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为自己比其他老师多做了多少工作、多取得了多少成绩,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也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31年、有20年班主任经历的刘培举说道。作为济南市师德标兵、济南市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的他尽管还有五年就要光荣退休,但却始终保持着一颗火热又谦卑的心,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刘培举从小定下的目标,还记得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把所有能报的师范类志愿都报了个遍,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数学老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家庭环境,影响最大的就是学校环境,老师的言传身教不仅能直接影响孩子,甚至会影响到家庭几代人,所以我希望能够为教育做出贡献,让每个孩子活出有意义的蓬勃人生。”这就是刘培举的教育初心。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为了跟上教材革新的速度,他分秒必争钻研了大量课题,数学教研室有针对年轻老师开设“每日一题”“每周一研”活动的传统,作为老教师,刘培举也次次到席,吸收年轻人先进的教学思路,坚决杜绝固步自封。
“一个学校的发展应该靠中青年教师带动,所以我一直在培养新生力量。”通过拜师结对、定期听课、一对一指导等方式,群英荟萃的教研组中优秀青年教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长为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刘培举的徒弟今年刚到高一接手班主任工作,谈心过程中他说:“专业水平和教育方式像是班主任的两条腿,只有齐头并进才能越走越稳。”平时该怎么和学生沟通、怎么根据学生情况采取不同手段……刘培举一一倾囊相授,在他的感染下,年轻教师们将敬业乐教精神常怀心中,立志今后成为像刘培举一样师德高尚的老师。
孔子云:“有教无类”,刘培举对此深以为然,在其他老师眼中,刘培举的教育风格是温柔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他看来,尽管学生个性迥异,但都有着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关键就在于老师怎么发现、引导。对于学生,他视如己出,不管是否还在班主任岗位上,都会关注到学生的方方面面,甘为孺子牛。
“考出好成绩固然重要,但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学会做人更加重要。”刘培举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2018年他的班上有一名自幼父母离异的学生,从初中开始就独自在外租房生活,自律意识极度缺乏,老师们并没有对他抱太大期望,但刘培举看到了他身上的潜力,在推心置腹的聊天中帮他树立了人生目标,渐渐学会了约束自己,高考结束后如愿进入理想中的学府。时至今日,二人还始终保持着联系,一遇到生活中无法独自解决的困难,刘培举总是第一个出现在他脑海中的人,“如果他缺少父母的疼爱,那我就给他我全部的温暖。”
当了学生们多年的“大家长”,刘培举从班主任工作当中体悟到,高中三年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不是高三,而是高一。快节奏生活的适应、良好方法的养成都需要在这个阶段实现,高一这一年,前两个月尤为关键,如果学生能按照老师的指导坚持下来,对日后的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刘培举也叮嘱其他班主任老师,要牢记身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科学规划学生成长方案,并严格落实到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了解,刘培举家距离济南三中二十多公里,如果遇上堵车,他在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甚至长达一个半小时,尽管如此,刘培举依然坚持每天7点左右早到校,风雨无阻。“济南三中是我毕业后来到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最后一所学校,我对它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与眷恋。”学校里有关切他的领导、有热心的同事、有他一手培养的孩子们,做他愿意做的事情,再苦再累都甘之如饴。这样一位低头做事、抬头育人的模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却简单而质朴:“身心健康是首要任务,只要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获就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