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今日头条
投稿

第一观察 | 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2020-05-14 07:27:25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董博婷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第一观察 | 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千里江河,万亩山川,托起亿万生灵,和一个大国。

3月,再访浙江安吉余村、深入西溪湿地。

4月,走进陕西秦岭大山,察看生态保护修复情况。

5月,来到山西汾河岸边,了解“九河”综治成果。

这个春天,习近平总书记三度“寻山访水”,一盘大棋,再落一子。

一、守护山水

山河承载岁月,生态需要守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的关切历历在目:

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3年,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014年,“保护生态环境”列入全面依法治国内容;

2015年,“绿色”列入新发展理念;

2016年,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的立体作战图全面绘就,《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审议通过;

2017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2018年,“生态文明”写入宪法;

……

前年,湖北,总书记乘船考察长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去年,河南,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今年,山西,总书记又来察看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

太原晋阳桥边,话语意味深长:“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

第一观察 | 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2020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太原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向市民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国之大者”,念兹在兹。

年复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装着百座“秦岭”,千条“汾河”,万亩“湿地”。

在青海,他说要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在云南,他说建设生态文明应“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甘肃,他说:“祁连山是我们的‘母亲山’,我们一定会把这里守护好,为子孙留下青山绿水。”……

他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

二、谋划山水

2005年,习近平在安吉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VS环境保护,看似“两难”之中,孕育着一条新的道路。

今年的浙江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安吉余村,见证多年来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的成果。

第一观察 | 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2005年,到安吉县余村考察。(图片由安吉县委宣传部提供)

第一观察 | 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了解该村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从柞水木耳到平利茶叶再到大同黄花,皆证明脱贫之计讲求量身定制。乡亲们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得明明白白。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生态条件以“绿”生“金”。

第一观察 | 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这是2020年4月21日拍摄的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地栽木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昌奇 摄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一个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好地方正在被激活,奔跑在建设生态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促进的大道上。

我们终将摆脱贫困,却永远无法离开自然。优质生态促生优质产品,优质产品才能满足优质生活的需要。

浙江考察,总书记走进一方“绿意空间”,看生态,也是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观察 | 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游船行驶在浙江杭州西溪湿地水道上(2020年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以西溪湿地为中心的大西溪经济圈、文化圈和生活圈雏形初显,正是自然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注脚。让城市居民也能拥有对自然的亲近感获得感,方才体现城市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旨归。

三、重整山水

生态是人类社会的镜面,反射着污浊或清澈,映照出荒芜或繁茂。正如汾河、秦岭、西溪湿地都曾发出警报:

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采、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汾河流域地下水位曾一度猛降到几近断流,而干流劣五类水质比例却一路飙升到68%;

西溪湿地面积曾一度缩小,变成城市急速扩张“獠牙”前瑟瑟发抖的羊羔;

秦岭北麓多处边坡山地、河道滩地曾被扒去绿色的外袍,也曾被别墅砸破山脚。

对自然生态保护这道红线,习近平总书记从来都是零容忍,哪里拉响了警报,他就要发出警示。

第一观察 | 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8年9月,西安市长安区对辖区内东大街道的秦岭违建别墅“群贤别业”进行拆除(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下图为2019年7月拍摄的秦岭违建别墅“群贤别业”拆除后建设的秦岭和谐森林公园(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从滇池到洱海,从呼伦湖到洞庭湖,从祁连山到秦岭,从长江到黄河,他始终关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始终坚持一抓到底,问题解决之后,还经常要到当地“回头看”。

如今,汾河“九河”综治已见成效,水量正丰起来、水质正好起来、风光正美起来;

如今,城市退让,西溪湿地得以休养生息,恢复成为“天堂绿肺”;

如今,秦岭又绿,千余栋违建全拆,涉事官员尽查;

……

第一观察 | 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7年10月5日拍摄的太原市汾河城区段治理美化三期工程施工场景(资料照片);下图为2020年4月29日无人机拍摄的太原市汾河两岸景色(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生态。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决战决胜冲锋之时,更需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大江大河、城市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上下同欲,勠力同心,才能使中国美丽、民族永续。

 

 

责任编辑: 王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