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各界楷模
投稿

渔村里的护遗员:从最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熬成保护站的“老人”

2024-02-23 08:16:54 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 蔡晓仪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2016年大学毕业后,郭增沛回石湖老家守护世界遗产点。他的背后是泉州湾大桥(公路桥),较高的是新建的泉州跨海大桥(高铁桥)。

几年前,每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渔民们常来石湖码头的天然礁石上拜海神、烧纸钱,礁石经火烧后发黑,日久有开裂的风险。“如何在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发展中两全?”这几年,类似的问题,在石湖码头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站工作的郭增沛遇到过无数次。

郭增沛出生于1993年,大学毕业后,他已经在泉州湾入海口这座村子守护世界遗产点近七年。

包括郭增沛在内,以前村里许多人只知道码头上有礁石,供船只来往停靠,不知道背后还藏着上千年的海洋商贸历史。2021年7月,泉州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其中两个组成部分——石湖码头和六胜塔就坐落在郭增沛的家乡石湖村。

在保护站和当地多个部门的努力下,关于海洋商贸文化的认知与文化自信被一点点撬开。近几年,村里以“蟹逅石湖”为主题,串联起这座沿海乡村关于“海丝遗产”“回族村寨”“石湖赶海”的乡村景观带,这是泉州和护遗员郭增沛讲给世界的乡村文化振兴故事。

整个村子的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遗产保护,推动乡村的文化振兴。经常在六胜塔下锻炼的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在金钗后山种地的菜农、附近寺庙里的老人家,一旦发现遗产点存在问题,都会主动给郭增沛打电话报信。郭增沛觉得,老一辈人,比他更了解和爱惜这座塔。

安静的文物

1月底,一群老人正在渡尾晒午后的太阳,用闽南语聊着祭祀的事宜。渡尾,指的是海神英烈侯宫前的一大片空地,经石湖码头的引堤与大海连接。石湖码头是唐代商人林銮修建的,当地老人也习惯称为林銮渡,主体由两块天然的礁石和通济栈桥组成。


▲郭增沛蹲在栈桥上检查。夕阳西下的石湖码头,海上的白房子是修船厂,旁边泊着大型商业渔船。

农历初一和十五,石狮蚶江石湖码头的潮水会在正午12点涨到最高,这时候,与码头一样年代久远的通济栈桥,至少会有一半的花岗岩石基被浸泡在海水中。过了初一和十五,高峰值每天会往后延45分钟左右。除了海上的渔民,很少有年轻人比郭增沛更熟悉这座码头的月升日落和潮涨潮落。郭增沛领着四五个外地游客从渡尾经过,为他们讲解眼前的码头历史——这是中国人的地理大发现,宋元时期,就在这个内外海汇合的渡口,一个全新的海洋世界敞开在泉州人前面。

在此之前,这里只是泉州成千上万个沿海小渔村中不起眼的一个。郭增沛熟悉这里,但又不熟悉。小时候,他常和小伙伴到六胜塔附近的海岸玩水,抓当地的独有海产红膏蟳,那是一种只生活在咸淡水海域的螃蟹。虽然从小在海边长大,但郭增沛对村里的文物并没什么概念,只知道码头是块大石头,历史很悠久;有座石塔,很精致,很高,长辈和他说是远洋渔船的航标。“作为一个本村人,不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是件很惋惜的事。”郭增沛感叹。

祭祀文化是当地的重要传统文化之一。每月农历初一和十五,渔民常来林銮渡的天然礁石上“拜海神”、烧纸钱,礁石经火烧后发黑,日久有开裂的风险。几年前,当地渔民还填了泥,在码头附近的泥滩上养蟹。

到郭增沛这一代人长大时,六胜塔的目光已经安静俯瞰林銮渡上千年了,一起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又一起成为国家级保护文物,乃至世界文化遗产。

2021年7月25日,相距不到一公里的石湖码头和六胜塔,作为系列遗产的组成部分被正式列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目录。循宋元时期的航海贸易路线,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的系列遗产,自泉州港经江口平原,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区——这就是泉州申遗团队成功讲给世界的中国大航海故事。

文保的“策略”:在保护与发展中两全

在世界瞩目下,文物的保护和乡村的发展成了一道新课题,摆在这个小渔村面前。

“你和村民说,船不能靠在这里了,要安全,要保护,还必须要告诉他们以后哪里可以停。”堵不如疏,这是郭增沛理解的文物保护策略。近些年,在古渡口距离不到几百米的地方,当地用水泥铺就的轻量级渔业码头落成,取代林銮渡成为渔船出海靠岸的另一个新渡口。没有了淤泥的侵蚀,码头的礁石和通济栈桥可以完全裸露出海面,渔民也有了新的谋生之地。

在石湖半岛另一侧,一公里之外的港口,一座十万吨级的现代多用途码头石湖港,正在六胜塔山脚下忙碌着。随着海航业开发,如今大型商船往来泉州,都会选择这里作为主要寄泊锚地。港口吊机林立,两样东西——集装箱和方正的石材停满了港口,“集装箱是和我们衣食住行有关的东西,石材大部份是进口,在本地加工,水头的石材产业,惠安的雕刻,都是国内有名的。”郭增沛介绍。


▲现代化的石湖港吊机林立,堆满集装箱和石材。旁边是居民区,闽南大厝,红砖红瓦。

现代化的石湖港已经崛,起成为泉州港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和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石材交易市场。新旧三座码头犹如石湖的三个触角,在不同时代继承和发展,一边是历史,一边是现在。

面对在天然礁石上烧纸钱的习俗,郭增沛知道,石湖世代以海为生,在尽力做好海上安全措施的同时,渔民们也祈求平安,完全禁止是行不通的。如何在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发展二者中两全?经过引导,四五年前,保护站和村委选了渔业码头附近一块靠海新址,作为渔民新的祭祀地点,也得到了渔民的认同。

启动申遗计划的那几年,经常有联合国的专家来石湖考察,石湖人也渐渐意识到,家门口的这座古渡口和半山腰的石塔,已经走出了石狮,正在走向世界。

业界对申遗工作有一种比喻——“屠龙之术”,形容其困难无比且机会稀少。泉州经历了2018年系列遗产的“待议”,再到2021年的成功“列入”,个中曲折更激发了当地人的自豪感。

“这几年,整个村子的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遗产保护。”郭增沛介绍,两个遗产点不止是保护站的几个工作人员在保护,经常在六胜塔下锻炼的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在金钗后山种地的菜农,附近寺庙里的老人家,一旦发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给他打电话报信。郭增沛觉得,老一辈人,比他更了解和爱惜这座塔。

回乡,守护世界遗产

成为一名护遗员是机缘巧合。郭增沛读的是工商管理专业,2016年大学毕业,时逢石狮市石湖码头保护站正在招聘工作人员。当时,码头和石塔已经是国家级保护文物,并启动了申报世界遗产的计划。配套的保护站正在建,门口的条石也只铺了一半,一切都还只是开始。

招聘条件要求提到,要热爱文化的年轻人且最好是本地人,主要负责码头和塔的日常保护管理、宣传讲解等工作。郭增沛不喜欢坐办公室,他喜欢到处跑,和人交流,报名后,他幸运地被录用,开启了在家门口保护文物的旅程。

近几年,很多游客冲着最美海岸落日到了林銮渡,只知道景色好,知道当地历史文化的并不多。每周,郭增沛会讲解三四次,多的时候超过十次,他希望让远道而来的游客知道,一块平平无奇的礁石,一座静默伫立的石塔,在辉煌的大航海时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但讲解只是我们工作很小的一部分。”郭增沛介绍,讲解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保护站办公室的墙上,3块屏幕里的29个摄像头实时显示着2个遗产点不同角度的监控画面,一旦发生紧急事件,他们就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每天,郭增沛要和另外2位同事轮流巡视2个遗产点,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保护站内的实时监控画面。

巡视六胜塔的时候,郭增沛发现底座石缝长出了较多小草,他通知附近的保洁人员及时拔掉,“一点点都可能会影响石塔的稳定性”。六胜塔坐落在金钗山的山坳处,如果绕着山头完整地巡完遗产区和缓冲区,最快也需要40分钟。


▲郭增沛和同事每天都要巡视六胜塔。六胜塔始建于北宋,全塔以当地的花岗岩建成,避免海风侵蚀,已有千年。

六胜塔是五层八角石作结构,八根柱子底部都有一颗小圆珠。郭增沛介绍,八颗圆珠内有芯片,可以在平行切面定位取得空间坐标,监控石塔因地质等不可控力带来的沉降。柱子垂直面也有指甲盖大小的铁片,在日光下熠熠生辉,用于测量石柱的倾斜程度。塔里传来鸟叫声,榫卯结构的屋檐下经常有鸟筑巢,郭增沛和同事需要不定时清理带有腐蚀性的鸟粪。


▲六胜塔,是宋元时期印传佛教与泉州本土文化交融并蓄的历史见证。

对于郭增沛而言,文保工作也是他了解家乡的另一扇窗。参加工作后,参加博物馆定期组织的培训,翻阅各类史料,听村角的老人讲口传史,他渐渐地对本村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系统的框架认知。如何让乡村文化振兴,走出石湖,乃至走向世界,也成为郭增沛工作的方向。

宋元时期的好梦

从地图上看,石湖地形像是一只凤凰的头,朝向茫茫大海,相邻村子组成它的翅翼,随时准备翱翔。史料记载,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船泊在泉州湾,就是从石湖码头重新出发,郑和遗留在码头海域的巨型四爪铁锚,现为泉州古船陈列馆的镇馆藏品之一。


▲11、12号点为石湖码头和六胜塔地理位置。过了六胜塔,便是茫茫大海了。图源当地陈列馆。

由于靠近外海,石湖码头也是宋元时期外国商船进入泉州港的第一个停靠站。世界各地的商船从东南海域驶进泉州湾主航道,抬头看到六胜塔后,缓缓开进内河港口停泊转运。市舶司检船验货,船夫再将货物搬上石湖码头,换乘小船,沿着晋江或洛阳江两条河道,开进泉州城区交易。

“船已经进入泉州湾内海了,但有好几个方向,该怎么走?六胜塔就是近海的航标,把客人一步步从外海指引到内海,指引到家里来。”讲述中,郭增沛自然地用客人和家形容世界商船和泉州的关系,宋元至今,正是闽南人这种热情好客和兼容并包,成就了泉州海洋贸易的繁华。


▲六胜塔与东岳寺。六胜塔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史料记载,泉州沿海民众向东岳大帝祈求愿景中,有“海无飓风”等内容。

宋元是泉州的一段好梦,也是海商们的黄金岁月。在马可波罗笔下,泉州不是泉州,是红似火的刺桐城,不仅刺桐花是红的,连房子也都是红的。闽南大厝,红砖红瓦,燕尾脊张扬地伸向天际,鲜艳过天边的彩霞。

在与世界的频繁往来中,如今的石湖村也成为当地最大的少数民族聚集村,村内有民族幼儿园和民族小学,还有各式海丝风格的建筑。

近七年的文物保护工作,郭增沛已对家乡的情况如数家珍:根据产业的不同,石湖村分为石渔和石农两个行政村,5000多人的常住人口,有七八成的村民姓郭,多数都是回族,大部分都是宋元后到此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后代。经过千年的民族融合,除了外貌上隐约的高鼻梁和高额头,他们早已与原住民别无二致,“自适应能力非常强”,郭增沛介绍。

老卢是石渔村的,家就在保护站附近,他今年77岁了,祖上是当地的原住民。老卢想念海上的日子,习惯每天坐在家门口的石桌上喝茶,看远处的商船停停靠靠。13岁时,他就加入到村里的渔业大队,和同村人出海捕蟳。改革开放后,他到海南跑船运货,1992年,他咬牙凑钱花200多万买了艘一千吨的船,自己当起了船老大。那时候,老卢的船是整个石湖村最大的,威风得很。

老卢称,海上波云诡谲,赚钱各凭本事。“勤劳的人,随随便便都能赚到钱,有本事的赚大钱,没本事的赚小钱。”这是老卢出海多年的经验之谈。因为搞远洋运输,石湖村的村民普遍富裕。

老卢听更老的老人讲过,大约几百年前,古渡口的淤泥还没那么高,船还比较好靠岸。农历十二月半,海水上涨,船多,人也多。每次蕃船靠岸,商贾云集,商号、酒家、客栈、陶瓷行、茶叶行、杂货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商贸良港附近,形成了繁华的渡尾街。

出海时节,六胜塔就成了石湖人的乡愁。不同于其他塔建在最高点,六胜塔扼守在山峰坳口,刚好与岱屿门连成一条航道直线,包括老卢在内的渔民都知道,这座塔,离得越远,看得越清楚。在起伏的大海上,他们乘着一叶扁舟,能清楚得看到石塔的五层建筑。过此塔,渔民们就正式奔向茫茫大海了。

文化自豪:“我家门前有世遗”

从保护站望出去,码头大部分时间都很平静。内海风浪小,渔民们喜欢带着小孩到石板路上散步。这里的业态并不多,只有一家书店,一间茶屋,一个陈列馆,供往来游客憩息参观。

与泉州大多数遗产点相似,这里的保护点自带烟火气,文物融进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不设隔离,“最大限度保留原住民的原生态,这种古朴的样子才最动人。”郭增沛介绍。对泉州人来说,泉州不仅是一座“宋元时代的海贸中心”,也是今天真实的生活场景。

几年前,泉州陆续为林銮渡和六胜塔在内的各个遗产点划定了遗产区、缓冲区的保护范围,并安装界桩用以区分边界。界桩设有二维码,用包括闽南语在内的5种语言介绍遗产点的历史文化。

“我家门前有世遗”,郭增沛发现,很多村民邀请亲友来石湖玩,在介绍古渡口和石塔时,还会用闽南语说出这句话,“很骄傲的语气。”这几年,石湖也越来越热闹了,前阵子,郭增沛还接待了《追星星的人》节目组,为明星吴奇隆、林峰一行人讲解两个世遗点的故事。

背包客也变多了,有一对退休夫妇拿着泉州22处系列遗产的旅游计划请郭增沛帮忙规划,先参观哪里,参观几天比较合理,他都会一一给出自己的建议。有游客细品文化、欣赏风景离开后,心有想念,寄来老家的特产,并附上“美食和美景更配”的文字。守着家门口的世界遗产,郭增沛越来越能理解“花香蝶自来”这句话。

“最好的保护其实是发展,就像老房子一样,只要有人住,就能减缓蚁虫的腐蚀。”郭增沛说。为留住石湖航运和交商文化记忆,2021年,当地村委开始着手打造“乡村振兴精品村”,以“蟹逅石湖”为题,串联起石渔村“海丝遗产”“回族村寨”“石湖赶海”等乡村记忆景观带。借着世遗点的东风,石湖的旧房和破路得到翻建,村容村貌也更为统一。

2020年至2022年期间,当地文体局、法院和检察院也在石湖码头等世界遗产点进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共建签约仪式,设立“检察护宝观察点”,郭增沛也成为了其中一名“护宝观察员”。2023年5月1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联合国总部举办“国际茶日”系列庆祝活动时,六胜塔作为泉州千年古港的标志性建筑,展示图版在总部闪亮登场。


▲2020年至2022年期间,当地文体局、法院和检察院也在石湖码头等世界遗产点进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共建签约仪式,设立“检察护宝观察点”,郭增沛也成为了其中一名“护宝观察员”

守护两个世遗点近七年,保护站因为正常调动已经换了三拨人,郭增沛也从刚毕业最小的大学生,熬成了最大的站点负责人。回到家乡的第一天,郭增沛就知道会有所取舍,“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东西,比如说较高的工作待遇和城市的繁华。但能在生我育我的地方,保护和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文物,让它把握时代机遇,让乡村发展得更好。”

夏季,这里的日光漫长,日落往往在七点以后,海天相接处还有二三十分钟的余晖。郭增沛说,他夏天基本没有准时下班过,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拍古渡口的夕阳,“这么美的地方,呆不够,也看不够。”每次巡视,他都有新的发现——石塔上的金刚、天王手持各种法器;高僧、罗汉、菩萨静默不语,在不同转角看浮雕造像,“有的角度威武不凡,有的角度就很呆萌。”


▲守护世遗点近七年,郭增沛见过了码头的两千多个日落,手机里存有2000多张遗产点照片。

前几年,由于要拍摄世遗点的宣传片,他随队一起出海。那是郭增沛二十多年第一次在海上看到六胜塔,真的和老人说的一样,是一座活塔。离得越远,塔被挡住的层数就越少。郭增沛还清晰记得那种感觉,“塔与海平面连成一条直线,一点都不盛气凌人,温润、挺拔、精神。”

责任编辑: 王薛沣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