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3日,英国伦敦,佳士得工作人员展示一颗101.73克拉的梨形钻石。
口述:黄奇帆
时间:2019年7月7日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摄影
【编者按】
黄奇帆,1952年5月生,浙江诸暨人。1990年6月至1993年1月任上海市浦东开发办公室副主任。1993年1月至1994年9月,任上海市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1994年9月至2001年10月,先后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研究室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体改委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经委主任,市工业工作党委副书记。2001年调往重庆,历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市长。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上海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期间,具体负责推动上海钻石交易所的筹建,见证了上海钻石交易所的成立全过程。
近日,黄奇帆接受访谈,回顾了上海钻交所的成立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授权《中国经济周刊》独家刊发此文。
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代。上海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后卫走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全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是先行者,是创新驱动的推动者。上海创造了许多个全国第一,比如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引领全国,第一个外资银行,第一个外资保险公司,第一个外资百货商店,第一块土地批租,第一个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第一个外高桥保税区……可以说90年代很多破旧立新的改革都出自上海,在全国领先。
上海钻石交易所,也是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的诸多奇迹中的一个,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最国际化,是当时我国唯一一家中外合资的交易所,实行会员制,并遵循国际惯例,会员之间买卖一律以美元结算。我当时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分管经济工作,有幸投身到筹建上海钻石交易所的工作中,至今回忆起来,依然记忆犹新。
发展要素市场,满足群众需求需要建立钻石交易所
世界级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最为核心的是要素市场的竞争。上海要素市场的发展,同中央对上海的定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相一致,也同上海城市功能变化、“三二一”产业结构调整相一致。自1990年上海搞了证券交易所后,上海市委市政府对要素市场怎么发展,开始有了系统的考虑、系统的判断。总之,上海要成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一定要是一个要素市场的中心。至于哪些东西能成为要素市场,当时最先想到的是资本资金——证券,然后想到土地是最珍贵的资源——土地市场,再有一个就是大宗商品、大宗物资,如石油、原材料、铜等各种工业资源要素市场。还有外汇,港口船舶货代、船代等,这些都是要素市场的应有之义。于是,上海的各种交易所星罗棋布地发展起来,如1994年成立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996年成立的上海航运交易所、在物贸中心建立的生产资料期货交易所,等等。在这个背景下,成立钻石交易所的想法也应运而生了。
促成上海钻石交易所启动的原因,我知道大致有三个:第一个因素是以色列最重要的财团——艾森贝克集团对钻石行业感兴趣,艾森贝克先生跟朱镕基总理见过面。朱镕基总理在上海会见过他,在北京也会见过他,在会见的时候说到成立钻交所事情,朱镕基总理表示支持。徐匡迪市长参与了这些会见活动,因此知道其中的缘由,所以积极推动在上海成立钻石交易所这件事。第二个因素是当时我们国内对建立各种各样交易所的事项都比较重视,只要是和交易所有关的大家都很起劲,因为在那个时候,办交易所在经济领域算是热门的、属于高精尖、高大上的事情。第三个因素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老百姓逐步富裕起来,富裕了的人们对钻石首饰的需求不断增大,钻石首饰的交易量不断增大,钻石市场逐步热起来,但由于没有规范的渠道,当时国内的钻石市场开始混乱无序,可以说当时进入中国市场的钻石很多是走私性质的。这样,有一个经典的规范的市场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内在需求。
因为通过建立钻石交易所,至少可以形成五种功能性意义:
一是可以发挥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用我们现在的提法,就是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钻石交易所,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卖场所,而是对钻石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个系统,包括对钻矿、毛坯钻、成品钻,以及加工后的钻石首饰等整个过程起到很好的配置作用。我当时负责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工作,也想把钻石产业作为上海的重要产业。
二是建立钻石交易所,可以发挥原始定价的作用,有利于稳定市场。钻石交易跟我们卖粮食、卖其他标准产品不同,缺少标准化的价格,没有国家定价之说,也没有行业定价之说。一颗钻石有经验的人一看认为值10万元,没经验的人一看,可能认为只值2万元,也有可能把价值2万元的钻石看成10万元买进,因此,在散货市场,全凭经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在钻石交易所,卖方的一批人和买方的一批人都是经验高手,在估值、叫卖的过程中,会形成比较一致的行情价,形成理性客观的定价标准。
三是交易留痕、防范洗钱的功能。国际市场上,传统的钻石交易双方往往是交易现收现付,一面看货、一面谈价,达成协议后,一手交货、一手付钱,不经过任何其他环节,中间没有发票。这样,中国的国有企业是做不了钻石加工的,因为国企到世界市场上买钻石,都要开发票,因为没发票回去无法报账;如果可以给发票的,往往是中间商加价后开的虚假发票。有了钻石交易所就不一样了,中国商人可以到钻交所进行钻石交易,而钻石交易所能起到定价中心的作用。任何原钻进入钻石交易所交易,交易双方价格一叫出来,这批货事实上就定价了,要在钻交所登记,就产生了权威的价格依据,这个价格再出去的时候,就有了原始定价。有了报账手续,这对于规范会计制度、防范洗钱都有好处。
四是建立钻石交易所,有利于打击走私、堵截中间环节灰色交易。虽然我们的海关是管制的,但是钻石由于体积小,无色无味,身上随便藏都可以藏上价值10万美元、100万美元的钻石,进关的时候往往查一漏万,很难检查出来。钻石交易所把供应原钻的一方和最终需求的一方直接对接,去掉中间环节,就管住了走私。
第五,建立钻石交易所,还有利于掌控钻石产业链集群的核心。钻石虽是一个小众产品,却是一个高附加值产业链生成过程。从钻矿的开采,到把矿石变成毛坯,再把毛坯加工成为成品钻,成品钻再设计成为戒指或者挂件,整个过程有制造业的品种,也有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品种。同时,钻石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是私人企业,是个体户,一个小家庭就是一个小作坊,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记得1992年我作为市委副秘书长跟随吴邦国同志出访印度时,曾在班加罗尔看到钻石毛坯打磨厂规模达到几万人,除此之外就很难见到大规模的钻石企业了。但那是小钻,中低档钻石为主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工厂,真正把毛坯变成中高档次的成品钻,把成品钻拿来设计变成首饰,一个家庭,一个小业主就可以了。这些小业主各行其是、各得其所,在钻石交易所这个中枢神经的纽带牵动下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钻石交易所是整个钻石行业价值链的枢纽点、结算点,掌控了交易所就掌控了钻石产业链附加值的枢纽,供应链的纽带,产业链集群的核心。
正是在上述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上对成立钻石交易所的意义的逐步理清,我们上海当然就很起劲地要搞钻石交易所了。
图片来源:上海钻石交易所官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上海钻石交易所终建成
认识到建立钻石交易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上海方面非常积极主动。徐匡迪市长作为一个非常令人尊敬的专家级领导,又得到朱镕基同志的首肯支持,很有气魄,从头到尾热心推动这件事。我作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也是市委副秘书长,同时还是市经委主任,自然而然成为落实这件事的主要操盘手。
那时,我正好先后负责完成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条例、浦东开发开放十条政策具体的落实文件的工作,还协调了上海航交所成立有关工作,尝试建立了上海第一个、也是中国第一个药品交易所。因此,对成立钻石交易所也是十分积极,可以说是里面的活跃分子。从1997年到2000年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我印象中先后主持召开了几十次会议。这不仅是我的职责,也跟我的兴趣有关,因为你有兴趣遇上困难你才会更主动克服它,而不是靠领导讲一下推动一下,领导不讲就回避,这个时候你会本能地往前推。
记得1997年,徐匡迪同志致信朱镕基同志就上海拟建立并推进钻石交易中心项目进展情况作汇报后,朱镕基同志画了圈,批示岚清会同春霖协调。
为了跟踪这件事,我经常跟国办秘书二局的同志保持联系,很快了解到我们的报告报经国务院批转到相关部委后,海关、外贸部、外管局、财政、税务等多个部门由于不熟悉、不清楚钻石交易中心的具体内涵,又涉及钻石交易所的报告方案中有多项做法与国家现行政策不相符合,几个部委不约而同,基本上否定了在上海陆家嘴搞钻石交易中心的设想。
得到消息后,我就打电话找当时国办秘书二局的副局长石秀诗商量这个事情,因为我们认为上海办钻石交易所这件事是为国家效力,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要想办法把这件被几个部委否定的事回转过来办成。我们讨论了半个多小时,后来我们商定了一个办法,就是去找李岚清同志,李岚清同志当时是常务副总理又是搞外贸的,让他回旋一下。于是,我就赶紧联系李岚清同志的秘书,把来龙去脉讲了一番,讲我们上海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对国家有什么好处,等等。李岚清同志的秘书就把我们的意思跟岚清同志作了汇报。李岚清同志非常善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批了一段极具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指示,大体意思讲了三条:第一条是钻石交易这件事,我们中国是从计划经济过来的,都没有搞过,都没有管过,所以我们有关部门对这方面不熟悉,缺少经验,所以不要轻易否定上海的意见。第二条请当时的外经贸部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去国际上知名的交易所考察一下,以了解国际钻石市场的游戏规则,看完了以后,理解了以后,回来再写报告。第三条就是报告完成后再报他和朱镕基。李岚清这么一批以后,我接到电话指示,马上写报告给徐匡迪市长,给市领导。这件事就柳暗花明又一村,扭转过来了。
1997年11月至12月,遵国务院领导及国办指示,由外经贸部牵头,国办秘书二局、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和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共同组成考察团,赴比利时、以色列、英国、美国、泰国,就各地钻石业发展情况、钻石交易所的运作方式和管理规则进行考察。考察由我带队,我们上海方面还有陆家嘴开发公司的王安德同志参加,其他都是北京的同志。出发的时候,参加考察的北京同志对上海办这件事有不同看法,因为他们出访前已经基本否定了上海的方案,现在又组织他们去国外考察,思想上是有想法的。所以我们登上飞机去以色列的路上,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在轿车里,聊的几乎都是钻交所问题,与其说是聊天,简直可以说是在争论。我跟他们一路解释和说明,我说我们的观点,他们说我们的不对,用国家法理批判我,我就跟他们辩论。我这个人比较好辩,但是跟我辩论的人,从来没有人跟我做冤家的,后来都是好朋友了,因为我跟人家在讲道理,不是意气用事,我这个人脾气平时比较随和,但讨论起问题来很认真。国家部委五六个部门的同志都是很好的同志,他们是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部门和执行部门,当时反对也是合理的,有道理的,开始两天都众口一词地说我们上海办钻交所不行、是不可能的。
然而,到了比利时安特卫普和以色列特拉维夫的钻交所一看,他们的看法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他们原来都没参观过钻交所,还不知道世界钻石产业的交易规则和通行做法,实地一看就都懂了,意识到我前面跟他们辩论说的各种道理,实际上都是符合世界钻石交易所的规则的,也不钻牛角尖了。至从特拉维夫开始,离开以色列以后的一路上,经过戈兰高地,经过阿曼,然后到英国伦敦,我们已经变成思想行动一致人了。后来一程,讨论的内容已经变了,我们开始共同研究方案,研究钻石交易当中各种可行方案各种逻辑各种内容。从英国和其他几个地方结束考察回国的时候,我们已经一起研究报国务院的报告怎么写,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下一步建议是什么,大家已经要一鼓作气写出一个共同支持上海建成钻石交易所的报告给国务院。可见,这次出国考察效果极佳,一共是半个多月的时间,这么走了一圈,完全实现了李岚清副总理的要求,就是说大家不懂去看看学习一下,回来再形成认识,写一份报告给朱镕基同志,上海和中央部委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完全一致了。
考察结束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会同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签发了《关于上海钻石交易中心项目国外考察情况的报告》,报国务院。很快,国务院领导对报告进行了批示,上海在1998年5月成立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面启动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筹备工作,开始具体搞建设,其间还就一些具体问题与国家部委产生过不同的意见,但我们都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一化解。2000年10月27日,上海钻石交易所在金茂大厦举行成立大会,世界上第27个钻石交易所在中国诞生。
国际规范让上海钻交所在世界钻石业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算一算,到2019年,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差不多正好是20年。尽管从世界已有的钻交所看,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得不是很早,但是开张后发展迅猛,事实上成为20年来世界钻交所中发展最快的一个。20世纪90年代末国务院批准的钻交所方案的原始意图也都达到了预期目标,钻交所交易方式满足了中国40年改革开放老百姓越来越富裕对钻石等奢侈品多层次消费的需求。目前,整个中国的钻石进口,不论是毛坯还是成品钻,100%都通过钻交所,钻交所的交易量也从开始时的1亿美元上升到去年的26亿美元,约占全世界钻石实际加工贸易量的25%左右,位居全球27个钻石交易所的前列。上海钻石交易所的定价系统已经可以影响国际市场,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在不起眼的小品种上已经做到了世界交易所之最,为中国争得一席之地。
林强总裁40多岁时就当选为世界钻石交易联合会副主席,其他国家当选的主席、副主席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先生,我们也算开了先河,上海钻石交易所的国际地位可见一斑,很不容易。这是国际同行对中国钻石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也是对上海钻交所的肯定,当然,林强也非常不容易,1997年从外贸部转到这个行业,20多年如一日投身到这个行当。这个荣誉属于林强,也属于中国钻石行业。
上海钻石交易所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非凡的成就,究其原因,得益于我们中国广大的市场,也得益于上海钻交所一开始就敢于向国际规则看齐,按国际规则操作。
2015年2月10日,以色列拉马特甘国际钻石周活动,大约1500人将会参与超过10亿美元的钻石交易。
从国际规则看,钻石交易一般是零关税,就是这个国家的钻石跑到那个国家、那个国家的钻石到这个国家的互相流通过程中是零关税,也就是说没有关税壁垒。没有关税壁垒,不代表不监管。在WTO规则下,非关税壁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钻石交易是非关税贸易壁垒当中重要的管制对象。全世界的海关,非常关注走私不走私的商品就是钻石。为此,全世界钻石交易的游戏规则是,作为非关税的贸易管制,要求钻石交易登记亮在明处,登记不收关税。你不登记不报关的话,就罚得你倾家荡产,所以大多数人不会为了没什么代价的事,去弄得自己倾家荡产,钻石交易也就规范起来。
我国从1995年11月开始启动加入WTO的谈判,也同时在国内开启了研究如何适应非关税壁垒的问题,与全世界关税接轨的问题。钻石行业是最适合进行与世界关税接轨探索的。因为钻石交易小众却价值昂贵。早先,我们国家对钻石加收很高的关税,包括增值税和作为奢侈品的消费税,仍然防不住走私,因为走私获利的成本巨大,利益驱动下很多人选择了走私。于是,我们大胆学习国际规则,在我们的方案里,在六部委向国务院报的报告里,都明确提出免掉钻石进口关税,然后增值税征17%退13%,只收4%,那就是很低的增值税了。在当时,这是破天荒打破头的,等于像房屋开了一个天窗,非常超前。那时传统的思想别说对奢侈品免税了,大家都还想着多收点消费税。所以这个概念一开始提出后被打回来,被六部委否定是可以理解的。至于消费税,我们当时做的方案是把它后移,后移到把这个成品钻镶嵌到钻戒上挂件上变成首饰的时候。此外,我们还明确上海钻交所交易必须用美元进行结算。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没有钻矿,钻矿的毛坯也好,原钻也好,都要从国外进来,交易所作为承上启下、跟国际之间的连接点,不仅做进出口的批发零售的交易,还做转口交易,用国际通行的美元进行结算有利于交易。把上述这些事情做通了,上海钻石交易所可以说成为符合WTO规则的一个典型案例。
我们的另一个创造性举措就是把上海钻石交易所做成全国唯一性的。我们国家各个地方都有海关口岸。如果每个地方口岸钻石都可以进来,都可以零关税,增值税征17%退13%,只收4%,上海钻交所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为了神圣的国家利益,全国钻石交易只能有一个通道——上海钻石交易所,任何一个别的通道海关,要进口钻石要么视同走私,要么还是用原来的政策,增值税征17%不退税。这个规则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与我国国情有关。所以,为了让上海钻石交易所实现最初预设的目标,我们成功地提出了这个概念,并在国家政策法规支持下付诸了实施。总之,有了上海钻交所以后,整个中国的钻石市场,不管毛坯买卖的市场、成品钻买卖的市场,还是首饰买卖的市场,走私的概念基本消失,这就是上海钻交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采访:徐建刚、林强、谢黎萍、颜南海、郭继、严亚南;整理:郭继;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