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制 > 舆情播报
投稿

警惕!“双十一”购物规则越来越复杂 “定金”可能是个坑

2021-11-11 07:55:52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今天是“双十一”了,不知道你的购物车里还有多少尾款没付的商品?“双十一”经历了这么多年,活动越来越大,规则也越来越复杂。除了盖房子、养动物赚红包等游戏之外,还有满减、加入会员送购物券。一个商品有预售价、券后价、“定金+尾款”价等不同价格,消费者要买购物车里的商品,得先算得清一道道数学题。

今年“双十一”,消费者买很多商品都需要先支付定金,付了定金又不想买了,却发现定金不能退。还有的消费者付完定金后发现,比直接买还要贵。今晚“双十一”购物将迎来最高峰,消费者该如何处理支付定金后的一系列问题呢?

 

点击开始播放音频

 
 
00:00/
00:00
 
 
 

“双十一”在即,安徽的陶女士说,今年她付了不少定金,为的就是比平时便宜点。她说:“付了定金,觉得能比平时便宜一点。提前做了一些功课,也自己算了一下,发现付定金之后的确比较便宜,所以还是趁比较划算的时候买一些大件。现在放到购物车里,点开之后也能看到活动后的价格,两相对比之下,还是比平时便宜一点。”

如果买得便宜,付定金似乎也心甘情愿,然而江西的刘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她预付了定金,但最终买到的商品价格反而更贵。本月1日是各大平台的“‘双十一’前奏战”,刘女士为了买一双匡威鞋,各种盘算满减之后,通过“定金+尾款”的方式以569元的价格在官方店入手。谁知第二天商家直接推出更优惠的政策,不用定金、尾款,优惠后只要558元,虽然就差11块钱,但刘女士还是不能接受。

南京的赵女士遇到的问题更加尴尬。为了买一款空调,她在平台支付定金后,到了促销当天却发现商家没货,定金没法退,尾款也不能付,7天无理由退货退款自然也无从谈起。找到客服,依旧是“定金无法退还”的一套说辞。赵女士告诉记者:“当时我觉得很奇怪,既然是付定金,说明应该是备货的,可是付尾款的时候,他竟然说当地是无货状态。这个没货,所以不能付款;又因为没货,就不能退定金。我觉得他们应该还要改进。”

除了定金问题外,消费者反映最多的,就是商家的先涨价后降价。打开正在促销中的几款商品,记者发现,不少商品在一个页面上有几个价格:原价、“双十一”价、限时券后价、“定金+尾款”价等,让人眼花缭乱。王女士两个月前在某购物网站上相中一条裙子,打算等到“双十一”的优惠,结果她发现“双十一”期间的价格比之前还贵。

“裙子之前是660块钱,现在打着‘双十一’的优惠,是689元,差的钱虽然不多,但让我心里难免对‘双十一’画了一个问号。如果做不到优惠,你可以原价,但是你还打着特价促销的旗号。这让我非常厌恶和反感,我就不太想在‘双十一’高峰阶段购物了。”王女士说。

针对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其中就要求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记者就商家虚构原价、“匡威旗舰店付定金反而贵”问题向淘宝询问相关情况,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京东则对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回复称,会通过算法模型和大数据的能力,不断加大对平台价格违规场景的调控力度,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关于定金的规则,平台上,商家可自行选择不进行优惠、定金抵扣、尾款立减等方式。按照规则,定金不可退还,但如果出现特殊原因,消费者还可以联系客服协助解决。

对于“双十一”期间的定金问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告诉记者,消费者提前交定金,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按照民法典规定,定金不能退,既是对消费者的限制,也对商家有要求。如果商家不能履约,需要双倍返还定金,而像预付款、意向金等概念,商家则不用担责。

陈音江分析:“确实宝盖头的‘定’和言字旁的‘订’读音一样,但是法律后果完全不同。因为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性质,而订金只是我们的一种习惯用语,不是法律语言,所以不具有担保功能。也就是说,消费者下单的时候,交的如果是定金,反悔了,定金是要不回来的。但是如果商家违约,消费者是可以要求商家双倍返还的。而订金,还有一些预付款、意向金等,提前交的这一部分,实际上交了之后,商家也可能会违约,但是他不会承担相应的双倍返还的责任。”

如果真的出现付定金结果商品价格更贵,或者付完定金商家却没货的情况,又该怎么解决?陈音江建议,消费者找自己所在地或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效率更高。他说:“只要是宝盖头的‘定’,它就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性质。商家收取了定金,实际上你(消费者)跟商家之间产生了合同,(出了问题)肯定是要求商家双倍返还定金。如果商家不返还定金,你可以向消协或者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有关部门调解解决。如果调解解决不了,可以通过仲裁或者到法院解决。因为这是有法律依据的,所以这种诉求是很容易得到支持的。”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