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四年多,我在公交车上用手指在手机备忘录里戳出了一本书——《风吹麦浪》。该书5月中旬就能和大家见面啦。
我在封面、封底写道:
写给远方的人
写给眼前的人
写给记忆中的云朵与河流
童年、故乡、慢时光、风俗民情、人间烟火,一组让人泪目的蒙太奇镜头徐徐展开,带你穿越到纯净美好的旧时光里。
我想竭尽所能,做一本最好看的书献给亲爱的你们——
济南出版社集思广益,几经修改,最后决定采用裸脊的设计方式出版。这样,亲们看书的时候,每一页都可以摊开成180°,不需用手扶着,躺着、趴着、坐着,甚至可以边吃东西边看,增加了数倍的阅读享受。
裸脊效果
应出版社盛邀,我苦思冥想,反复构图,拿起生涩的画笔,画了一组插图,不求画技多好,只想尽可能重现大家记忆中的美好画面。
为了方便没时间看书的读者,我们邀请于娟老师为每一篇文章做了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并制作成二维码放在每一篇文章的后面。一扫码,就可以静静地听书了。
序
这是一本在公交车上写成的书。
上班的路程一大半在济南经十路上,每天公交往返三个多小时。2018年底,挚友褚殷超说,你文笔不错,你也开个公众号写文章吧。推辞了几次,终是拗不过。加上零售户经常说,姐,你这辈子白瞎了。于是,微信公众号“白瞎了姐”诞生了。最终,“被迫营业”。公众号文章也成为《风吹麦浪》这本书的雏形。
因公务缠身,没有大块的时间写,于是往返三个多小时的公交时间成了写作的最佳选择。在车的走走停停中,思绪常常被点燃,又恐遗漏了,只好东一句西一句戳在手机备忘录里。最忘我的时候,3天有6次坐过了站,其中一次从单位一口气坐到了终点站,距离我该换乘的地方已经十多里开外了。第一篇文章发出去,人是忐忑的。我和褚殷超打赌,阅读能过百我请她吃饭。结果当天晚上阅读量破千,公众号后台大量的读者留言接踵而来。对于只写纯文学作品的新号来讲,算是奇迹了。
援藏上中下三篇,每一篇都是几天几夜熬出来的,其间只喝了点水,胡乱塞了几口吃的,一边写一边泪流不止。为幼年辍学的自己而哭,为苦难的亲人而哭,为援藏做出巨大牺牲的老师而哭。往事不堪回首。我想做的,只是在时光的洪流中结绳记事。
《风吹麦浪》由20篇散文组成,有金黄的麦田,卖水的阿婆,编席打鱼的运河人家,远去的亲人,治愈了整个童年的胭脂花,还有古桥、运河、老树、童谣……慢时光里的记忆碎片被文字串联起来,组成一幕幕蒙太奇画面,让人穿越过往,笑里含泪。
有读者每篇都写推文转发,并写下精妙的评语;有读者边读边哭,向我倾诉对旧时光的怀念;甚至有读者看到我写的故乡,像莉香去找完治的家乡一样一路打听着寻去……我压抑多年的情感突然得到了莫大的慰藉和共鸣。他们懂我,理解我,更在以后的岁月里坚定地支持着我,哪怕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几个月才更一篇,依然不离不弃。我知道的年龄最大的读者朋友已是耄耋之年,为了追看文章,老年机换成了智能机,硬生生自己学会了用微信。数位援藏干部和老师,每次看到援藏篇章,还是忍不住流泪,仿佛又走进了那段艰辛岁月,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高原。
感谢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许立全,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致福,原山东省广电局一级巡视员孙杏林,山东省文旅厅副厅长王炳春,处长禚柏红,北京大学博导王长松,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原济南市槐荫区政协主席徐宾,原山东师范大学校长赵彦修,原山东大学中文系博导贺立华,淮北大学教授张秉政,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大众日报》社高级记者杨润勤,微山籍作家胡昭穆、张九韶、殷宪恩等人的不吝赞赏和真挚鼓励,感谢济南出版社相关工作人员的几经奔波,音频录制者于娟的全力相助,感谢许许多多我最爱的读者朋友,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这本小书的结集出版。
总有人迎着时代前行,又总有人站在历史的尘埃中,静静回望……
来,让我们一起在《风吹麦浪》中回到八十年代,回到故乡,看云卷云舒,尝人间烟火,愿孤独的我们在这里得到些许的温暖。
读者评论
《太和汤闲话》真是美文! 刚和学生在学生群讨论了一下午,读完,倦意竟然全消。 ——北京大学博导 王长松
在这本小书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丰盈的生命之光,一曲童谣、一条红裙、一株苦楝树、一盒酥菜……皆因作者的情采芬芳而被照亮,日常生活与民间情致交错于朴素且深挚的叙事中,那些从时光深处萃取而来的故事读来令人不胜低回,它们具有一种真正的召唤力量,让我们得以重新瞻仰一度青春的丰仪。——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马兵
我们这些从政者,习惯了规矩,习惯了思辩,习惯了理性,很需要这样的散文来平衡,来回补、来滋润。其实,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很多情况下,许多人走偏了,淡视了情商。这样贴近生活、耐人寻味、情愫丰厚的散文,对我们来说是“大补”。估计,还有很多人与我一样,需要这样的大补。 ——山东省文旅厅副厅长王炳春
文章写得极好,大家风范,不矫揉造作,有浑然天成之感。感觉一如作家沈从文、汪曾祺的文风。 ——山东省文旅厅社会处禚柏红
读《风吹麦浪》的某些篇章,自己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乡村生活。一字一词,那么亲切、朴实。“亲切”之中,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显现,“技艺达到一定境界就是无技艺”,扎实和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散文,就像是作家文学功夫的“试金石”,一位作家的生活积累、情怀与识见、观察与发现能力、语言文字的精确描述功底等均可在文中探见。我探见了一个真正感悟到生活真谛的作家的意境。——《大众日报社》高级记者杨润勤
作者简介
白下,原名李静雯,祖籍南京,山东微山人。喝运河水长大,上海读书,济南生活。新闻宣传从业者。10岁开始发表作品,大学时靠稿费养活自己。至今发表两百多万字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热爱传统文化,喜欢细碎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