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传统国学
投稿

地理对历史的解释力

2024-02-15 00:32:16 来源:今日报道网 作者:孙丽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摘要: 地理环境不仅和历史进程相互影响,而且是历史进程的“终极操纵者”,决定着历史走向与重大历史事件的书写和演绎,如王朝的兴衰更替、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民族生存空间的拓展变化、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战略通道与军事要塞的形成与演变。正是在自身独特的历史与地理互动中,今日中国才成为一个历史悠久、变迁复杂、疆域辽阔、文化深厚的巨型国家。

  《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正是一部透过地理看中国历史,真正读懂历史的真实面貌和发展逻辑的历史著作。作者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使用从《禹贡》《史记》《汉书》等整理出来的关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环境变迁等自然地理要素信息,参照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成果,从长时段观察分析地理环境与历史演进之间的关系,揭示隐藏其中的历史—地理规律,既有辽阔的地理空间感,又有宏大的历史厚重感。这使得本书成为一部具备大历史视角的轻学术著作。近期,我们采访了本书作者董金社先生。

 

 

 现代出版社——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

董金社 著

定价:88.00元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

ISBN :9787523103760    

 

  1 地理与历史的关系

 记者(以下简称记):董先生,您跳出“地理是人类活动舞台”之说,采用“地理是历史的主角”观点,观察和研究中国历史,写成《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读者感到很给力。您能不能深入谈一谈地理对历史的解释力这个话题?

 董金社(以下简称董):首先,大自然运行规律,可人格化为自然意志,人类向自然索取,构建社会,满足欲望的行为,可以称为人类意志,人类历史就是两者纠缠打斗的历史。人类意志要战胜自然意志,成为历史的主宰,就得研究它的历史,地理是重要一端。人类研究历史,提出解释学说,发展模式,作为人类进步的灯塔,这就是思想。孔子提出修齐治平思想,追求天人合一,就是自然意志和人类意志的协同共进。老子提出一套抱朴守素、无为而治思想,是一种退守的天人合一,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等,谁家的主张最能协调两者的关系,谁就会被奉为圣经,被顶礼膜拜。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地理学研究自然意志为本,其实,人地关系研究是地理学的中心命题。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作历史性省察,建立社会发展模型,更加协调的人地关系才有可能实现。

 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研究传统绵延流长。古代“史”是记载掌管各种文献的职官,研究它们,并为服务统治者服务。如老子就是周守藏史,孔子代表的儒家出于司徒之官,也研究历史。他们综合研究地理、政治、天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地理是历史家重要研究对象。文献目录学中,地理长期列入史部,就是明证。

 关于地理和历史的关系,还有更有更深层认识。德国哲学家KANT认为人类的知识可依经验现象细分为两类,一是根据其本质(nature),二是根据时间(time)与地方(place);前者称之逻辑类别,是系统科学思考的对象,而后者则称为自然(physical)类别,而其将提供历史学与地理学一个科学的基础,“时间要项”或按时间先后描述事物是归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地区(area)要项”或按空间(space)同时描述事物将归地理学的研究范畴。相当于说,nature是关于物自身的,physical是关于物与物之间的。历史和地理描述事物的不同方面,必须归结在一起才行。

 复杂性在于,两者有常与非常。地质学家赖尔说,变动的地球承载着变动的有机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变是永远存在的,这就给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带来了大麻烦。如,在王朝兴起的阶段的规律在衰乱世都不管用了,让人们怀疑圣人构建的社会模型不管用,从而怀疑圣人之道。怎么才能不迷糊,不怀疑呢?只能从“大”处思考,长周期,多周期,大空间里考察,才能看明白来龙去脉,通古今之变。

 2 大历史、大地理、大文明

 记:这本书封面上写着“大历史,大地理,大文明”,突出特点是“大”,就此问题,您是怎么把握的?

 董:有首歌说“我们的大中国啊,好大的一个家”,长城、长江、黄河,浩瀚大海,无垠沙漠,雪域高原,这么多要素是怎么凝聚在一块呢?这就要从自然意志的地理环境讲起。书中提出:“小空间里孕育,中空间里融合,大空间里展开”的观点,追踪不同空间融合过程,说明中国抟成的逻辑是人类意志和自然意志理性选择的结果。中国古代文明认为,人类社会秩序就是自然秩序,政治秩序是自然秩序的表达,如《禹贡》的九州,五服。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是自然山川秩序使然。例如,关于南北经济和人口重心转移在中国形成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动力机制是什么?通过研究发现,只有在宏观气候因素,区域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完美理解。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农耕文明发育的温床,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是游牧民族活跃的舞台,再向北就是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广布沙漠,人烟稀少,长江流域以南则不太适合人类居住,可它在汉代以后,神奇地变得越来越好了。在各个区域内有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区域之间又需要融合与冲突,这些都是自然秩序的结果。再如,人口持续南迁,向东南地带转移。当中国被裹挟进入世界体系,中西交汇,东南沿海又获得澎湃动力。只有紧紧抓住地理环境、地理空间格局这个根本,观察先民在这个巨大空间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活动,才能把握中国的宏大历史叙事。

 但在写“大”,我也关注“小”,关注点,点面结合。例如,研究山西,古冀州,我也关注太原这个点。这就是地理学的尺度观,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结合,才能理解地方,地区和国家历史。

  3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视角

  记:我看您的书中心是讲区域和空间,时下不少书都从此着眼解读历史,这个视角的历史解释力到底如何?

  董:中国这么大的疆域规模,就要从区域相互作用讲起,讲清楚政治力量与地理环境互动的过程和原因。没有政治力量,文化力量,是不可能形成这么大的规模,这叫政治行为的地理效应,是研究中国历史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明朝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开篇就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地缘政治角度理解天下之变。政治地理或者地缘政治,是研究不同版块的人类活动区域的分合,主要倾向于自然地理面貌和变化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扥生活的影响。西周分封制设立的初衷是建立控制天下的藩屏体系,同性诸侯和土著诸侯犬牙交错,构建空间政治秩序,成为中国大地地理景观的基础。分封,战略是统一,惟王建国,策略是分封,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可分封反而埋下了“分裂”的种子。周公制礼作乐就是为维持“统一”,从而形成礼乐文化。但形势比人强,当周天子失去力量,诸侯力征无已,礼崩乐坏,“分裂”的力量主导天下再度分合。学术思想上也随风起舞,庄子说,道术为天下裂,天下分裂动荡,学问也三教九流涌现。郡县制也是一种“政治地理学”,解决中央和地方权力分割的,从而形成相应的意识形态。首都、长城、大运河、灵渠、郑国渠等等大工程,都是地缘政治推动的结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品抓住“地缘”这个切入口,受到读者欢迎,可谓抓住了理解历史的关键点。

  4地理观念落后就要挨打

 记:我看您书的最后一章是讲地理观念落后挨打,这似乎是思想史上的问题,谈谈您书写这部分的初衷?

 董:《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一去杳无音信,13年后竟然神奇地回来了,带回大量的关于中亚各国的地理信息,为西汉经略西域奠定坚实基础。如果没有地理信息,西域开拓,战胜匈奴怎么可能?张骞在大夏国发现了蜀国的丝绸,邛地产的竹杖,就探索从四川经印度到大夏的道路,结果把滇国给降服了,还弄出个“夜郎自大”的典故。这是地理信息对强大帝国的重要性。

 按照《汉书·西域传》的记载,汉帝国在西域到了伊朗、伊拉克、康居、里海岸边,这里,已经是西方文明到过的地方,甚至直接是希腊罗马人的后裔,如大夏国、伊犁河的塞种人。如果当初确实了解到古希腊、古罗马的信息,带回几部书来,汉民族知道遥远的地方有古罗马文明,估计世界史确实要被改写了。可惜,当时的探险家没有走的更远,东西方丧失了牵手的宝贵机会。西汉依据的地理观念模型是《山海经》的,或者邹衍的大九州说。张骞跑一趟,《山海经》就被否定了。邹衍的大九州说,也废了一半。此后,中华帝国又回归到内诸夏,外夷狄的格局里了。直到清朝中期,还在昏睡。昏睡的原因就是不知外边的世界之大。地理观念惹的祸。

 再说清朝地理观念,本来明帝国后期已经和世界接轨了,西方的天文、地理观念也传入中国,并被接受,康熙、乾隆都是地理专家,接受世界崭新的地理观念,测绘了当时最先进的地图。可此后一百多年,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后退了。漠然不觉外界的变化,马嘎尔尼来中国,求中国通商,却让“英夷”南北走一趟摸透了家底,这叫“地理特务”。试想,如果当时有世界地理意识,也派使者去英国,估计情况会大不同。后来,当与西方存在代差,农耕文明对着工业文明,被他们降维打击,想翻身就难了。如果当时皇帝站在今日世界,回望历史,他肯定会参与世界的瓜分!派几只船,到岛上驻扎,下几道诏书,任命官员,宣布为皇帝之土。那么,今天就有话题可说了。

 写这部分的目的旨在告诉国人,地理观念非常重要。例如,花钱发展航天事业,如果放到历史大视野里看,我们可视之为“地理大发现”,把月球土壤带回来研究,发现外星文明和当时张骞西域探险性质相似,由此,我们对当下的航天事业就有更好的理解了。这就是地理观念影响实际行动的好例。

 5气候与人类发展

 记:您有好几章写到气候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王朝兴衰,天下分合,也让我们惊叹自然力量。世界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您的书似乎表明,气候变暖对中国史有利的,我们还要努力为保护气候大把投资吗?

 董:这个问题确实很尖锐。如果看看竺可桢气候曲线,确实能得出气候变暖对中国是有利的,每个暖期都对应着盛世再临。但别忘了,那是在农耕文明下成立的。在工业、信息文明时代,决定国家兴衰的不再是“农业产量”,而是工业生产能力以及科技实力。古代,人与自然的平衡是在小区域内运作的,粮食调运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差,现在不同,世界范围内粮食调济能力强,可以平复气候变化的风险。但问题的另一面是气候变暖有可能带来灾害性天气,这是人类无法控制的,相对于偶然性,人类最好的办法是把握确定性,即宁愿要可持续性,可预测性,也不要偶然性和灾害性,有个词叫“韧性”,其实就是系统的“阈值”,超过了,系统就崩溃,进入另外一个状态了,如改朝换代。人类最精华的部分都布局在沿海,如果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倒灌,危及的是世界财富最密集的区域。所以,全世界认识到必须控制气候变暖。

 好在中国积极行动,抓住契机,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例如,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弯道超车,就是拜气候变化之赐。总之气候变化是商机,是产业变革,抓住了,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也是我重点写这个的“微言大义”吧。

  6黄河泛滥与文明

  记:您书里论及黄河作用问题,我看,黄河没有啥好处,带来的都是灾害,一点都不文明,怎么还叫它黄河文明?

  董:从自然地理看,黄河带来的祸患确实很多。但黄河是先人类而生成的,它出生的早,你是后来者,既然在它流经的地生活,你就别怪它脾气不好。你不认可它,就不要在它的地盘居住。苏轼在治理黄河方略上就提出,阻止人们在黄泛区生活,区域内没人,没有人地矛盾,皇帝就没有责任花钱治理了。但问题是,黄河创造了中原大地,长期安流,老百姓去居住生活,也是自然。但黄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改道,也是自然,结果,两者冲突,就考验人对抗自然的能力了。但总要有个“阈值”,超过了,人类扛不住,只能让黄河任性,这就是黄河“不文明”的逻辑。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真的很玄妙,很难说的清,人与自然论理,论不过,只能“顺天应时”,这就是和谐、顺应、天人合一思想的原因。

  黄河文明是指区域之内的人类创造的文化与精神,而非黄河本身。人类在它的流域内活动,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积累起来,便是文明,以区域代表。在黄河的支流,才是人类文明发育的温床。一般我们指支流,如伊洛河,汾河、沁河、渭河等等。类似问题,如果仔细研究,确实能增进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7河西走廊与民族融合

  记:河西走廊这一章,读来心潮澎湃,荡气回肠,简直太有诗意了。您谈到,在这个地方有个小十字型枢纽,颇具新意,您写这个,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董:河西走廊全长900公里,我特意说小十字型地缘枢纽,是表示在这儿有东西融合,也有南北融合的问题。例如,佛教东传,蒙古族和藏族之间的政治和宗教的互动,大清朝经过蒙古中介和藏族之间的互动,中国政权和高原政权的交流与融合等。写这一章是为了提示大家,重视这部分的作用,不要以为它不过是一条走廊,而轻视它。说到底是一个“民族融合走廊”,是一个疆域连接和拓展走廊,也是一个东西向的动脉血管,没有它,西部怎么能连成一体呢?我写这个区域的目的是让每个中国人明白,民族融合是一个风雨沧桑的过程,“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用沧桑历史证明了人间正道。大自然创造了这条道,人类活动开辟了这条道,那么我们中华民族就应该守护这条道,走向未来。

   8“天人之际,古今之变”

  记:这么说,读了这个书,从地理看历史,是不是有“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的味道?您怎么理解太史公说的这句话?

  董:我理解,天即是抽象的,形而上的,又是具体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运动的自然存在。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当我们把它作为历史演员,人格化以后,是人格之天,称为人类道德的楷模,是人类的超越性想象。现在看来,天,归根结底是自然环境的综合体,人类和这个综合体发生作用。当人类弄懂了这个综合体的脾气,并遵照执行时,就是天人合一。例如,古人观察天文,以察时变,按照四时运行规律作息,安排《月令》《时则》,不违天时,那么不但农业能获得丰收,而且得天地之气,身心也能得安康长寿。古人说“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就是天人合一。 由于古代科学不发达,对天地运行规律认识的不彻底,人与自然的和谐落得个雾里看花。例如,天有不测风云,造成巨大的农业风险和社会风险。竺可桢先生看到这个短板,在美国选择学习气象与气候学,带到国内来,才弥补了这个短板。现在,几乎可以随时获得的气象信息提示表明今天的我们实现了高度的“天人合一”。气候要变暖,整个社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行动起来,就是社会作为整体与天人合一。古代天人合一,哲学层面多,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夹持,内容更丰满了。中国式现代化,弥补了科学技术短板,天人合一无论从形式还是到内容,都得到了落实,这才是中华文化的真复兴与完善。

  这大概是太史公“究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隐喻吧。

  董金社,山东鄄城人,1966年生。地理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曾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高级经济师。著有《先秦法家》《商业地产策划与投资运营》,参编《山东省历史地图集》等。(孙丽)

 

 

责任编辑: 王薛沣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