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旧闻解密
投稿

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的戏剧人生

2020-02-13 12:31:11 来源:医学界 作者:杨丹丹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王桂珍被认为是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她的人生经历了什么?

 

2019年9月26日,王桂珍收到了一条北京发来的消息,得知9月23日在北京展览馆展出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国庆70周年大型成就展—1974年”中,展出了一张她的照片。

 

王桂珍(前右)到社员家送医送药

 

照片里的王桂珍还很年轻,拍摄的是她做赤脚医生时,到社员家里送药的场景。身为中国第一位赤脚医生,王桂珍的经历比大多数医生都更跌宕起伏。

 

她曾代表中国出席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并在会上发言;也曾在卫生部工作;她出席招待美国总统的国宴;还是毛主席逝世后治丧委员会的成员;以她为原型拍摄的电影《春苗》捧红了电影明星李秀明 。

 

最终,王桂珍还是回到了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大沟村,她生于斯,长于斯,也将终老于斯。如今,75岁的王桂珍与其老伴守着一座赤脚医生陈列馆,陈列馆里浓缩进了她最辉煌的那段人生。

 

“根正苗红”的最佳人选

 

1944年,王桂珍出生于大沟村,家庭成分是贫农。小学毕业后,她就主动要求参加集体劳动。

 

1958年,王桂珍小学毕业。/ 受访者提供

 

由于劳动积极,并且具备相当强的组织能力。不到20岁时,她就当上了大队团支部书记,并成为党支部的培养对象,被吸收为预备党员。

 

1964年,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给王桂珍“先进工作者”荣誉。/ 受访者提供

 

1965年秋,王桂珍经大队党支部推荐去参加一个医学培训班。培训班里有28名学员,都是具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农民。

 

这个培训班是由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开办的医学培训速成班,办班的目标很明确:培养一批半农半医的农村卫生员。招收学员的要求除了“根正苗红”外,还要求有小学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

 

王桂珍被认为是参加培训班最适合的人选,就这样,她和医学速成班中的其他27名学员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学习。课程安排的多,培训时间短,对于只上过小学的王桂珍来说,学起来非常吃力,也因此她学得更加刻苦认真。

 

王桂珍在上海中医学院医务人员培训班学习

 

“我连中学的门都没进过,那些化学元素符号,还有什么‘>’、‘<’……老师讲的内容我一下子真搞不懂。我旁边同学读到初中,我就问她,她就给我讲。”

 

那时,培训班老师要求晚上九点熄灯,王桂珍就自己买了个手电筒,钻在被子里看书看到12点。

 

据王桂珍回忆,当时培训班的学员都很吃苦。因为大家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医生需要读许多年书。如今有机会当医生,开心得不得了。“做医生这件事,对老百姓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

 

“六二六指示”

 

改变王桂珍命运的,源自1965年毛泽东同志所做的一个指示:“六二六指示”。

 

前排(中)王桂珍、后排(右二)覃祥官、后排(右三)黄钰祥

 

1976年6月,全国赤脚医生代表在上海江镇举办座谈会,纪念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十一周年。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接到了时任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提交的关于农村医疗现状的报告。报告显示了当时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1965年的中国只有140万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90%在城市和县城,只有10%在农村。

 

在当时的中国,有着5亿多的农民。毛泽东当即提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

 

这个指示是在6月26日提出的,因此被称为“六二六指示”,随后各地掀起了一股培养半农半医的农村卫生员的热潮。

 

4个月的学习结束后,王桂珍和其他学员回到了各自的生产队,一边在田间劳动,一边给村民看病。

 

一开始许多人质疑,学了4个月就能看病了吗?“那我就扎给他看,病人牙痛头痛我就给他们扎针。他们看我手法很熟练,扎完针之后,我问他们好一点了吗?都说,确实好点了。”

 

“我们都是下苦功练出来的。”据王桂珍回忆,在培训班学习针灸时,要求学员们练好手劲,老师要求大家在一沓厚厚的草纸上练习扎针,“纸上能扎准,扎皮肤就容易多了。”

 

此外,学员们还在对方身上练习,这样,就能在给病人看病时找准扎针的位置。“只有实际操作,才能听得懂,记得牢。”

 

除了一边劳动,一边给村民看病外,王桂珍还承担着普及防疫知识的工作。

 

“那时候因为有霍乱需要打预防针,要做到一针不漏人人打,有的病人白天插秧不肯打,我们宣传工作就做到田地里头。赤着脚去到田头帮他们打针。”

 

放下药箱能下地,背起药箱可出诊。就这样,乡亲们开始喊王桂珍为“赤脚的医生”,像王桂珍这样的赤脚医生,在那个年代的中国还有很多。

 

命运之手

 

1968年夏天,上海《文汇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调查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王桂珍等农村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事迹。

 

9月14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份调查报告。毛泽东看完后,觉得非常欣慰,便在当天的《人民日报》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也就是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把农村半医半农的卫生员正式称为“赤脚医生”,王桂珍则被看做“赤脚医生”第一人。

 

在这个批示后,当年的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学习赤脚医生、学习王桂珍等先进人物的热潮。

 

王桂珍的爱人邱水兴在甘肃煤矿工作时,在报亭花2毛钱买到的关于“赤脚医生”的画报。

 

1969年9月,新中国成立20周年大庆前夕,王桂珍受邀到北京参加庆典。和毛主席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这几乎是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所能够想象的最高荣誉了。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150万半医半农的赤脚医生解决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

 

一把草药,一根银针,这是当年他们手中的两件法宝。除此以外,还有一本《赤脚医生手册》,这是当时中国人的全民健康指导手册。

 

为了提高赤脚医生的业务能力,当时出版了一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简易教材,许多普通百姓也买来阅读以增加一些医学知识。

 

甚至有人说,《赤脚医生手册》是当年发行量仅次于《毛主席语录》的书。《赤脚医生手册》出版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译成5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

 

手册上从咳嗽,头疼脑热的治疗到防病知识,应有尽有。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为解决几亿人的医疗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

 

出席世界卫生大会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几位学者在中国拍摄了一部时长52分钟的纪录片《中国的赤脚医生》,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赤脚医生就地取材,土法制药和小小银针治大病的故事。

 

影片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推动了全球的“中国赤脚医生热”。在这部影片的宣传海报上,肩挎药箱、头戴斗笠、面孔黝黑、赤脚走在田埂上的形象成了“第三世界”的医疗界偶像。

 

被钦定为赤脚医生第一人的王桂珍成为那个年代中国红极一时的名人,各项荣誉纷纷向她涌来,也正式开启了她的政治生涯。1973年,王桂珍被任命为江镇公社党委副书记。

 

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邀请中国派代表团参加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中共中央特意选派王桂珍作为中国“赤脚医生”代表参会,会议筹办方安排她在会上做了两次交流发言。

 

王桂珍去参加“日内瓦世界卫生会议”

 

她在大会上讲述了中国赤脚医生是怎么培训的,怎么给贫下中民看病的。许多外国代表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都纷纷赞扬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并表示要走中国的赤脚医生之路。

 

从世界卫生大会上回来之后,已经是江镇公社党委副书记的王桂珍,又被任命为川沙县卫生局党委核心小组副组长。

 

戏剧性的起落人生

 

1975年12月,正在村里给人看病的王桂珍突然接到来自上海市委的电话,通知她去北京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电影《春苗》女主角李秀明

 

1975年9月,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谢晋为导演,以王桂珍为原型的故事片《春苗》在全国公映,并红极一时。

 

在北京学习培训结束后,王桂珍才知道自己已经被调到卫生部工作。

 

原来,当时身患重病的周恩来考虑到卫生部领导班子成员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也没有贫下中农代表,因此,在病床上提名王桂珍到卫生部担任职务。

 

于是,中共中央1975年10月7日机发(75)49号文任命王桂珍为中共卫生部核心小组成员。

 

根据当时的干部培养制度,王桂珍作为“三三制”干部,即一年中四个月在卫生部工作,四个月在川沙县卫生局工作,四个月在大沟大队当赤脚医生,不拿工资拿公分,在卫生部工作期间,每天补贴生活费五角。

 

每天五角钱的生活补贴,使王桂珍虽然身居高位,在北京生活的生活过的却很清苦,不仅不能补贴家里,有时候还需要家里补贴她。但她在卫生部的工作并未维持太久。

 

“我是1976年1月份正式在卫生部上班,4月份回到上海以后就再也没有去了。”据王桂珍回忆,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时,她作为治丧委员会的一员,去北京参加完追悼会回到上海之后就再也没去过北京。

 

王桂珍为毛泽东治丧委员会核心成员

 

1976年10月,随着国内政治环境突变,王桂珍由于是特殊时期提拔的“三三制”干部,被免去了所有的党政职务,在江镇老家一边劳动,一边接受审查。

 

被审查的王桂珍,得到了邓颖超和林佳楣的关心,林佳楣还打电话到川沙县说:“王桂珍是赤脚医生的代表,她一个农村姑娘干不了坏事,肯定跟‘四人帮’没有关系。”

 

查清问题后,1978年组织研究决定,安排她到川沙县江镇服装厂做一名厂医(属乡办企业的赤脚医生)一直到1987年7月,落实政策转为江镇卫生院的正式医生。

 

“两个小孩也转为居民户口,我后来又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个时代的终结:赤脚医生退出历史舞台

 

1985年初,卫生部作出停止使用赤脚医生这一称呼的决定,原来的赤脚医生要进行考核,合格的将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取得从医资格后可以继续行医。

 

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至此“赤脚医生”的历史宣告结束。

 

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文,确定不再使用”赤脚医生“这一名称

 

但是,“赤脚医生制度”这个涵盖数亿人口,这种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

 

从1965年到1980年,中国约有90%以上的生产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形成了集预防、医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三级(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

 

随着赤脚医生退出历史舞台,王桂珍也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那些年,为了维持生计,她做过服装,也养过长毛兔。

 

直到1987年,王桂珍顺利考取了医师资格,被安排到江镇卫生院,成为卫生院的正式职工,人生第一次开始领取国家发放的工资。

 

回想起那段日子,王桂珍说到:“我爱人当时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当时考医师资格,报名费是33块,需要自己交3块钱参加考试。那时候家里孩子长大了,要读书,也要吃饭,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

 

“我爱人跟我说,你放心去准备考试,家里就交给我和儿子。”王桂珍说,大儿子从5岁起就学会了自己做饭。因为之前爱人在甘肃工作,常年不在家,自己要上班,每天早出晚归。“有一次他做饭把自己眉毛都烧掉了。”

 

王桂珍备考医师资格时,上海市区的医院医生也在准备考试。当时她认识的一位医生朋友告诉她,市区有个为期两月的培训课程,于是王桂珍那两个月就频繁往返于上海市区和川沙县之间。

 

“我当时要坐三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据王桂珍回忆,培训班的课程是晚上七点开始,上完课已经快十点,她就没法回家了。

 

当时那位医生对她非常好,就让王桂珍借宿在他家。“晚上回去,他们都会把面条、馄饨给我留好,让我回去吃完饭就赶紧洗漱睡觉。”

 

第二天早上三点多,王桂珍就要起床,从市区赶回川沙县。因为,早上七点,她还要去上班。“他们会提前给我准备好面包、饼干之类的,让我第二天早上走的时候带上,然后把铁门给他关好。”

 

那段时间,虽然很苦,但却是让王桂珍认为最难忘的日子。顺利考取医生资格的她,在江镇卫生院工作到1999年,直到以干部待遇,在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退休。

 

赤脚医生陈列馆

 

从默默无闻的农村赤脚医生,到全国学习的先进模范,到后来卫生部副部级干部,再到一名普通医生,王桂珍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人生。

 

但对于王桂珍来说,荣誉和名利从来都不是她最想要的。她的目标一直都简单又清晰:一定要做个有价值的人,人穷志不穷,要为自己争气。

 

1992年春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使王桂珍看到了新的希望,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当时听说搞印刷厂投资小、收效快,于是就借了6000块钱,买了台印刷机。”就这样,王桂珍便在自己家的老房子里办起了一个印刷厂。

 

她给印刷厂取名为“振兴”,也是取了她(王桂珍)和爱人(邱水兴)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谐音而成。

 

凭借王桂珍的知名度和她过去积累的好人缘,很多人都把东西拿到她这里做,有的还把自己的朋友也介绍来。

 

印刷厂的生意越来越好,机器也从一台增加到了五台。据王桂珍回忆,生意最红火时,最多时有20多个工人工作。

 

到了晚年的王桂珍,还常常想起自己青年时的时光,她一直有个创办“赤脚医生史料馆”的想法,希望能让后人了解这段珍贵的历史。

 

“无论是以前的赤脚医生、乡村医生,还是现在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目的都是一个:为老百姓更好服务,做好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王桂珍说,“所以一定要把过去赤脚医生的精神继承下去,这也是我想办陈列馆的初衷之一。”

 

“曾有外国人给我打电话,让我把这些东西卖给他。这我肯定不答应,给多少钱我都不会卖。” 2018年9月14日,在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赤脚医生陈列馆”在王桂珍当年结婚的新房旧址开馆。

 

在陈列馆前的王桂珍

 

陈列馆的隔壁,就是王桂珍的家。如果有人来参观,王桂珍就会操着上海话热情地讲解。虽然馆里陈列的是中国赤脚医生的历史和她的一段人生,但她讲解起来,却好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