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共和国隆重表彰李玉等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他们是时代的英雄,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贡献。
从2012年到2020年,短短八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数千年来从未消除的绝对贫困问题。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是时代的光荣。
时代用最隆重的仪式向所有参与脱贫攻坚的奋斗者致敬。我们一起重温这位楷模的事迹,从他身上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他是菌物研究的拓荒者
自1978年考取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李玉就踏上了菌物研究的拓荒之路。他和他的团队深入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菌物资源调查,系统开展菌类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等基础研究,开创了我国黏菌分类学研究的新领域,挑起了建设我国第一个菌物专业的重担,设立了菌类作物自主设置博士授权学科和硕士授权学科。30多年来,他累计培养菌物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上百人。
他为食用菌产业打好根基
食用菌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专业,近年才发展成为大产业。李玉先后主持完成“973”“948”科研项目50余项,创新和改进了全日光间歇迷雾栽培黑木耳、小孔出耳等8项关键技术,颠覆了食用菌需棚室遮光保湿栽培传统理念,解决了北方食用菌发展中的工程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国家“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的食用菌发展战略,促进了菌物科学的发展及食用菌产业化升级。
木耳、银耳、羊肚菌、金针菇、杏鲍菇……食用菌因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如今已成为百姓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是科技扶贫的引路人
他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
2012年以来,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肯定了包括木耳在内的食用菌产业在国民经济主战场,特别是在国家精准产业扶贫方面发挥的实实在在的作用,更是中国食用菌产业迈向全新里程的进军号。”李玉的声音愈发铿锵。
七十年风雨历程,一代又一代三中人,始终保持不甘现状、勇于超越的担当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不断拼搏,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物名片:
李玉,男,汉族,中共党员,1944年1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1956年至1962年就读于济南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