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 > 行业热点
投稿

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圈协同共筑又有新进展!

2022-07-08 08:16:15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为协同共筑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护圈,近日,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与成都片区都江堰、大邑、崇州、彭州四地林长办及管护总站,四川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签订《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跨区域司法协作林长制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林长制司法保护成都片区法官工作站揭牌仪式。

我国首次以单一物种名称开展国家公园的体制试点

大熊猫,作为走过800万年历史的动物“活化石”,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目前,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

图为北京动物园大熊猫。曾震摄

2016年有一个可喜的消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根据我国在大熊猫保护上取得的成效,将大熊猫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到了“易危”,这也反映了我国在保护大熊猫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但另外一种声音出现了,有人认为大熊猫已经不是濒危物种,我们不再需要保护大熊猫了,是不是这样呢?

据原国家林业局声明,受气候变化影响,未来几十年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有三分之一可能消失,将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严重影响。

图为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正在啃食竹子。曾震摄

“大熊猫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威胁,首屈一指的就是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目前1864只野生大熊猫生活在33个割离的地理种群中,其中有22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小于30只,有18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小于10只。也就是说,尽管野外有几个很大的种群,但还有很多小的种群,这些种群的命运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义波认为。

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印发,划定了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范围。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向全世界宣布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据介绍,大熊猫国家公园可以对之前很分散的大熊猫保护区进行整体保护,将之前不是保护区的区域纳入进来,从而较好地解决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

这不仅是我国首次以单一物种名称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更是一个被“伞护”的生态家园,除了大熊猫,还生活着雪豹、川金丝猴、绿尾虹雉、朱鹮、珙桐、红豆杉等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

四川片区占74.36%,面临“碎片化”“条块分隔”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横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眉山、雅安、阿坝7个市(州),涉及20个县(市、区),面积20177平方公里,占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的74.36%。但是,由于横跨多地,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司法保护难免面临“碎片化”“条块分隔”等问题。

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已与大熊猫亲密接触了28年,她所在的科研团队累计获得75项科研成果。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的数量在2006年至2018年间年均增幅达到12%,大熊猫种群数量从1987年时的6只增加到2021年底的223只。

保护大熊猫,司法在助力。

早在2018年7月,成都市检察机关向全社会庄重发出《服务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崇州宣言”》,成立“成都市人民检察院驻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检察工作站”和全国首家“大熊猫保护生态检察官团队”。

2020年7月,经四川省法院批准,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法庭在阿坝州汶川境内的卧龙特别行政区成立。这是全国首个大熊猫国家公园法庭,标志着四川法院初步构建起大熊猫国家公园相关司法保护工作新框架,开启了司法护航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新征程。

同年7月,荥经法院龙苍沟人民法庭获批加挂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法庭,成为全国首批设立的7个大熊猫国家公园法庭之一,专门审理涉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辖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专业案件。

同时,2021年4月挂牌运行的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设立的、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集中管辖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范围内第一审环境资源案件,以及相关恢复性司法执行案件。

此外,为深入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绵阳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解决边界保护难、案件办理难、执法监管难等问题,今年4月2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绵阳管理区跨区域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签署仪式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

“跨区域协作机制要紧紧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协作,重点是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环境污染问题、生态链问题、资源保护问题上推动工作。”绵阳市检察院专职检委会委员杨育正认为。

谈及保护大熊猫,侯蓉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说,“其最有力的就是司法保护。”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