,别担心,我这刚好减肥了,现在一口气上7层楼不在话下。”帕帕一脸骄傲地说。
一天,帕帕正在值班,妻子打来电话,“儿子玩乐高时,把一个小配件塞到鼻子里了,怎么都弄不出来……”妻子哭着说道,电话那头传来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后来,孩子被送到医院,医生将异物取出,才化险为夷。帕帕心里自责。就在这个时候,电话响了,有居民需要帕帕的帮助。“好,马上就来。”帕帕看了看已经平稳下来的儿子,掰开儿子拉着他的手,起身离开。
“乖,爸爸忙完就回来陪你!”帕帕身后传来妻子和父母轮番哄孩子的声音。
“我是党员,群众的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疫情期间,帕帕在志愿者岗位坚守了40多天。
单位里的“热心肠”
“谁谁谁有事不在,你能把那件事帮办一下吗?”
“得嘞!”
“哪哪哪正在安装空调,你可以去帮看看吗?”
“好的!”
“这个事找不到合适的人去办,你去一下吧?”
“没问题!”
……
在工作中,帕帕和同事们之间常会有这样的对话。
“帕帕,我们缺个角儿,帮帮忙吧?”“行!”帕帕总是有求必应。2019年,在单位举办的“民族团结一家亲联欢会”上,帕帕成为“出镜率”最高的“演职人员”。小合唱里、诗朗诵里、小品里、助演里处处都有他的身影。
2020年初疫情时期,帕帕作为留守人员坚守在单位。期间,他的岳父报病危,尽管他心急如焚,但单位有困难的同事都在坚持,他最终没有开口请假。
家人理解他,劝他在单位安心值守,有困难想办法克服。
亲戚心里的“主心骨”
2020年5月,帕帕带着妻儿一家四口来到喀什地区疏附县站敏乡艾日克贝西村,实现了和妻子年初商定的“探亲计划”。
村民库尔班·亚库普是帕帕的结亲对象,多年来的结亲走访,使两家人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6岁的大儿子问帕帕:“爸爸,这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家吗?”
“对!”帕帕肯定地回答。
7月初,库尔班·亚库普来到乌鲁木齐,也住在帕帕家。一家人亲密相处,彼此毫不见外。
2017年9月,帕帕在站敏乡奥米德村驻村时,与贫困户阿曼古丽和其女儿图提古丽结亲。当年,图提古丽正好考上乌鲁木齐一所专科学校,因为生活拮据,她决定放弃上学。帕帕得知后,发动党员干部为其捐款,并买了行李箱前往送行。
考虑母亲思女心切,帕帕主动提出接阿曼古丽来乌鲁木齐,吃住在自己的外婆家,并每月给她一份帮助照顾老人的费用。去年5月,图提古丽回喀什实习,阿曼古丽也结束了这段近3年的乌鲁木齐生活。
2019年,帕帕之家被评为“自治区2018年度最美家庭”。帕帕之家在帕帕的带领下向上向善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