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会 > 大众评论
投稿

政务官微要做的不仅仅是样子

2019-10-13 00:21:40 来源:今日报道网 作者:岳小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少政府部门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账号,甚至有些地方的政务官微开通到街道、村一级,力争通过官微,提升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据相关调查显示,一些政务官微建设得非常不错,运营得也有声有色,逐渐成为展现政府形象的新窗口,联系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政务官微本意是好的,出发点也是对的,然而,也有一些政务官微却是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变了味、走了样。如:有的官微有“形”无“实”,开通后,更新不及时、互动不回应,出现“睡眠”、“僵尸”状态;有的官微议题“跑偏”,在内容设置上随心所欲,甚至娱乐追星、网络推销,与政务工作毫不相关,没有一点“官样”;有的官微经常“闹情绪”,出现了“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我仿佛听见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的“雷人回复“;有的官微“只建不管”,将运营管理职责外包给第三方机构,当起了“甩手掌柜”。诸如此类问题,在相当的部分领域存在着。
 
    笔者以为,政务官微如此存在,着实不可取!如此“花架子式”的政务官微,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也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情绪,损害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不仅反映出相关部门责任意识不强、互联网思维不足,更暴露出责任部门对官微的监管不到位,存在“马放南山”的问题。是以,政务官微要做的不仅仅是个样子,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强化对政务官微的监管。
 
    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监管。政务官微如此现象,从根本上讲,揭示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因此,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尽快建立健全新媒体责任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增强政务官微运营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对官微的管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管力度。对存在运营不力、群众反映强烈、造成不良影响等问题的官微,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倒逼负责人及运营人员提高认识,转变作风,担起责任。切实让政务“微”平台传递“好声音”,让政务“微”服务汇集“正能量”。
 
责任编辑: 王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