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打开电视机,点燃一支香烟,是村民普穷劳作之余的娱乐生活。如今,普穷休息时依旧喜欢打开电视机,但却成功戒了烟。这要归功于一部名为《吸烟与健康》的藏语科教影片。
普穷住在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夏拉苏村。他说:“我以前有抽烟的习惯,得过几次重病,医生要求我戒烟,但我一直没放在心上。直到看了这部影片,看了真实的案例和吸烟者的肺部病变影像后,我感到害怕,才成功戒了烟。”
(海报照片拍摄者: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海报制作:张宸、旦增努布)
普穷看的藏语科教影片,是千万西藏民族语译制影视作品中的一个。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西藏自治区已完成藏语译制电视剧(动画片)22000多集,各类影片2400多部,总时长超过2万小时。这些影视作品由藏语配音演员配音,放映面积已覆盖全区七市(地)。
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司民族语译制中心副主任索朗次仁说:“西藏一些地方的农牧民不能完全看懂普通话影视作品,我们的译制工作就是为了让农牧民群众能看到藏语影视作品,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2010年9月27日,中国西藏广播电影电视藏语节目译制中心在拉萨启用,配音演员索朗德吉(左)和同事为新录音棚的话筒献哈达。新华社发(格桑达瓦 摄)
1965年西藏推出第一部藏语译制电影《丰收之后》,1982年推出第一部藏语译制电视剧《多棱镜》,此后西藏的民族语译制影视作品开始源源不断地向全区群众输送。
西藏广播电视台藏语卫视负责人扎西次旦说:“我们本地藏语译制电视剧近几年来的发展总结就是让农牧民群众从‘看到、看懂到看好’转变。”
在中国西藏广播电影电视藏语节目译制中心,配音演员伦珠巴桑给藏语节目配音(2019年3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西藏民族语译制工作还进行了自主创新。长期以来,符合西藏高原实际情况的科教片很少,自2018年起,西藏电影公司陆续独立制作了5部符合西藏本地实际的科教电影,题材包括健康保健、农作物种植防灾等,截至目前下乡放映已超过3800场次。
索朗次仁说:“符合当地实际的科教电影独立出品、摄制和发行放映,填补了西藏公益科教电影领域的空白。”
在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群众在家中观看电视节目(2020年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译制工作成就的背后,是国家对西藏文化建设的大力支持。2000年开始实行的“西新工程”,旨在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的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民族语影视作品的译制能力。“西新工程”实施20年,为西藏的民族语译制工作提供了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提升了本地民族语译制的效率和质量。
西藏自治区藏语委办(编译局)党组成员次仁玉珍说,西藏民族语译制事业就像“源头活水”一样,不断给农牧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影视作品,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