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不能忘记的。那是1991年夏天,共和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一场洪涝灾害。滁河沿岸的苏皖人民,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保津浦铁路畅通,泄洪蓄水,淹没家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赶赴灾区,站在横跨滁河的晓桥上,望着滔滔洪水和无家可归的灾民,心情异常沉重,当即指示随行的铁道部负责同志:尽快修建滁河铁路防洪自保工程,防止再次发生这样的悲剧。
1992年2月11日,铁道部长李森茂,向国务院递交了有关这一工程方案的报告。国务院领导很快批准了这份报告。邹家华和朱镕基副总理也相继作了批示。
勘测设计,招标议标,征地拆迁,设营安家,一切都在紧张、热烈、快节奏地进行……
5月19日,从云贵高原、泰山脚下、黄浦江畔等地赶赴现场的铁道部第四、十四、十六工程局,上海铁路局二公司和南京铁路分局一公司等单位的3000名建设者,顾不上洗去征尘,迅速拉开了拼搏的序幕。他们必须在一年里完成正常情况下3年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滁河铁路防洪工程全长13.5公里。要建33座桥涵,其中滁河特大桥长2858.76米,需运40万立方米土、砂和片石,还有车站改造、房屋建筑、给水、通电和信号安装等工程,要求1993年汛期前全部竣工。
1992年金秋时节,我们来到南京铁道部“一号工程”——津浦铁路滁河防洪工程建设工地采访。3000名建设者顶烈日、冒酷暑、抢时间、保工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以及当地党政军民大力支援的动人场景,像滚滚热流撼动着我们的心。在号称“火炉”的南京盆地施工,建设者经受了难耐的炙烤。从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分来的女大学生丁昆,来工地不到一周,细白嫩红的脸上长满了疙瘩,嘴唇上生满了水泡,短袖下露出的两只铁红色的胳膊,正一层层地脱皮。对着镜子,姑娘哭了。但她抹去眼泪,又奔上工地。
烈日下,控制全线工期的滁河特大桥工地。128号墩基础正加紧灌注,半小时,一小时,灌注还不到一半。被大伙称作“铁汉”的十四局二处一队队长王万强,运送混凝土热得汗如雨下,额头上的青筋凸现。他跳下翻斗车,一头扎进冷水缸里。接着又舀起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他晃了晃脑袋,抖了抖身子,旋即又跃上翻斗车大干。10多名工人学着他的样子,痛痛快快、拼死拼活地干了近3个小时。
夜深了,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滁河大桥92号墩基坑中,十四局三处十一队一班班长陈克发,正率领9名工友们在泥水里挑灯夜战,清除塌方。头晚8点多钟,一场暴雨使挖了近50立方米、已经立模、正待灌注的基坑前功尽弃。挖掘机因稀泥无法开进,他们只好靠人力挖淤。汗水顺身流淌,泥水四处飞溅。赤膊上阵,只穿短裤的10名职工,个个成了“泥猴”。
他们用锹挖,拿袋装,凭肩扛。凌晨4点,正持锹挖泥的共产党员孟贤明,猛感脚板被锐利的片石扎破。他一阵剧痛,身体颤抖了一下。随即咬咬牙,又继续干了起来。天亮时分,奋战一夜的10名职工,终于战胜了塌方。
施工中,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大胆进行革新、创造,运用新成果、新技术,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四局六处五队在现场制梁中,首次采用预应力夹具全新工艺获得成功。不仅争取了时间,而且提高了质量。
滁河大桥工地拼装龙门架时,由于道路和场地狭窄,大型吊车进不来,24吨重的钢梁无法吊到17米高的横架上,眼看就要窝工。著名全国劳动模范,素有“革新迷”之称的十四局二处工人技师徐渭泉,为此几乎一夜未合眼。他带领一个工班,在段长南贵义的支持和工程师蒋宁生、张学凯的配合下,采用独脚穿心扒杆,安上滑轮,用卷扬机配合吊装,顺利地把钢梁架了上去。
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上海局二公司63岁的退休干部吴永富,受聘主抓管区安全、质量。他每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操劳,短短3、4个月,本来就瘦弱的身体又减轻了3、4公斤。58岁的滁河铁路防洪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邓佛增,患有严重的胆结石和高血压,仍冒着高温酷暑,奔波在13.5公里的战线上。
建设者不是苦行僧。然而,为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把情和爱,把一腔腔热血,都倾注在滁河铁路防洪工程上。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不分阴晴和昼夜。80%以上的职工家在农村,麦、稻收割,房屋修造,却无人要求回家帮忙。有的职工甚至在老人病故、妻子分娩、儿女病重期间,都未能回去看看。他们是国家的脊梁。
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滁河两岸党政军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热情地为建设者排忧解难。
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忘我支援,汇成了一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力量。滁河铁路防洪工程指挥部负责人朱有龙欣慰地说:“1993年汛期前,一项牵动千家万户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之心的宏伟工程,将按期优质胜利竣工,巍然屹立在滁河岸边!”(李佩山 王运琥)
(注:照片来自网络,向摄影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