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会 > 百姓民生
投稿

国家出手,上百万人将被“严查”!除了自己,老婆孩子也会受影响

2022-05-23 06:52:07 来源:百度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引言

  在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下,移动支付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消费观念,许多年轻人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因为金钱变成了手机中的数字,而对消费没有了自己的规划。并且像花呗等各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让人们逐渐养成了过度消费和提前消费的习惯。
 
  可是现在人们借钱容易了,只需要在手机点几下就能借个几千上万的钱,到了还的时候却让许多人头疼不已。而盲目的使用信贷不仅会对个人的经济带来恶化,同时还会对个人征信产生不良影响。现在就有人在讨论,有关部门出台措施,将持续排查“失信人”,家人会受其影响吗?
 
微信图片_20220523065502.jpg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因为欠钱不还而影响到个人征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700万人,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些人不仅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会因此受到牵连。
 
  根据相关资料现实,2010年我国信用卡的欠债总额已经超过了70亿元,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的改变,借贷消费逐渐成为了常态,到2020年,仅仅过了10年时间,我国信用卡欠债总额已经上升到900亿元,不仅上升了10倍以上,这个趋势还在逐渐上升。
 
微信图片_20220523065553.jpg
 
  根据最新消息,我国有关部门将对超过700万失信人员进行清查工作,这些失信人员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会产生许多影响,甚至自己的妻子儿女也将受到牵连。
 
  曾经我国属于储蓄大国,存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可是现如今年轻人在消费时因为习惯提前消费的方式,所以普遍都有借贷行为的发生,这让他们从月光族逐渐转变为月还族,可是伴随着借款额度越来越高,还款越来越吃力,最终迎接他们的只有还不上钱而影响个人征信,最终成为失信人中的一员。
 
微信图片_20220523065559.jpg
 
  根据这一现象国家做过相关统计,在2013年的时候,我国的失信人员总数在9万人左右,可是仅仅过了6年,我国的失信人员总数就超过了1600万人,国家对这一现象出台过许多措施,甚至逐渐在放宽失信人员的评判标准,可是即便这样目前我国失信人员总数还超过700万人。
 
  而这些失信人员中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在主观意愿上愿意对债务进行偿还,可是偿还能力有限。第二种就是有一定的偿还能力,可是故意不还。对于这两种情况国家将进行区别对待,特别是第二种因为情节恶劣,国家将坚决制止。
 
微信图片_20220523065603.jpg
 
  在我国的失信人员中也有一部分知名人士,其中乐视的老板贾跃亭,还有王思聪,都上了失信人员名单。另外还有一些知名人士的父母上了失信人名单,但是他们的生活不仅没有因此受到牵连,反而依然维持着较高的生活水平,并且不愿意偿还债务,这让许多人所不齿。
 
  对于这些人伴随着国家打击力度的加大,将会对他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影响,首先将限制他们进行高额消费,名下不能拥有财产,并且在出行时不能购买飞机票和动车票。如果身为失信人员违反上述规定,那么相关部门将有权利进行拘留等强制措施。
 
微信图片_20220523065606.jpg
 
  另外就是失信人员的家庭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首先作为夫妻,那么另外一方将会共同承担债务,如果不对债务进行偿还,将会同样被列为失信人员名单中。而且对子女的影响也非常大,失信人员的子女上学不能选择私立学校,只能选择公立学校,同时对孩子未来考公务员或者当兵都会产生影响,只要父母是失信人员的,子女将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同时也不能参军。
 
  但是相应的国家对想偿还债务但是暂时没有偿还能力的失信人员进行适当的放宽,他们可以通过提出申请,对债务进行延期偿还,国家通过这种政策鼓励欠债的人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积极主动的进行债务的偿还。
 
微信图片_20220523065610.jpg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许多人的收入骤减,因此失去了偿还能力,最终被列为失信人员,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金融企业对这种情况陆续推出了政策,只要是在疫情期间造成收入不稳定,或者没有收入的,可以提供相关材料,对金融机构申请延期还款或者分期灵活还款。
 
  总结
   
 现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追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主动的调整自己提前消费的观念,适当进行储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并且还不会因为欠债问题影响自己的征信。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