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能利用现有数据材料的就不要让基层反复提供,不要为了图自己方便,同样的材料反复要、次次要、年年要,不要每个部门都去要同样的材料,不要什么人都去要材料。
“反复要材料”要的是“材料”,问题却出现在“反复”二字上,一些上级单位为了统计、汇总、使用方便,往往对待同一个项目、同一项工作,“总”着要、“分”着要,“横”着要、“纵”着要,“五花八门”的各种“要”,今天“你”要、明天“他”要,今天这种“报表”、明天那类“材料”,导致基层干部整日“浸泡”在一大堆的报表、材料中无法自拔。为了满足上级要求、按时完成任务,只能没日没夜的把力气下在雕琢文字上、把心思花在粉饰材料上,忙的“头晕眼花”、“不亦乐乎”。
毋庸置疑,数据、报表、材料是上级单位了解基层工作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既不用“大费周章”的实地调研,也不用“严谨细致”的督导检查,更不需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反复要材料看似“小事”,实则“小事不小”,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派。上级这种重“面子”不重“里子”,看“材料”不看“实绩”,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官僚主义,必然会“逼”出下级搞“花架”、编“数字”、造“盆景”的形式主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基层是中央各项方针政策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更是美好蓝图的“实施者”、“描绘者”。过度、过频、过繁的要材料,不仅严重“挤压”基层干部抓工作落实的“有效时间”,更容易让他们深陷于“被动应差”的“泥沼”。如果把过多的精力用于这些函来函去、纸来纸往上,把“有限”的人力用于“无限”的材料提报上,整日在一些无谓的事务中“原地打转”,又怎能腾出时间抓好落实、挤出人力真抓实干。
“治病治本、刨树刨根”。“反复要材料”的懒病是“表”,而根子却出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只有通过表象看实质,挖“病根”、去“积弊”,一针见血、直击要害,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上级单位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政绩观,坚持一线工作法,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多到基层走走看看,多听听乡语口碑,搜集“第一手”原始资料。各地要建立信息共享和督查问责机制,对“反复要材料”的官僚主义行为进行坚决打击,真正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材料中解脱出来,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真抓实干、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