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源头活水,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骨干力量,济南三中的办法是制定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培养计划,给青年教师“找师傅”,让名师出高徒,让青年教师快速成为有师能、师德、师魂的三中名师。济南三中的青年教师也不负众望,仅2021年,济南三中的青年教师们就取得了不俗成绩,其中陈琳夺教育部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李华、王慧娟在济南市第十五届“走青春路,做育花人”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耿德建、李慧娟、张星、韩其山获得校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谢荣荣、李文映、武文慧、吴明获得学校主题班会比赛一等奖。
学校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给年轻教师提供各种展示的平台,给他们“压担子”。本次年会上,学校特意挑选了两位年轻老师进行课例展示,韩其山老师主讲的课题“正弦函数的图象”,李文映老师的主题班会“知行合一,乐学不息”,获得了教师们的认可。
当然,一位年轻老师能够在最终年会上展示,背后其实是整个团队在助力,济南三中提出的青年教师全流程追踪,就是指借力青蓝工程,发挥名师和团队的力量,从前期备课教研活动到广泛听课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全方位筑牢青年教师教学根基,让他们向优秀教师迈进。
为了更好的展现济南三中青年教师蓬勃生长的风采,学校对两位青年教师在年会上的精彩课例进行分享,对两位专家的精彩点评进行展示。
“函数y=Asin(ωx+φ)”是《三角函数》这一章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函数的图像,探究每一个参数A、ω、φ 对函数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
韩其山在课前发布三个预习检测题,并组织学生在班级讨论群展开讨论,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在课前导入上,韩其山让学生哼唱一段歌曲,并用PAD展示频谱曲线的变化规律,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音乐是由正弦函数图象叠加而成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
在问题设计上,韩其山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层层递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探究素养。在探究A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时,通过课前资源的推送,让学生在课上亲手操作动态演示图,观察A对函数y=Asin(ωx+φ)图象影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预习检测题中正答率比较低的题,韩其山则采用录制视频的方式,课下推送,使得学生能够在课下反复的观看视频。
在最后布置作业时,则通过课上、预习作业的习题正答率来推送个性化练习。
孙磊,济南三中数学教研室主任、省级优秀竞赛辅导员、济南市数学教案大赛一等奖、济南市多媒体课件评比一等奖、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全国论文评比一等奖,所带班级获市优秀班集体。
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
首先,感谢学校给数学组、给年轻的韩其山老师在教育教学年会上展示数学智慧课堂模式的机会。说实话,数学组对智慧课堂的探索才刚起步,数学组老师还都处在学习阶段,所以我站在这里,实在当不上点评二字,也只是把我个人听课的一点感受向领导、老师们汇报一下。
这是一节数学的新授课,因为本学期的新课已经全部结束了,所以课题是韩老师从下个学期的新课中选择的,没有预演,老师们看到的就是真正的新知教学过程。数学新课标中把“双基”改为了“四基”,其中多出了一个很新鲜的名词,叫“基本活动经验”,强调数学学习需要亲身体验。听过可能会忘记,看过可能能记住,做过才能真学会。本着这一原则,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在学生原有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这节课较成功的展示了我校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那就是通过预习任务的测评获得学情诊断,通过音乐图谱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探究内容:3个参数对函数图象的影响;通过问题引领和实时学情数据的反馈实施精准教学,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从而达成学习目标;最后通过分层作业、学习资源推送及预习任务的指导,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并智能提升,同时也形成了课与课之间教学的大循环。
问题引领是本节课的主要特征。韩老师共设计了9个问题,问题的设计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关联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充分参与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直观想象与逻辑推理的完美融合。学生研究每个参数对图象的影响时,都是先观察函数图象,归纳、猜想结论,然后通过五点作图法的列表环节,追根究底,寻求理论支撑,研究结论的科学性,这正是数学研究最常用的基本方法。韩老师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搭建了思维锻炼的平台。韩老师还将练习与检测穿插于授课过程的始终,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并专门在练习中设置了“小陷阱”,例如:把常见的由简单的函数变化为复杂的函数,改为逆向思考——把复杂的函数变化回简单的函数, 这些“小陷阱”既调动了学生答题的精气神,也教会学生要以更加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数学的学习。
这堂课可以称之为基于大数据支撑下的精准教学范例,数据支撑是智慧课堂的灵魂。韩老师pad使用纯熟,课前的预习测评起到了学情诊断的作用,为“以学定教”提供了数据支撑。屏幕巡视功能和学生讲题功能的应用,保证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100%参与。全班作答方便了及时收集课中数据,让老师能对学生做出实时的评价,调整上课的节奏及难度。其中难能可贵的是,老师们可以看到,预习检测不是花架子,已经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纠错讲解。从教学设计到数据应用,归根结底,要落脚在学生的学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得到了提升,课堂专注度高,积极思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井然有序。在如此大的课堂容量下,韩老师还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录制微课并分享,实现了点对点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又个性化的发展。韩老师作为青年教师,能够做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
在数学组,智慧课堂教学正处于边实践边总结的推进过程中。常常听到其他学科组的老师说,感觉pad的使用在数学课上特别合适。我想,每个教研组都在积极摸索适用的教学范式,如果说数学组有了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正确定位了pad的工具属性。过多的使用其功能,可能就会让课堂教学失去流畅性,一节有破碎感的课肯定不能称之为好课,使用的“度”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索的课题,也希望科大讯飞可以提供更多的高中学段的智慧课堂成功案例供我们学习。
韩老师参加工作只有3年半的时间,还是一位非常年轻的老师,所以难免存在着一些教学经验上还不甚老道的地方。比如在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上,尤其是过渡性语言的设计,还需要多加锤炼。其实数学教学的精髓在于解题教学,我一直认为老师教学的深度在于要能够让学生看到解题思维的远方。教考永远不能脱节,让学生学会“为什么”比让学生学会“是什么”更为重要,让学生身在考场中,于万千变化的题目中能辨别出题目的本质属性,才是数学教学的真正成功之处。从这一点上来说,韩老师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韩老师平时温文尔雅,这节课却上的激情澎湃。或许是因为一开始紧张,也或许是师生第一次见面,还未消除陌生感,所以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上显得较为缓慢,课堂的慢热是造成拖堂的主要原因。但是瑕不掩瑜,今天这节课从师生的课堂表现来看,是一节较为成功的新授课,pad的工具作用也发挥的淋漓尽致,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精准教学的作用。最后有个建议,既然设计了课前资源的推送和预习任务的布置,学生就应该对本节课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一开始的情境创设就失去了新奇性,可能不能起到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作用,是否可以考虑改为用应用类问题引入,甚至可以在某些合适的章节尝试项目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期待韩老师随着教学风格的日益成熟和教学经验的不断累积,能够成长为刘堃局长多次提到的——给学生印象深刻、让学生热血沸腾、具有独特魅力的老师。
以上就是我听韩其山老师这节课的一点体会。谢谢!(文江芳 杨继凯 谢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