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向小编爆料,
在河塘摸来的螺蛳中,
发现了疑似的福寿螺,
差点把它当田螺吃下去!
家住杭州临平的穆小姐说前几日,
家里亲戚送来的一盆在河塘里摸来的螺蛳,
妈妈在清洗螺蛳时,
给穆小姐拍下了视频,
问她这是什么螺?
看到视频的穆小姐
感觉视频中拿的那颗螺蛳有点不对劲,
回家自己拿起来看了下,
立刻不淡定了!
穆小姐看到螺的头部上面有一圈圈的螺旋纹,
觉得可能是福寿螺。
小编找到杭州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鉴定,
因为视频的角度,无法判断是不是福寿螺,
但是这段时间确实是福寿螺繁殖期。
海宁也出现了
(父亲给儿子捞鱼虾,结果…)
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如果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
极易引起食源性管圆线虫病,
感染此病会引起脑膜炎,
病情严重可致昏迷或死亡。
据统计,
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
多的达6000条。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一、查外观
田螺屁股像宝塔,很尖很立体;福寿螺屁股很扁平稍短些。基本上只是最好也最直观的辨认方法了。
二、观颜色
福寿螺又叫黄金螺就是因为福寿螺颜色呈黄褐色居多。而田螺则是深褐色。
三、看硬度
福寿螺螺壳很脆,用手能轻松捏爆,掉地上妥妥摔碎;而田螺壳质地坚硬,不但摔不碎,用手捏也很难捏爆。所以,大家吃的时候发现螺壳很容易捏碎,那很大可能就不是田螺了。
四、卵区分
田螺卵透明且有果冻状的承载物,一般淹没在水中;福寿螺卵是粉色,一般粘在水面的植物上、石头上甚至水面上。
所以,野外看到岸边有粉色卵的螺类,就别想着捉回来爆炒或者烧烤了。
每年进入5月就到了福寿螺繁殖季节,
福寿螺繁殖力十分惊人,
一年可产卵20-40次,
每次产卵几百至上千不等,
产卵量可达3-5万粒。
(下方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网友在杭州临平拍摄福寿螺螺卵照片
针对福寿螺进行专项整治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
今年从4月初开始,
杭州余杭区也对福寿螺开展多项整治活动。
防治工作持续到10月底。
每天沿着河道寻找螺和螺卵并进行人工铲除。
据统计每天清除的成螺在150-200公斤左右,
螺卵在15-20公斤,
对他们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农田、池塘等封闭型水域
还使用无人机,
集中喷洒药物对福寿螺起到防治效果。
除了喷洒化学药剂还使用物理防治方法,
采用整沟清淤,
铲除田边、沟边的杂草,
结合农事排水晒田,
降低幼螺的成活率,
并在进排水口安装拦截网防治福寿螺传播。
提醒大家下河摸螺蛳时,
一定要注意辨别福寿螺,避免误食!
注意!这些东西吃法不对也很危险
小编还要提醒大家:
鱼类、肉类中
有寄生虫并非新鲜事,
吃法不对,
可能会让你吃下很多虫!
黄鳝没熟千万别吃
颚口线虫会钻进眼睛
显微镜下,不管家养还是野生黄鳝,都有颚口线虫。当人吃了带颚口线虫幼虫的鱼类,它会像无头苍蝇在人体内乱窜。进入眼睛可致失明,进入大脑还可能致命!不过,只要达到沸水温度,煮熟煮透,颚口线虫就会死亡。
淡水鱼鱼生鱼片有肝吸虫
吃完肝脏上长万条虫
广西一名男子,常吃淡水鱼生鱼片,肝脏上长了上百条瓜子仁状的虫子,它们就是通过生吃淡水鱼进入人体的!有的病人肝脏上甚至有上万条虫子!只要加热超过90度,几秒钟肝吸虫就会死亡。
吃“三分熟”牛排
长出1米多绦虫
牛带绦虫是人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成虫为乳白色,扁平状,分为一节一节的。牛带绦虫很长,最长的可达4-8米。
为了确保安全,吃牛排还是选择全熟的吧,如果要追求口感,在保证采购和加工过程安全的前提下,至少也要七成熟。
羊肉没涮熟
可能感染弓形虫
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可以传染弓形虫,而且感染几率很高。人的传染源主要来自于这些动物的肉类,比如涮牛羊肉的温度不够、时间过短、吃生肉、切肉案板被污染、未消毒的感染牛羊的奶等等。
小伙爱吃田螺
体内取出4条虫
贵州遵义市桐梓县一名青年,天天晚上都要吃一盘田螺,渐渐地他的眼白、皮肤都呈现出淡绿色,并且腹痛。医生最终从他的胆总管里取出4条长约10mm、宽约8mm的肝片形吸虫。
荸荠别用嘴啃皮
可能感染姜片虫
荸荠容易感染水中常见寄生虫,如果没有清洗就吃,附着于上的姜片虫囊蚴就有可能进入人体。
寄生虫主要聚集在荸荠皮上,吃荸荠要充分浸泡后清洗,用开水烫,再削皮吃。不要用牙齿啃皮。如果把荸荠煮熟或者做菜吃,更让人放心。
切记
食物千万要煮熟煮透后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