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三中始建于1948年,已经走过七十四载春秋,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大国的崛起,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七十四年的办学历史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七十四年的文化积淀,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奋进新时代。虽建校七十四载,但济南三中却在岁月的磨砺中愈显朝气蓬勃,向着争当“一流名校”的目标踔厉奋发。
七十四个春秋,质朴、勤奋的三中人执着地耕耘着这块沃土,培育了数以万计的学子,造就了一大批英才俊彦。今天起,让我们一起领略济南三中知名校友们的风采,并以他们为目标,珍惜学习时光,树立远大志向,让青春在奋斗中出彩。
李玉,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至1962年就读于济南三中,是济南三中初17级(1956—1959)和高中13级(1959—1962)的学生。
在母校七十年校庆时,李玉院士为校史馆捐赠了自己的几部大型专著,并对母校的学子殷殷叮咛:中学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人做人素养的养成阶段,希望大家抓紧这几年宝贵的时间,打牢基础,完善自我,塑造自我,为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母校争光。
“祝愿母校迈出新步伐,走向新征程,取得更大的辉煌。”在了解了母校近年来的发展和办学成绩后,李玉院士在感慨之余欣然为母校学子题词,他祝福“学弟学妹”们,“德才兼备、学业精进、心态平和、体魄康健”。
以下由吉林日报记者张鹤采写,今日报道网王宁整理的李玉事迹报道以飨读者。
小小食用菌 满满大情怀——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一)
2021年,77岁的李玉院士又获奖了。
几十年来,他默默耕耘,攻克道道难关,在菌物基础学和菌物工程学研究中成就辉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他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他深入全国各地进行科技扶贫,让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虽已年过古稀,但他精神矍铄,始终活跃于教学、科研、扶贫的第一线,每年的工作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1944年,李玉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在济南三中毕业后,他考入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期间,一直是全优生。
“王清和老师教病毒学,严芝学老师讲农病防治,孙少轩老师讲昆虫学……”李玉忘不了读大学时教过他的每一位老师。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在学术上取得一些成就,就是因为坚持了当年大学老师执着、严谨的学术精神。
李玉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参加全校大会,学校领导强调要大力培养农学专家。那时,坐在台下的李玉默默地想:将来,我有没有可能成为农学专家中的一员呢?
理想的种子就这样在一颗年轻的心中扎下了根。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相去甚远。
毕业后,李玉被分配到吉林省白城市的农科所工作。“去单位的路上,越走越荒凉,最后连一栋像样的房子都看不到了。”李玉笑着谈起往事。那时候的白城气候恶劣,十年九旱,春秋风沙肆虐,盐碱成片,深冬滴水成冰,冷得让人不敢出门。但艰苦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李玉退缩,他坚持下乡指导生产,在公社蹲点搞实验。
善友大队第四小队是贫困村,社员每年都吃返销粮。于是,李玉就在那里办起了农业科学实验站,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生产技术,把过去的大垄旱作变为畦田平播密植,通过增加植株和灌溉,提高了粮食产量;在以水田为主的红石岭大队,李玉建议,将大水漫灌、秋天起垄的耕作方式改为秋冬灌水、春天起垄,平播后再起种,使保苗率大大提高。这些技术革新,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
作为当时白城市农科所最年轻的技术员,李玉在各方面都十分活跃。他通过一场场科普讲座,普及种植新技术,与那里的农民、知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段10年的宝贵经历,使李玉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了历练,更为他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研究生招生制度得以恢复,李玉成为了吉林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菌物学家周宗璜。
然而,即将毕业之际,周老师却因病离世。临终前,周老师拉着李玉的手叮嘱他,一定要把菌物研究继续下去。那时候李玉才得知,世界上已发现超500种黏菌,但没有一种是中国人命名的,这也是周宗璜先生一生的遗憾。
“您放心。我一定坚持到底!”李玉含泪下定了决心。
从此,他将研究“菌”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真正踏上了菌物研究的拓荒与创新之路。
毕业后,他放弃出国机会,留校任教。为了采集优良菌种,制作新的菌物标本,李玉和学生们几乎年年深入人迹罕至的地方考察。
一次,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中,李玉和几位学生正沉醉于难得的“菌物世界”,浑然不觉他们已身处险境,瞬间就被突如其来的蚊群叮得体无完肤。“那一刻,蚊群直往鼻子、嘴里钻,让人无法呼吸。”李玉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后怕。
饱尝艰辛的同时,也收获了无限喜悦。经过努力,他和学生们获得了1.2万份标本与菌株,其中仅黏菌就有400多种,占世界已知黏菌数的2/3,发现并命名36个黏菌新种,他因此成为世界上以中国人名字命名黏菌种名的第一人。
“周宗璜老师的梦想,我终于帮他实现了。”李玉激动地说。
虽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但李玉深感菌物学在我国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加快培养大批菌物创新人才一直是他牵肠挂肚的事情。
面对没有专业人员、没有专业教材、没有经验可循的窘境,李玉硬是带领学生挑起了建设我国第一个菌物专业的重担。他们夜以继日,培训师资、编订教材、完善教学内容……在较短时间内创造性地设立了菌类作物自主设置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用汗水和心血开创了菌物人才高等教育之先河。
几十年间,李玉已培养出上百位菌物学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长为菌物产业的领军人才或骨干力量。
采访中,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对学科的挚爱和对科技扶贫信念的坚守,讲起钟爱的事业,他的眼睛里充满着执着与自信。
“把蘑菇情结深植生命的修养,为蘑菇事业奉献终身的自觉,在菌类天地间驰骋的自由,让菇农致富奔小康的善良。”摆放在李玉案头的一件石刻作品上,刻着这样充满诗意和激情的话,那是李玉的手迹。他说,这句话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学生们的。
小小食用菌 撑满钱袋子——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二)
自2012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李玉院士满腔热忱投身到扶贫事业中。通过对我省农业产业进行精准把脉,他创造性地提出“南菇北移”“建设百公里食药用菌长廊”等食用菌产业扶贫发展战略。白山黑土间,一个个村镇凭借小菌物摆脱了贫困,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在蛟河市黄松甸镇,有一座山,当地人称之为摩天岭。在其东侧则是一片广袤的空地,因早晚温差大,气候条件特殊,成为了黑木耳的最佳生长地。近几年,种木耳、收木耳、卖木耳成了镇上最常见的场景。很难想象,这座如今年产值超10亿元的小镇,曾经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穷”模样。
上世纪90年代,黄松甸镇因高寒山区气候,导致作物生长不便,经济发展十分滞后。在试着种植玉米、土豆、甜菜等经济作物失败后,黄松甸人开始尝试黑木耳人工栽培。为了宣传销售木耳,大伙儿还在镇子的公路旁竖起了一块广告牌:中国木耳生产最大的乡镇——黄松甸。
出差途中的李玉偶然间看到了这块牌子,觉得可以来这边试试他潜心钻研的食用菌技术。于是,他主动找上门去,双方一拍即合。从此,黄松甸镇食用菌开启了科学家扶持种植户合作的新模式。
那时,只要有时间,李玉就起早贪黑往黄松甸跑,他和农民们一起摸爬滚打,投入了大量心血。
几十年下来,黄松甸镇早已摆脱贫困的“帽子”,成为了中国远近闻名的黑木耳之乡。李玉也成了黑木耳产业领路人,还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称为“木耳院士”。
“让我欣慰的是,这里的种植户很多已经成长为技术人员,可以独当一面了。现在,他们又从黄松甸走出去,到全国各地传授技术。”李玉自豪地说。
在洮南市那金镇好田村里,一栋栋非传统建筑样式的冷棚被黑色遮光布覆盖,略显神秘。推开棚门,一排排菌袋整齐地悬挂在钢梁之上,片片洁白温润的玉瓣在黑暗中散发出点点荧光,如同精灵般向来客眨动双眼,霎时感觉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这就是李玉带领团队在此培育种植的玉木耳。
作为食用菌新品种,玉木耳的产量能达到黑木耳的2至2.5倍,而且有着好看的卖相,较高的营养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也正是凭借它,好田村这个曾经地瘠人贫的穷地方,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发生了巨变——村民富起来了,日子好起来了。
“其实刚来时,大伙儿的态度挺冷淡的,对从未见过的玉木耳种植也心存疑虑。”李玉回忆道。但他和团队成员并没有气馁,主动到村民中间开展工作,耐心讲解,多次组织培训活动,答疑解惑。渐渐地,大家的思想观念转变了,一部分人开始试种。等到玉木耳第一次收获时,产量高,质量优,价格迅速攀升,甚至卖到了100元/斤,种植户当年就实现了脱贫。看到这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彻底被玉木耳征服了。
如今的好田村,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楼,买起了小车,“感谢李玉院士,让我们通过种木耳不断提高收入,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大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木耳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李玉还将目光放在了桑黄种植上。
在和龙市八家子镇桑黄种植基地,现有大棚200余栋,共栽培桑黄菌段超过100万段,2019年实现收益52万元,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去年这里的收益又翻了几番。小镇正以创建“桑黄康养”为契机,实现着多元化生产经营,持续为农民增收。
之前实地考察时,李玉认为和龙一带山区较多,低温冷旱,非常适宜种植桑黄,加之桑黄可药食两用,市场前景好。于是,李玉就和当地部门共同商量,将桑黄产业打造成我省的另一个特色产业。“现在看来,确实做到了。”李玉笑着说。
时间转瞬即逝,李玉奋斗过的无数村镇早已今非昔比,但他还是放心不下。每年的三四月,他依然还会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菇棚车间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每到这个时候,周围的菌农就像过节一样,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而此时的李玉似乎也忘记了奔波的疲惫,又变得年轻起来,滔滔不绝地讲起种植技术,讲着几毛钱的菌苗种到地里就可以长出几元钱的蘑菇。
记者手记:
做科研,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颗红心干到底,凭借一股子干劲韧劲,突破一个个瓶颈,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从中国黏菌命名数量的零个,到发现命名36个新种;从专业人才短缺,到培养上百位菌物学方向领军人才、骨干力量,李玉院士用几十年的时间,最终打通了这条菌物研究的拓荒之路,这其中的付出与坚持令人敬佩。
“科学家,尤其是农业科学家,只在黑板上种田是帮不了广大农民的。”这是李玉院士说给自己的一句话。多年来,他奔走在吉林的白山黑土间,真正地深入田间地头、菇棚车间,将小菌物释放出大能量,让一个个村镇摆脱贫困,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张鹤)
人物简介
李玉,1944年出生,山东济南人,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至1962年就读于济南三中,是济南三中初17级(1956—1959)和高中13级(1959—1962)的学生。中科院理学硕士,日本筑波大学农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菌物研究》主编,《菌物学报》(至2009年)和《InternationalMedicinal Mushroom》编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 国家教学名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室主任。我国著名菌物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2021年2月,李玉院士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沉甸甸、光灿灿的奖牌。
李玉30余年来致力于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以创新成果为依托,研究解决北方食用菌工程技术难题,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升级。
建成了位居国内前列水平的菌类种质资源库,其中仅黏菌就报道了400余种,占世界已知种的2/3,发表新种46个,此前尚无中国人命名的新种,为近年国际上发表新种总数的1/17,出版了国内外独有的“目”一级专著2部及这一领域第一本英文专著和《中国真菌志—黏菌卷》。“黏菌代表类群系统研究”和“重要黏菌类群系统分类学研究”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食用菌领域筛选培育出50余个品种,6个通过国审;创新改进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项关键技术,改变了传统栽培模式;建立生产示范基地26个,以“五位一体”模式进行推广示范,指导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次,带动3万农户,累计推广50多亿袋(菌包),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70余篇被“SCI”收录或引用,出版著作20余部,获得国家已授权发明专利16项。建立了教育部食药用菌工程研究中心,创办了《菌物研究》学术期刊,创建了食用菌专科专业和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本科专业,建成了相关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完整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及教育部创新团队,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主持并带领团队完成菌类科技与工程研究项目如国家科技部、农业部、“973”、 “863”、“948”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及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召开了国际和海峡两岸学术会议6次,对我国的菌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