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随后在《礼记.中庸》里也出现过:“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熠熠生辉,是五千多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它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从会计角度而言,慎独是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守住严格自律的底线。“诚者,天下之道也。”从《大学》的“吾日三省”到《中庸》的“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从蘧伯玉“不欺暗室”到杨震的“暮夜四知”,从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到范仲淹“断虀画粥,先忧后乐”。古人以己作则,身体力行,忠诚内心,遵循事实,自省自律的精神无不给会计学习者以启迪。翻开会计历史,财务丑闻接连不断。弄虚作假,谎报数字的“银广夏事件”使有着骄人业绩和诱人前景的“中国第一蓝筹股”瞬间化为乌有,使中国股市惨遭了一次“特大地震”;为图上市,恶意造假的“东方电子欺诈上市案”使中国证卷市场再度面临信用与融资危机;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的“安然事件”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等等。层出不穷、频频爆发的会计做假行为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密不可分,时刻都在告诫会计人员,在利益诱惑的面前,只有“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的自律精神,才能让会计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
坚持相对独立的原则。“独也者,舍体也。”独立性是“慎独”的重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充要条件。《庄子•大宗师》:“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礼记·礼器》:“ 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 “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即是“独”,古人对于“独”的理解是排除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扰认真聆听内心的真实声音。对于会计人员(尤其是注册会计师)来说,不仅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更要坚持实质上的独立,两者缺一不可。会计师事务所与利益公司、会计人员与所属公司利益相关者联手合谋、狼狈为奸进行欺诈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高层管理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机构联手打造“一条完整的造假流水线”的“麦科特造假案”,成为“2001年十大经济犯罪案件”,造成的恶劣影响至今犹在;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合伙造假、虚构利润的“美国施乐公司会计欺诈案”,使美国的资本市场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等等。会计人员如若只为眼前蝇头小利,从而同流合污、随波逐流、营私舞弊,最终只会自取灭亡。独立性是会计工作得以持续进行的保障,应力求做到“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
践行一丝不苟的精神。《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韩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慎独精神不应只是纸上谈兵,而应具体化,行动化,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尼克因隐瞒启动错误账号—88888,使具有22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管270多亿英镑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告破产;狂妄自大的雷曼兄弟因粗心大意酿成的一次投资失利,使其濒临破产,直接成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因;因误把费用作为资本支出的账务处理使世界通讯公司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企业破产案,等等。正应了建筑大师斯·凡·法罗的那句名言“魔鬼在细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会计工作与学习是一个繁杂琐碎、持续更新的过程,无论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还是政府及非盈利会计都必须保持着谨小慎微,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要学会防微杜渐,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尽量做到“天使在细节”。
追求淡泊名利的境界。《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是中庸之道,也是慎独最高的境界。诸葛亮先生“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淡泊明志,弘一法师“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的虚实相间,宗白华先生“不因困难而挫志,不以荣誉而自满。”的坦然从容,等等,先贤哲人们都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楷模作用。我们的身边不乏出现贪污公款利欲熏心者,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者,管理漏洞贪得无厌者,栽赃陷害道德沦丧者,他们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会计人员面对纷繁枯燥的的会计工作,面对日益更新的会计知识,面对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面对时隐时现,若即若离的种种诱惑,应保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不庸人自扰,不患得患失的处世态度。“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唯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