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茂昆(前一)和工友们在张拉作业 张阳灿 摄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他的形象。那是1994年12月23日下午15点时分,隆冬北京,冰天雪裹。然而,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厅内,一张张年轻的笑脸却漾满了春意。随着阵阵热烈的掌声,一位身着铁路制服、年仅23岁的青年工人,同全国各条战线的代表们一起,在这里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这位青年叫江茂昆,是铁道部十四局二处十一队的工班长。他作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0名代表之一和全国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大军中的唯一代表,出席“全国跨世纪青年人才群英会”。此刻,他禁不住心潮起伏,热血沸腾,脸上挂满了激动的泪花;他像做梦一样,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一天的确来之多么不易,他仿佛又回到了昔日那激情燃烧的工地,投入到了那艰难、紧张的施工之中。
一
1993年严冬腊月,北风呼啸,滴水成冰。京九铁路卫运河特大桥工地,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拼装、张拉等项施工。在近30米的高空,有一位身材魁梧、腰系安全带的年轻人,把自己悬挂在一根混凝土杆件的吊扣上。他头戴黑色老头帽,把头部和脸庞包得严严实实的,只露着两只冻得发直的大眼睛;他脚蹬又光又滑的杆件边缘,身体使劲后仰;他一只手扶摸着钢钎,另一只手挥动着铁锤,“当、当”不停地雕凿杆件锚槽与锚头。
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从他的身上掠过。从他鼻孔冒出的热气和头上渗出的汗水,很快使老头帽变得冰凉冰凉的,紧紧地贴在他的头、脸上。为此,也为了与下边接应配合施工的工友说话清楚,听得准确无误,他干脆把老头帽取掉。他的两只大耳垂冻得像发紫的葡萄,充满了淤血;他脸色乌青,四肢麻木,浑身像置于冰窟。可是艰巨的任务,紧迫的工期,催着他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直到锚头和锚槽对位准确,严丝合缝,把带有7个孔的锚具和加片套在钢绞线上,把浆压实、压满才肯下来。这时,他已是心力交瘁,站立不住了。他,就是十一队张拉压浆班的工班长江茂昆。
江茂昆,1991年从铁路技工学校毕业。1992年初冬,他随队从河南宋大煤炭专用线来到京九铁路卫运河特大桥工地。他把能够参加铁路大会战,当成一次难得的成长锻炼机遇。领导安排他开搅拌机,他愉快地服从,并大胆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和桥墩灌注的连续性,他总是不顾疲劳,不分昼夜地干。有时实在困极了,他就趁加固模板的当儿,裹上大衣歪在河滩上打个小盹……
建设中的京九铁路卫运河特大桥
鲁西平原,遍地黄沙,加上倒灰,被风一吹,直往人们的鼻孔、耳朵里钻;牙一动,嘴里的沙粒“咯吱咯吱”响。一天下来,就变成了“灰人”。在搅拌中,有时出现结块水泥或管道堵塞,江茂昆二话不说,马上亲手把水泥块捏碎,把管道疏通。由于他严格操作规程,搅拌均匀,便于捣固,使打出的桥墩个个内实外美,光洁明亮。在京九铁路全线质量检查评比中,卫运河特大桥下部主体工程被评为“优质样板工程”,全桥被评为“青年全优工程”。
1993年9月,卫运河特大桥进入最艰难的拼装阶段,上级决定实行班组分项承包。其他几项工程都先后有了着落,惟独张拉压浆这一“难、精、险”的分项工程无人承包。大家心里明白:卫运河特大桥是我国铁路第一座斜拉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桁架梁桥,是铁道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京九线14个重点控制工程之一,而张拉压浆是难中之难,精确度误差不能超过正负5毫米。要把100多吨11000米的钢绞线,穿入混凝土预制杆件孔道,还要锚固、压浆、灌注等等,这些都要在近30米的高空进行作业,稍有闪失,后果将不堪设想。谁来带头挑起如此艰险的重任?
队领导经认真研究分析,征求工人江茂昆的意见。“慎重点、别逞能。”有人劝江茂昆。
“工作再艰难也得有人干,有一项落空大桥就建不成,京九线就通不了。我不能等闲视之,要迎难而上,敢为人先。”江茂昆走马上任了。
队长叫江茂昆选人,他一下子挑了20多位和他大小差不多的年轻人,只有几位老骨干。有人不解,他解释说:“年轻人精力旺盛,勤奋好学,接受新东西快,且敢想敢干。”他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全工班分为下料、张拉、压浆等4个作业小组,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建立了工序交接签字制度。施工情况有详细的记录备案,做到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在实践中,他探索出了一套从试吊对位、试张拉到测量、退锚、涂胶和张拉、压浆的科学施工程序。
近百个作业点,江茂昆和他的工友们,却不厌其烦地将脚手架搭了拆,拆了搭,张拉一次不成,就重新再来,直到成功,最多时反复多达十一二次。在张拉压浆最后一道工序中,需要经过顺孔、吹风、冲水、压浆等道道关节,每一步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质量事故。
江茂昆告诫工友们: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他在关键部位安排专人负责,实行工序交接签字制度,施工情况有详细的记录、备案;为了赶进度,他带领工友们每天披星戴月加紧施工。
炊事班做好的饭菜,热了凉,凉了热,不知热了多少遍,拼装一节间时,他带领大伙一直干到深夜12点,终于使拼装、张拉、压浆一次成功。
10月6日,大桥主桁杆件拼装开始。江茂昆带领工友们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在30米高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把钢绞线一束一束地传到高空,穿入杆件孔道。钢索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穿索难度很大。仅钢索传送就很艰难。江茂昆每次总是站在最前面、最高处,扛着上百公斤重的钢绞线,喊着号子,踏着陡峭的铁梯向栈桥上攀登。钢绞线像沉重的钎绳,深深地勒进了他的皮肉,渗出殷红的鲜血……
压浆时,排气孔内喷出的水泥浆,溅到江茂昆的脸上,他轻轻地一擦,又继续干了起来……
穿钢绞线时,江茂昆的手套被磨破,来不及更换,磨破了手,渗出血来。钢绞线带着斑斑血迹,一束束地穿入了杆件孔道……
雄伟壮观的卫运河特大桥啊,你是江茂昆和他的工友们吃苦奉献的结果,血汗浇注的结晶!
二
一天深夜,卫运河两岸万赖俱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进入了梦乡。刚从工地加班回来的江茂昆,突然感到浑身不适,接着就上吐下泻。医生一连给他输了两瓶液体,可第二天他拖着虚弱的身躯,照常上班。还有一次,他在栈桥上进行张拉作业时,不慎一脚踩空,一下摔倒在钢轨上,致使坐骨摔伤,疼痛难忍。可他一声不吭,继续在工地上忙碌不停。
江茂昆最大的特点是要强,不论干什么都千方百计地干好。为了工作,他舍弃了打篮球、踢足球、看电视、唱歌儿等文体活动。他的家就在距工地只有百余公里的山东肥城,可是从大桥开工到合龙,却未能回家一次。亲友们先后给他介绍了两个对象等他回去见面,都因他未及时回去而告吹。他曾为此苦恼过,但他矢志不悔。他说:“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在选择对象和事业发生矛盾时,我应当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年届花甲的父亲患淋巴瘤住院手术,在病痛中念子心切,让人捎信叫儿子回去。江茂昆想起父亲含辛茹苦对他的养育之恩,恨不得插翅飞往老人身边,尽上一份孝心。可是,看看沸腾的工地,掂掂自己肩上的分量,他无论怎样也迈不出离开工地的脚步。“忠孝不能两全啊!”他把牵挂埋在心里,继续带领工友们一如既往地工作。
1994年春节,当万家团聚,辞旧迎新之时,江茂昆和他的工友们却顶着凛冽的寒风,在零下10多度的气温下,在20多米高的大桥斜拉主塔上,不停地穿索、张拉、焊接……
江茂昆对我说:“我最佩服铁人王进喜那样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 因此,他把自己的情和爱,都融到了大桥上,融进了京九铁路的建设中。前往工地现场办公和看望慰问的铁道部、山东省领导同志,对于江茂昆和他的工友们吃苦、拼搏、奉献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建成后的京九线卫运河特大桥
在京九线卫运河特大桥建设过程中,江茂昆发动全工班发挥聪明才智,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9条,获得个人和班组“五小”成果奖7项,解决施工技术难题15个。在起初阶段,压浆使用的膨胀水泥,流通性差,常出现压不实和堵塞现象。江茂昆和工友们反复试验,使用普通水泥和氧化铝粉,既达到了技术要求,保证了工程进度,又降低工程造价11万多元。
杆件拼装需要临时张拉,拼装完毕还要退锚,可是没有退锚器。江茂昆和工友们自行设计、加工退锚器,及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还一起研制、改造了压浆嘴、穿索护罩、通孔器和灰浆拌合机等,不仅节约了14万多元的开支,提高了数十倍的工效,而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
三
雄伟壮观的京九线卫运河特大桥,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巍然屹立在辽阔的鲁西平原上。历史不会忘记为祖国建设付出艰辛劳动,做出突出贡献的人。1994年“五·四”前夕,江茂昆先后被全国铁道团委和团中央授予“全路优秀共青团员”“全路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光荣地出席了全国跨世纪青年人才群英会。
面对记者的访问,江茂昆激动地说:“我是数十万筑路大军中的一名代表,只是做了一个年轻人应该做的工作,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这荣誉应该属于全体筑路职工。我今后的路还很长,我要以此为动力,不负众望,勤奋工作,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幸福一家人:江茂昆和妻子、儿子在一起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建成正式通车后,江茂昆征尘未洗,就风尘仆仆地赶赴上海,投身沪宁高速公路建设。28年来,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转战大江南北,参加铁路、公路、市政和房建等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历任工班长、工程队长、党支部书记、项目部副经理、项目部党工委书记,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今,他已年过半百,仍然正奋战在建设工地上。他早已幸福成家,找了一位温柔贤惠的妻子,儿子已大学毕业,正在准备就业。他坚定地表示:“我已为国家建设贡献了青春,但我无怨无悔,将继续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直至干到退休的那一天!”(李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