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冰(左一)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与同事合影(11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影报道
凌晨,黑龙江省医院支援黑河的“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里依旧灯火通明,刘冰和队友们加紧进行核酸标本检测。1997年出生的刘冰是黑龙江省医院支援黑河的“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医疗队队员。10月27日黑河市发现确诊病例后,黑龙江省医院第一时间集结医务人员驰援黑河,刘冰给护士长打电话报名随队“出征”。
拆包装、消毒、提取核酸……一系列看似简单的操作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刘冰的细心和耐心。刘冰所在的医疗队共有33人,每个人都夜以继日地坚守在各自岗位。在刘冰眼里,实验室是直接与病毒“面对面”的地方,打开任何一个采集管都可能存在阳性标本,这项工作不但需要十足的勇气,还需要精准操作。
刘冰是黑河人,站在家乡的土地上,她觉得家离自己这么近却又那么远。“我知道我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次回家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尽快把病毒‘揪出来’”。

↑刘冰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准备进舱医用物资(11月14日摄)。

↑刘冰(左二)进入“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11月15日摄)。

↑刘冰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更换隔离服(11月14日摄)。

↑刘冰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更换隔离服(11月14日摄)。

↑刘冰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更换隔离服(11月14日摄)。

↑刘冰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端详手机中家人照片(11月14日摄)。

↑刘冰(右)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检测核酸标本(11月15日摄)。

↑刘冰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检测核酸标本(11月15日摄)。

↑刘冰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准备进舱医用物资(11月14日摄)。

↑刘冰进入“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11月14日摄)。

↑刘冰(右)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准备进舱医用物资(11月15日摄)。

↑刘冰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更换隔离服(11月14日摄)。

↑刘冰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更换隔离服(11月14日摄)。

↑刘冰(左一)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与同事合影(11月15日摄)。

↑刘冰(上)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检测核酸标本(11月15日摄)。

↑刘冰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驻地准备进舱医用物资(11月14日摄)。

“95后”核酸标本检测员的战“疫”日常
世界制造业大会来了!一起去看“智”造
广西兴业:特色种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女排首获世界冠军四十周年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被评为济南市教育
20年帮600多名听障儿童开口说话 一位语
安徽歙县:火红的柿子 红火的日子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
袁隆平院士骨灰在长沙安葬
“大观杯”摄影比赛发奖仪式暨摄影作品
重庆:老旧社区变身网红文创新地标
国庆佳节,他们坚守战位
多彩花灯迎中秋
福建独有,全国罕见!福州夜航龙舟火了
安心!暖心!应对突发情况,山东交警随
徐自豪︱“信赖的部下,要好的朋友”:
曾抓捕残害李大钊的主谋,老民警揭开尘
宝鸡76岁大爷21年创造31项发明 “花式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