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投稿

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上线:基于国际互认,多国有设想

2021-03-10 05:51:03 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疫情常态化防控前提下,世界将如何重启?3月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全国两会期间透露:今年我国将推出国际旅行健康证明,落实健康码国际互认倡议,同时推出中国版国际旅行电子健康文件,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前提下,实现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信息互认。

仅过一天,3月8日,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微信小程序已上线。广大网友纷纷称这一健康证明为“中国版疫苗护照”。“疫苗护照”对全球疫情防控及往来有怎样的意义?“疫苗护照”在其他国家是否也在尝试?记者就一系列大众关心的问题采访专家。记者亲测5分钟完成申请

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后,记者亲测申请流程。微信小程序内,可展示申请人核酸、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及疫苗接种情况等。电子版健康证明内则含加密二维码,以供各国相关部门验证,并读取个人相关信息。健康证明还可打印成纸质版。

记者记录整个流程:微信小程序中搜索“防疫健康码国际版”获得小程序入口,点击进入,看到页面上有“回国人员入口”和“出国人员入口”。进入回国人员入口,需要填报国籍、手机号、国外居住地、身份、单位、航程、入境点、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疫苗接种、历史检测及确诊结果等信息,方能查看和出示健康码。申请人可以是本人,也可以代他人填报。

 

 

 

 

出国人员则可选择“查看及出示国际旅行健康证明”进行操作。操作流程有身份认证、国际旅行证件认证和查询国际旅行健康证明,身份认证需要填报身份证号、护照号等信息,包含手机号码和人脸识别验证。记者只花了5分钟就完成整个流程,得到自己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页面。不过,“新冠疫苗接种记录”仍标注“建设之中”。多国都有“疫苗护照”设想

“相关样本文件可见,今年1月这一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已着手设计,此类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是基于‘国际互认’基础上开展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王新宇副主任医师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疫苗护照”在大多数国家已是设想。上个月,疫苗接种率在全球领先的以色列已推出国内版护照,接种疫苗者可进入健身房和餐厅。近日,泰国则向发放国际版“疫苗护照”又迈进一步:将向接种完疫苗的居民发放证明,允许他们出国旅游。泰国还考虑缩短持有他国“疫苗护照”旅客的隔离期,从14天缩短至7天,不过,要求接种疫苗的时间在旅行14天前,但不早于3个月前。

欧盟委员会预计也将在3月17日前,公布欧洲版“数字绿色通行证”相关草案。希腊、西班牙等依赖旅游业的国家呼吁推广“疫苗护照”,带动夏季旅游旺季复苏。韩国、新加坡、英国、美国等也在考虑推广之事。“疫苗护照”并非新鲜事物

“疫苗护照”并非新鲜事。王新宇说,新冠肺炎之前,黄热病“疫苗护照”、流脑“疫苗护照”便已存在,它们也是迄今全球“唯二”的“疫苗护照”。专家进一步阐述,入境非洲大陆,必须接种黄热病疫苗;如果“疫苗护照”上缺少黄热病疫苗,入境者则需要补种,直至疫苗起效方可入境。同样,朝圣期间入境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四价流脑疫苗是“必选项”,如缺少疫苗证明则需补种。“黄热病、流脑两种疫苗在相关地区属强制免疫,除非入境者可提供过敏史,否则没有例外。至于其他疫苗,则属于强烈推荐范畴,但并不强制。”专家说。

全球历经一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重启成为迫在眉睫的话题。医学专家认为,新冠防控阶段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发展方向或与黄热病、流脑等“疫苗护照”一致。不过“疫苗护照”以前是实体本,而今可以利用大数据实现数字化,也即, 持有者线上查询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核酸抗体等。针对不少网友关心的“国产疫苗接种后出国认不认”的问题,专家明晰,国际互认是基础,大众对此不必多虑。将提升效率应顾及伦理

在感染学科专家看来,“国际旅行健康证明”的上线,将大幅提升世界重启效率。实行严格隔离措施,在疫情早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防控作用,但随着疫情防控渐渐常态化,健康证明实现有序流动,是全世界共同的诉求。

普及推广之时,也有专家提出伦理争议。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便在3月8日表示,现阶段全球各地并非都有足够疫苗,如果在所有人还未能公平获得疫苗的时候,就以是否接种疫苗作为人们能否出行的基础,将进一步加深不平等和不公平。回溯历史,1918年流感大流行时代,进一步塑造了国际旅行只允许健康人群跨境的做法。专家最后强调,“这场新冠疫情,最终将对今后‘地球村民’跨境出行的做法产生长远影响。”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