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组织群众成立“红袖标”义务巡防队、开办“平安夜校”、破获“黄某毁坏庄稼案”……很难相信一个刚从警一年的“95后”年轻民警能做出这番“成绩”。 他是社区群众有啥事都首先想到的 “那个小警察”、“小张”——张予斌。
因为喜欢所以选择 勤勉使他驾轻就熟
“我从小有英雄情结,想当警察,感觉穿上警服威武、帅气、光荣。”张予斌说。他大学毕业后先是在武城县做了一名辅警,2018年,带着从小就有的梦想,他考入了夏津公安局正式成为了一名警察,被分配到新盛店派出所。
开始的时候,面对纷杂的警情,张予斌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他清晰记得刚接触接处警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起棘手的邻里纠纷案件,又是争吵又是打架……面对双方各自的说辞和激烈的态度,张予斌硬着头皮去调解,又是上门劝导,又是笔录,前前后后跑了不下十趟,总算了却了矛盾。“这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他说,“这让我意识到,必须努力学习、成长才能承担好工作。”
不同于同龄的一些年轻人,追求安逸和稳定,他甚至从不玩游戏,他总是主动请缨担任接处警、内勤等各种工作。他说“我就是想通过多干活,不断积累经验,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周围的人表示不理解,他父母做生意,家庭条件不错,干嘛这么辛苦?但从小充满正气、嫉恶如仇的他说“其实也没别的,我就是喜欢这份工作,通过这份神圣的职业能够真正为百姓解决实事,看到他们满意,我就很有成就感,自己也开心。我选择了这份职业,也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张予斌在工作上遇到任何困惑,都会及时地向所里的领导和老民警请教。在前辈的指导下,他渐渐掌握了门道;他还自己买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犯罪心理学》、《怎样制作问话笔录》等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上天从来都是会眷顾那些努力的人,经历一件件邻里纠纷、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让张予斌在实践中进步、成熟。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法,无论是处理什么样的案件,都讲究说话做事的技巧和方法。正如他所说,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案件,不是为了解决而解决,而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思考利弊,方法对了再棘手的案件也能迎刃而解。就这样他很快从一个存在感极低、不被当回事的新警蜕变成为派出所里不可或缺的“干将”。
岳集社区的“小片警” 群众的贴心人
张予斌表现突出被派到岳集社区去做“片警”,这是辖区最大的社区。他满怀激情和信心而来,可是一开始就遇冷,不少群众看到“穿警服”的都敬而远之,见他年龄又小,明显看出了不信任的眼神。真是应了那句话“万事开头难”,张予斌不服输的犟劲上来了,为尽快熟悉工作,他按照自己的方法,随身三件套——电动车、警务背包、笔记本,到群众家“推销自己”,他在小区“四处游荡”了解情况。
社区共1634户,他坚持户户到,风雨无阻,正值盛夏,衣服都会被汗浸透,他从没说累,但每当吃闭门羹也会有委屈,不过他不气馁,不断总结与群众打交道技巧。走访中能够为群众代办的户籍、证照等业务都仔细的放到警务背包里,群众有什么建议、需求都认真记好,红色是重点、重点符号的是重中之重。他也会为居民捎买东西,还会随手帮居民扔垃圾……他的包总是满鼓鼓的,日记本也总是记的密密麻麻,慢慢的群众都反映“这个小警察不错!”
社区的任大哥因车祸造成残疾,两个孩子上学,生活十分艰难。张予斌经常上门拉家常,鼓励他,发动身边的同事、朋友给他进行了捐助,让他重燃生活信心和希望。张予斌在工作中意识到,一些“小事”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大事、难事。因此无论大事小情,甚至居民家中下水道堵塞,陪独居在家的老人聊天……群众只要有困难,他都会出手。他了解到社区出路上的一小桥缺少护栏,十分危险,多方联系在桥上装上了防护桩,群众纷纷点赞。社区居民对这个新任“片警小警察”开始“另眼相看”,主动同他打招呼,有事找“小张”也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4月15日,张予斌接到群众给他打的电话:小张你快来村西看看吧,老陈和后邻撕扯起来了。原来两家因菜园子过道问题发生纠纷。张予斌在泥泞的土地里一点一点勘测界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矛盾终于得到了解决。张予斌发现很多矛盾纠纷,甚至治安案件都是一些小事引起、或者疏于防范造成。他经过筹划,在社区警务室开设了“锦川讲堂”,一般在周五晚上开讲。讲课内容包括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反家暴、消防安全……内容丰富,“学生”越来越多,被居民称为“平安夜校”。
5月11日岳大爷拿着三株罂粟找到张予斌:“我种这个治疗腿疼,听你‘讲课’才知道了种这玩意犯法啊!赶紧刨了交给公安吧,可别惹事。”开办“平安夜校”后,社区居民防范意识大幅提升,矛盾纠纷和引起的案件大幅减少。
3000多人的大社区,要想维护好治安他深知群众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他依托警务助理组建了“红袖标”义务巡防队,包括治保主任、治安积极分子,他们划片分区,负责开展义务巡逻、纠纷调解、安全宣传等活动。现在有整个社区形成了平安共建共治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社区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社区民警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张予斌却不甘“平庸”。 发放警民联系卡、“平安课堂”开讲、建微信群,搭建起了警民“连心桥”,开展宣传、沟通、失物招领、预警工作。在岳集社区,有村民出嫁,他必去贺喜;居民病故,他必去悼念,经常上门看望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他成了社区居民的贴心人、亲人,提起他群众都称“咱小张”。
逐梦青春 无怨无悔
张予斌身上充满 “谦虚、好学、朝气、敢冲敢闯”精气神,他坦言自己工作起来更有精神,如果闲下来会比较“颓”。他的唯一爱好是去健身房健身,可是他说参加工作以来太忙了,很久没去过了。他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唯一一次请假是因为奶奶去世,甚至奶奶病重期间他都没有能去陪护,说起来也是眼圈发红,可是他说:“我知道梦想是要汗水浇灌的!”有时一周回家看看也极少在家里住,就又回到派出所、回到警务室,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父母对他的工作还比较理解和支持,只是也会抱怨说:“你这么忙,啥时候娶媳妇啊?”可是女朋友确实不大理解的,因为自从参加公安工作,就极少有时间陪自己了,就算一起吃个饭有时还会中途匆匆离开。特别是感觉他这“小片警”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她心中光鲜的警察形象一点都不搭边。直到一次她到张予斌的警务区“参观”真是感觉到了那里的居民对“小张”的热情和亲切,好几家人要请他“两口”去家里吃饭,感觉“小片警”也不简单,光荣、骄傲的感觉,从此多了份理解和支持。
“做一名恪尽职守的警察是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张予斌为了这个目标义无反顾。5月16日,辖区发生矛盾纠纷引起的故意毁坏农作物的案件,给受害人造成了很大损失,社会影响较大。张予斌没黑没白梳理案件线索,进行细致的走访调查,确定了嫌疑对象,但这类案件往往苦于没有证据无法突破,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张予斌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终于获得关键性证据,为案件的破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警破大案”一时传为美谈。
张予斌长怀“珍惜、感恩”之心,他能够深入群众和他们打成一片,通过切切实实地为他们做些身边的“实在事儿”,他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他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他对我们说“与其说我帮助了群众,不如说我每次做完一件事情就好像完成了一次精神的升华。现在,我深深地感觉到作为一名警察,我和群众的关系应该更亲近的。”正因为有这样的情怀,有些别人不能调解的纠纷,他一出马,双方的矛盾能烟消云散。一年来他经手调解的矛盾纠纷80余起,都能做到案结事了,群众满意。
“我身着警服就站好岗位,从每一件虽为‘鸡毛蒜皮’,但都需跑前跑后的琐事中,我体会到了价值,也收获了信任与感动。”虽无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义薄云天的豪情。张予斌平淡的话里包含着一个年轻追梦人的敬业精神。他的笔记本上写着“雄鹰选择蓝天,骏马选择草原,我选择做警察,我是一个社区民警。我就会把社区当成家,把群众当成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尽情享受着这份充实和快乐,我要把社区警务工作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