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大学小院
投稿

“健康才小康” —— 南华大学湖南涟源古塘乡申家村健康扶贫记

2020-05-15 07:42:27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曹正平 摄 曾永艳 文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在湖南省涟源市古塘乡卫生院远程诊疗室,乡卫生院医务人员与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的专家连线,为前来就医的申家村村民吴胜轩(前右)进行远程会诊,让他不出乡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在古塘乡中心学校,南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胡茜给学生做心肺复苏操作演示,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自救自护的基本技能。

4月26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吴小慧,应邀在线给古塘乡中心学校学生上一堂特殊的网课,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抗疫故事,还介绍了防疫健康常识。

南华大学驻申家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邹海贵(中)和队员伍卫国(左)一起来到村民吴以呈家里,检查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使用情况。

4月22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南华大学驻申家村帮扶工作队又为村卫生室免费送来一批常用药品和防疫常备物资。

在申家村巡诊时,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专家唐义信博士(左),为村民吴选平(中)分析讲解病情和康复注意事项。

在古塘乡卫生院会议室,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在给古塘乡各村卫生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提升乡村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水平和专业技能。

一名申家村村民来到古塘乡卫生院检查身体,乡卫生院医生吴启明正在准备用南华大学附属医院捐赠的数字X光机为他拍摄胸片。

4月23日上午8点30分,65岁的湖南省涟源市古塘乡申家村村民吴胜轩来到乡卫生院。在卫生院医生的引导下,吴胜轩先后做了X光检查和彩超检查。拿着检查结果,吴胜轩在南华大学驻申家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邹海贵的搀扶下,来到位于卫生院3楼的远程诊疗室。3天前,邹海贵为吴胜轩预约了远程会诊。

当吴胜轩和邹海贵走进远程诊疗室时,大屏幕已投射出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负责会诊的专家画面。“老人家,您哪些地方不舒服,慢慢和我们说。”远在200多公里外的医生缓慢而又大声地对着屏幕说道。通过在线问诊、查阅病历和检查结果,短短20分钟后,医生完成远程诊疗并制订出治疗方案。

多年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支气管炎、肾结石等病的吴胜轩,在乡卫生院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走出远程诊疗室,吴胜轩激动地握着邹海贵的手说道:“邹书记,谢谢你们!你们为古塘乡作了大贡献,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2019年7月,南华大学健康扶贫基地在古塘乡挂牌。南华大学附属医院先后向古塘乡卫生院捐赠了价值308万元的医疗设备,包括卫生院急需的数字X光机、彩色B超机、生化分析仪器和远程诊疗系统等,并不定期派遣高水平医生坐诊、义诊及免费培训卫生院医生,提供远程诊疗服务。“在南华大学的帮助下,我们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门诊人数、住院人数等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古塘乡卫生院院长吴勇湖难掩兴奋地介绍说。

2019年,南华大学还向古塘乡申家村捐赠价值3.7万元的10个垃圾箱,规范了村里的垃圾存放和处理;采取村集体和农户自筹的方式,为每家每户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动员全村首批120户参与。“现在,我们不但有地方倒垃圾,晚上还有路灯,上厕所也比原来方便多了。”村民吴选平一说起自家生活的新变化就乐得合不拢嘴。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没到正月十五,南华大学驻申家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就返回帮扶工作岗位。在疫情防控期间,帮扶工作队队员和南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一起,在指导村民科学防疫的同时,通过广播、直播网课、走村串户等形式倡导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并分批送口罩、消毒水、酒精、体温计等抗疫物资20箱。

由南华大学捐资80万元为申家村建设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将于今年6月落成。站在即将竣工的新卫生室门前,邹海贵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们将坚持立足申家村、面向古塘乡、辐射涟源市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学校医疗资源努力改善申家村、改善古塘乡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竭尽所能帮助村民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责任编辑: 王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