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户”了二十多年的三妹通过借用堂姐的户口本,终于有了一个来之不易的“身份”。由此,她开始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打工、结婚、生子。本来,她挺心满意足的了,但命运却在此时,露出了一道狡黠的光……
“多余”的女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女娃在东北一户朱姓农家呱呱落地,成为家中第三个闺女。
孩子的降临并未给这个家庭增添喜气,朱家父母一心求子,对这个“多余”的女儿也不在意,平日里只是给口饱饭,随意养活着,连名字都是随口喊声三妹。
由于是超计划生育,三妹出生后无法办理户籍登记。
朱家父母成天为生计疲于奔命,也不愿承担违反计生政策的处罚。
就这样,给孩子上户口这事不了了之,三妹别无选择地成了一个“黑户”。
然而,生活的旦夕祸福同样不会给人选择。
三妹4岁那年,朱父在一次去城里干活的路上出车祸意外去世。
家里没了顶梁柱,又有一大家子要养活,日子的艰辛可想而知。
苦苦支撑了两年后,朱母迫于无奈,将大女儿留给朱家叔伯抚养,自己带着另两个女儿改嫁他乡。
没过多久,年幼的三妹又因母亲精力不够,被送到了山东外婆家生活。
外婆虽然身体硬朗,但守着几亩薄田度日,只能勉强维持着温饱将三妹拉扯成人。
而同时,因为没有户籍以及家中经济困难,三妹一直未能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正常入学,她被动成了一个文盲。
小时候对村里小伙伴能上学读书十分羡慕,长大后则对同龄人能外出打工赚钱格外向往。可没有户籍的三妹即使成年,也无法办理身份证。
2008年开始,在多家工厂求职应聘时,都因无法提供身份证明屡遭碰壁,她愈发体会到自己“黑户”身份在社会上的寸步难行。
经过多方打听、几经辗转,三妹一直无法按照政策规定提供自己的出生证明等资料,以致于办理户籍的心愿总是落空。
无奈之下,她只能在外婆家附近的一些小作坊做些临时杂工,赚取微薄的收入。
行走在“阳光”下
虽然没有文化、没有身份,但三妹贵在踏实肯吃苦,很是讨老板和工友的喜欢,时常受到他们的帮衬和接济,日子倒也算过得去。
2012年,三妹做工的厂里从外地聘请了一名技术员小刘,在他的专业维护下,车间里那些原本时常罢工的机器开始了流畅的运转,这让大伙都十分高兴。
三妹对能干的小刘相当崇拜,闲暇之余就会去看他如何调试机器。
此时已是二十多岁的三妹出落得很是水灵,加上在农村长大的单纯性格,也让小刘颇有好感。一来二去之后,两人正式开始了恋爱。
一段时日后,感情稳定的两人开始谋划将来,眼看着小刘和工厂的合约即将期满,三妹十分想跟随心上人的脚步出去闯荡,却又受困于自己没有身份证的种种不便。
想到自己从小到大因为户籍的事吃尽苦头,不能读书,不能出远门,不能就业,现在连爱情都快守不住了,这种看不到出路的境况让她愤懑又不甘。
就在三妹绞尽脑汁却还是一筹莫展时,2014年初,久未联系的大姐给她打来了电话。
交流之中,她得知大姐已跟着二叔一家在江苏定居,而二叔家也有个小名叫三妹的姑娘,仅比她大两岁,但不同的是,人家还有个上了户籍的大名叫朱三妹。
既是同名,又是同门姐妹,那是不是可以借她的身份用一下?三妹揣着这个念头和小刘一起来到江苏宿迁二叔家。
二叔对这个身世可怜的小侄女颇为同情,听她说要借自家女儿的户口本去工厂找工作,便爽快地答应了。
拿到堂姐户口本的三妹很是激动,去找工作时也的确顺利许多。
这种“光明正大”的滋味让她欲罢不能,可总占用着堂姐的户口本也不是个事。
她回想起之前在咨询办理身份证时获取的信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瞒着二叔一家,来到当地派出所,谎称身份证丢失需补办,用本人的照片和朱三妹的户籍资料,成功冒名,给自己办了一张身份证。
接下来的生活自然方便了许多,买车票、办银行卡、住旅店……这些以前三妹日思夜想的“平常事”都轻松实现了,冒着堂姐朱三妹的名字,她自由自在地行走在“阳光”下,并开始和小刘在江苏安家立业。
考虑到结婚登记一个身份证号码只能用一次,而堂姐在之前已结婚领过证,三妹便没有和小刘去民政部门登记,只是按照老家的习俗举办了婚礼,后生下了一个白胖小子。
为了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三妹更加努力地工作赚钱,想要给儿子最好的。
她一边在工厂打工,一边还学会了上网,用证件办理的手机号码和银行账号,实名认证注册了支付宝账户,在淘宝上开了家饰品店做着生意,赚钱贴补家用。
凭着一股子韧劲和用心经营,几年下来,淘宝店的生意也算维持得不错。
欲望渐渐生长
有了美满的家庭和小有成就的事业,三妹感觉总算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然而,这岁月静好的日子,却被一张意外冒出来的银行卡给打破了。
2020年4月,三妹在手机上使用支付宝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系统主动推送来一份未关联的银行卡账户信息。
这让她很疑惑,自己办理过的银行卡明明都已经绑定在支付宝上了,眼下怎么还会冒出新的银行卡可绑定?
反复查看后,三妹确认这张银行卡并不是自己的。
思来想去,她认为这卡大概率是堂姐的,因为她们共享着同一个身份证号码。
银行卡的信息整天晃悠在自己支付宝界面,这让三妹心里直痒痒。
特别是在当时疫情的影响下,夫妻俩无法正常外出上班赚钱,淘宝店的生意又日益下滑,随着生活负担的加重,家中常常会捉襟见肘。
也不知这张送上门的银行卡里有没有钱?
纠结了一阵子后,她忍不住尝试将卡绑定到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上,没想到,一番设置下,竟然成功了。
更令她惊喜的是,就连从银行卡向支付宝转入1000元钱的操作,也顺利实现了。
几天过去,卡真正的主人丝毫没有动静,三妹暗自窃喜。之后,只要家里遇上入不敷出,她就会去动用这张卡。
贪婪的欲望逐渐膨胀,从开始的一次转1000元,到后来只要发现卡里有钱便悉数转光,试探卡里的余额已然成了她每日必做的事。
而此时,在江苏张家港打工的堂姐一家开始发现端倪,明明已经陆续将省吃俭用攒下的大约两万元钱存进银行,可正要取出来给老人看病花销用时,却发现卡里空空如也,一分钱都没有。
焦急的堂姐向银行查询交易流水明细,却看到卡上的钱是被“自己”名下的支付宝转走了。
不擅长使用电子产品,更未在网络上注册过支付平台账户,堂姐面对这蹊跷的现象纳闷极了。
尤其是经过反复咨询,从支付宝客服那得知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确已注册过账户,她更是傻眼,等钱急用的堂姐家人随即报了警。
公安机关受案初审时,逐渐冷静下来的堂姐回想起自己户口本曾在几年前被借走的事,便向警方提供了这个线索。
没等到银行卡里再打钱进来,却接到了民警打来核实情况的电话,三妹顿时慌了神。
而小刘得知妻子出事,听着她哭诉事情的前因后果,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不想她一错再错,赶紧带她到派出所自首。
温情司法助力再出发
虽说和这个堂妹并没见过几次面,但毕竟是本家亲戚,看到三妹一家及时归还了钱款和诚恳的道歉,堂姐朱三妹的气恼也很快消散了。
2020年12月,公安机关将三妹以涉嫌信用卡诈骗罪移送江苏省张家港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受理该案后,办案检察官很快注意到了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的特殊关系,特别是在征求被害人意见时,朱三妹一再请求对堂妹从轻处罚。
考虑到犯罪嫌疑人是初犯、涉案金额刚到两万,都是用作日常生活费用开销,并未出现挥霍的情况,且已自愿认罪认罚。
经检察官联席会议讨论,认为对犯罪嫌疑人作相对不起诉处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亲属关系,与对她进行刑事处罚相比更能起到帮教、感化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司法办案的透明度、公信力,确保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张家港市检察院决定召开公开听证会,对该案的处理公开听取意见。
2021年1月,在征求值班律师、侦查机关代表意见的基础之上,经过人民监督员的集体评议,一致认为可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在随后的不起诉公开宣告会上,泣不成声的三妹在不起诉宣告文书上认真地按下红手印,并聆听了检察官的训诫。
她忏悔着自己因为一时贪欲犯下的错误,感谢着堂姐的谅解以及司法机关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并表示一定会吸取教训,今后认真学法、守法,实实在在过好生活。
“不起诉权是我们检察机关公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依法正确行使不起诉权。同时,应将不起诉权置于阳光下行使,坚持能听证、尽听证原则,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张家港市检察院检察长邓根保说。
该案虽告一段落,但检察官对于三妹的无户籍状态也是非常关心,目前正在与三妹出生地公安机关积极沟通为她办理户口的相关事宜。(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来源:方圆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迪 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