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风云人物
投稿

刻苦、爱学习的杨洁篪

2021-04-28 04:58:30 来源:网易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新中国诞生的第二年,1950年,杨洁篪出生于上海黄浦区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勤奋聪颖。

  1963年小学毕业后,杨洁篪凭借出众的成绩成为上海外国语学校第一批学子。这里被誉为“新中国外交官和外语人才的摇篮”,得到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外交部长陈毅的直接关怀。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上海外国语学校也受到波及。1968年,杨洁篪遇到“上山下乡”运动,被安排到上海浦江电表厂做学徒工。

  今天在上海浦江电表厂还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上海浦江电表厂有一个小工,这个小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当其他工友都在喝酒打牌时,而他却在闷头学英语背单词。他的不合群引来阵阵嘲讽:“你一个小工,学英语有什么用?学到什么程度一辈子也就是个电工!”

  面对冷嘲热讽,小工无动于衷,数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坚持学习英语。

  后来电表厂收到一些英文材料,全厂没有一个人能看懂,大家这才不约而同想到那个下班后苦学英语的小工。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那个小工轻轻松松翻译完了所有材料,成为厂里轰动一时的新闻。

  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个政府机关需要一个翻译,就把他调走了,谁知道这个小工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个小工的名字就是:杨洁篪。

  命运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1971年是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0世纪70年代初日趋活跃的中国外交事业亟需优秀的外交人才,历史又一次选择了杨洁篪。

  时任总理周恩来下令征召散落的原外语学校的学生,调集至外交部以培养翻译人才。

  1973年,杨洁篪被选派到英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习英语和国际事务,他当时在国内没有上过大学,是以中学生的身份送到英国,这在当时是非常幸运的。他在欧洲那所著名的大学学习了两年。

  回国后,杨洁篪在外交部翻译室任职。外交部翻译室一直是外交部年轻人才成长锻炼的摇篮。杨洁篪后来回忆这段日子说:“当普通科员无法接触到高层领导,当翻译则不同,可以亲眼目睹高层外交活动,学到很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我常常很用心地观察领导人怎样处理一些棘手问题,反复琢磨,教益很深……”

  在这里,勤奋好学的杨洁篪很快得到长足的进步,他总是拿着一个小笔记本主动看书找资料,虚心向别人请教各种问题,然后记在本子上。

  “处处留心积累学习,讨论一些翻译问题的时候就看得出杨洁篪很用心,语感很好,又很刻苦。”

  勤奋加上天分,杨洁篪的语言能力让他得到了为邓小平和一些重要外宾做翻译的机会。

  在翻译室工作15年后,杨洁篪被派往中国驻美国使馆工作,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早晨阅读大量美国报纸,然后向驻美大使汇报当天的重要文章内容,并提出哪篇文章可看或必看。

  在职期间,杨洁篪还攻读了当时还在南京大学任历史系教授、中国第一位英国史博士钱乘旦的博士学位。

  杨洁篪的努力很快得到回报,上世纪90年代,迎来了职业上的高速上升期,先后担任过外交部大司参赞兼处长、副司长,驻美使馆公使,外交部部长助理,1998年2月被认命为外交部副部长,时年仅48岁。2000年12月,出任驻美国大使。

  杨洁篪明白他的工作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忠实地代表他所在政府的立场,与此同时,他又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通过对他人意见表现出的理解来帮助中国结交更多朋友。

  在任驻美国大使期间,杨洁篪的外交能力更显突出,他在美国广泛的人脉让他处理敏感复杂的中美问题显得游刃有余。

  2001年中美发生南海撞机事件,当时两国民间情绪十分高涨,处理这件复杂的事情,需要足够的外交智慧,杨洁篪又迎来一次考验。

  最终,在中央指示下,经过杨洁篪和同事的努力,化解了两个大国可能爆发的冲突,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事后,杨洁篪接受了CNN采访,他首先表示了中方的立场,“这一事件完全是由美方造成的,美方应负完全责任,应向中国人民作出解释并道歉。”

  但他马上又话锋一转,以日常生活简单的道理阐释撞机事件的是非曲直。“就拿美国举例来说,有一个家庭,一所房子,一个前院,有一伙人总是在这家门前的街上开着车徘徊,不到你的前院,但就是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地在靠近前院的地方开来开去,家里有人出来查看,结果家人的车子被毁,人也失踪了。我认为,家人有权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做一些检查和调查。如果这种道理可以成立的话,我想美国人民能够做出非常公正的判断,到底该怪罪谁,至少你应该说声‘对不起’吧。车也毁了,人也失踪了,可对方只是说,事情就是这么发生的。”

  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在杨洁篪接受CNN采访后,赞同美国政府向中国道歉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由最初的不足20%猛增到后来的50%,这场危机最终以美国驻华大使出面道歉而获得解决。这也成为杨洁篪外交生涯的一大亮点。

  杨洁篪还多次到美国的大学和一些民间社团演讲,并举办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为主题的活动,积极推广中国文化。

  他不仅是出色的外交家,还拥有丰富的艺术和文化知识底蕴,他曾这样说:“一个外交官只有深谙自己的文化,才算有了根,才不会轻如浮萍、薄如蝉翼。”

  2021年,经历了贸易战、科技战的中美关系又走向关键时刻,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安克雷奇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再一次向美方表明了中国态度:“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并不承认美国的价值就是国际价值,不承认美国说的就是国际舆论,不承认少数国家制定的规则就是国际规则。”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