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街、东方湾海滨、市政广场……这些带有惠灵顿特征的地标性景点,近日迎来了一道别样的中国风景线——一群肤色、族裔各不相同的女子身着中国旗袍,或手撑油纸伞,或以轻罗小扇遮面,将充满东方古典神韵的美妙身姿展现在新西兰首都的大街小巷中。
当地时间12月6日下午1时至7时,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联合惠灵顿当地专业摄影师开展了一场关于中国旗袍主题的摄影活动。来自中国、新西兰、德国、太平洋岛国、南美洲等地的八位摄影师与十多位“模特”穿梭在惠灵顿的大街小巷中,以镜头记录下中国元素与惠灵顿地标景点水乳交融的一个个瞬间。
图为身着中国旗袍的新西兰各族裔女子(摄影:张健勇)
图为身着中国旗袍的新西兰各族裔女子在惠灵顿市政广场,被摄影师定格美的瞬间(摄影:郭磊)
图为身着中国旗袍的新西兰各族裔女子被摄影师定格瞬间(摄影:基思·莫洛伊)
图为身着中国旗袍的新西兰各族裔女子整装待发。(摄影:郭磊)
图为身着中国旗袍的新西兰各族裔女子,被新西兰摄影师定格瞬间(摄影:孟韬)
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教学负责人、摄影师张健勇称,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摄影师及模特们合作,以惠灵顿众多地标性街巷风光为背景、以旗袍等中国元素为主题进行摄影创作,他感到自豪和过瘾。在拍摄中,他发现旗袍这件东方韵味十足的中国服饰在惠灵顿街景下焕发出全新的气质,也给予他诸多创作灵感。
图为身着中国旗袍的新西兰各族裔女子(摄影:张健勇)
活动发起人之一、惠灵顿摄影协会的摄影师大卫·维尔库克(David Wilcock)称,自己与其他几位摄影师一直对中国文化充满向往,早就希望能够以中国元素为主题来一场摄影创作。当他向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提议使用“旗袍之美”为主题开展摄影活动时,双方一拍即合。
图为身着中国旗袍的新西兰各族裔女子被摄影师定格瞬间(摄影:大卫·维尔库克 )
图为身着中国旗袍的新西兰各族裔女子在惠灵顿繁华街区,被摄影师定格瞬间。(摄影:大卫·维尔库克)
正式开拍的前两个月,几位活动主办者便通过社交媒体发出活动广告,征集对中国元素感兴趣的惠灵顿市民前来担任摄影模特。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此次征集活动获得异常热烈的回应,许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惠灵顿女性迅速响应,她们充满了对自己身着旗袍模样的期待。
其中,有几位响应者带着自己的旗袍来到了拍摄现场。谈起自身与旗袍的渊源,她们顿时变得滔滔不绝。来自夏威夷的娜妮·马豪尔(Nani Mahal)开心地说,自己曾在惠灵顿跟随不同老师学过中国功夫,几年前因为相关赛事庆功宴等重大场合而购置了旗袍。
在惠灵顿居住6年有余的德国女孩纳蒂亚·卡丽娜(Nadya Carina)称自己曾经到访过中国广州、云南、成都等地,历经了三个月之久的难忘旅行,并在那次旅途中购买了一件心仪的旗袍。旅居新西兰后,她还穿着这件旗袍参加了奥克兰灯节等中国文化活动;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响应者赛丽亚·杨(Cecilia Yong)则颇为惋惜地说,自己作为华人却从未尝试过旗袍,因此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直言自己能够身着旗袍、手撑油纸伞走在惠灵顿街头并且被专业摄影师定格拍摄,感觉自己与中国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了;惠灵顿华人张女士特意推荐自己拥有一半中国血统的女儿前来参加摄影活动,她表示,女儿身上的旗袍是自己穿过的一件非常珍爱的旧衣,希望能把这份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眷恋传递给女儿。
活动的另一位组织者、中国女孩施诗表示,自己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征集广告时就充满信心,因为她确信“全世界的年轻女性都会对美丽的旗袍感兴趣”,并坚信年轻人群在获得靓丽照片后势必会迅速分享到社交媒体,这将有利于向更加广泛的互联网受众展现中国古典服饰之美。
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表示,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代表,通过“旗袍摄影”这场趣味性很强的活动,可吸引当地市民切实体验中国传统服饰之美,亲身触摸中国古典文化的底蕴与精致。与此同时,该活动也搭建起推动中新两国摄影师交流情感、切磋技艺的桥梁,为今后开展更进一步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图为身着中国旗袍的新西兰各族裔女子在惠灵顿最繁华的街区,被摄影师定格瞬间(摄影:郭磊)
摄影:(按字母顺序、排名不分先后):大卫·维尔库克(David Wilcock)、郭磊、基思·莫洛伊(Keith Molloy)、孟韬、保罗·泰勒(Paul Taylor)、 张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