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各界楷模
投稿

他们在戈壁滩上筑起“大道通途”

2019-07-17 12:49:28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2017年7月,远在黑龙江负责项目建设的中铁二十五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宿树波接到一项通知,其所在公司中标京新高速公路项目,将由他带领项目团队即日进场。

  宿树波参建的京新高速公路,东起北京,西至乌鲁木齐,途径北京、河北、内蒙古、甘肃、新疆五省市区,全长2540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

  全线建成后,新疆进京距离将比现有公路通道缩短约1000公里,对于完善国家和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改善天山北坡和进出新疆交通条件,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宿树波所在公司负责承建起迄于新疆巴里坤哈萨克县至木垒哈萨克县之间的24.3公里路段。作为项目经理,宿树波深知任务的艰巨,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然而即便如此,公路标段当地的自然环境还是远远超出了宿树波的想象。

  “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冬季长达8个月,年均气温仅为2.7℃,常年盛行的西北风最大风力可达十级,最大降雪厚度38厘米,年平均降水量203毫米。严寒、冷风、干燥、沙尘……成了大家无时不刻都在克服的挑战。”宿树波感慨道。

  24公里的路段,穿越茫茫的无人区和戈壁滩,项目部驻地在海拔约2000米的戈壁滩上,距离最近的城镇也要近200公里。在这里,高温、严寒、狂风肆虐;在这里,喝上一口甘甜的水,吃上一口新鲜的饭菜,也成为一种奢望。

  然而,严酷的自然环境并没有吓倒项目部的71位员工。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誓言要在天山脚下书写一份完美的青春答卷。

冬季长、风雪大,成为京新高速项目部最大的挑战。中铁二十五局京新高速项目部供图

  不辱使命、艰苦鏖战。项目部以最快的速度建成项目部驻地、拌和站、试验室和制梁场,成功抢在了10月冬天来临前搬进项目部。

  可是,新疆的冬天,项目部员工谁也没体验过。

  “想知道外面的风速有多大?对不起,能抵御12级强风的测风仪已经被吹坏了。想知道外面有多冷?对不起,从黑龙江运过来的锅炉竟承受不了严寒,罢工了。想知道雪有多大?对不起,雪已经把门口堵住了。”中铁二十五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京新高速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陈佩这样调侃道。

  就是从这年冬天起,新疆的狂风暴雪给项目部员工留下了深刻印象。

  “哎呀,门竟然推不开了。”一天清晨,项目部员工刘智成发现宿舍板房的门又打不开了,走到窗边一瞅,一夜的暴雪,把宿舍门埋的只看得见门楣上的“宿舍20”。

  远眺而去,风卷着雪,把门口捂得严严实实,看看墙上温度计:零下21度。从小生活在南方的刘智成生平第一次见雪就被眼前的阵势惊呆了。

战严寒、斗风雪,成为京新高速项目部员工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铁二十五局京新高速项目部供图

  项目部总会计师王平,讲起那晚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凌晨两点,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突然,项目部一片漆黑。王平的第一反应是停电了,必须启动备用发电机,“在这种温度下,如果不能保证电力供应,恐怕将出现人身意外。”此时,发电间的四周已经堆满了厚厚的积雪,俨如一个冰窖。

  刻不容缓,王平带着十几位员工,快速铲开积雪,却发现发电机早已冻得冰硬。事不宜迟,员工们赶紧提着水桶、保温壶去锅炉房取热水,往柴油机上泼,发电机才“噗呲噗呲”地启动。为了保护发电机正常运转,十几位年轻人轮流值班,靠着发电机仅有的热量,一直守到了天亮。

  冬季时间长、气温低,是新疆自然环境的特点,正是受此气候条件制约,项目部每年只有4月至10月间才具备施工条件。

  紧张的工期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京新项目部上方。对此,项目部打出了“开工即大干,大干即决战”的响亮口号。 

  为此,项目部技术员石海宝和其他员工几乎是全天候蹲守在施工现场。为了节省时间加快工作,员工们连着半个月中午吃喝都在现场,石海宝笑着说,“一碗泡面能解决来回半个多钟头,特殊时期用特殊办法。”

每逢严冬暴雪前,京新高速项目部都会加快组织工作,抢工期。中铁二十五局京新高速项目部供图

  为了赶在严冬暴雪前抢工期,项目部加快组织生产,十个工点同时施工,所有人都跟着连轴转。

  为了能在低温条件下施工,项目部员工用锅炉将水加热,给混凝土罐车裹上保温布,到了现场争分夺秒加快浇筑。在晚上降温前,组织工人覆盖棉被,架起火炉,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

  同时,员工们着力开展科技攻关,相继攻克了提高盐层土路基填筑压实度、提高预制箱梁保护层合格率、跨线桥控制性爆破等难题,一点一点啃下工期这个“硬骨头”。

  白天忙完工地的活,晚上也闲不下来。项目部有不少近两年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为了促进他们快速、高效成才,项目部专门开设职工夜校,利用晚间时间给年轻人“充电”。

每逢严冬暴雪前,京新高速项目部都会加快组织工作,抢工期。中铁二十五局京新高速项目部供图

  然而,对年轻人而言,比艰苦环境更具挑战的是戈壁滩特有的孤寂与荒凉。在这方圆两百多公里的戈壁滩,取个快递都要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小镇上,驻地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与世隔绝。

  项目部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员都是90后,陈佩曾一度担心艰苦的环境能不能留住这群朝气蓬勃的小伙子,毕竟孤寂与枯燥于年轻人而言,是极难忍受的。

  但几个月下来,陈佩发现这群年轻人表现的远比想象中更加踏实肯干,年轻人特有的活力把整个项目部的氛围激发得热闹起来,业务能力提高的速度也让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

  方圆百里荒芜人烟使项目部成了一座孤岛,辽阔的夜空下,员工们通过微弱的手机信号与千里之外的父母、妻儿、恋人、故友沟通联系。

  项目部技术员王朝说,想家的时候,他会尽可能多的网购一些东西寄回家里,因为工期紧张、路途遥远,一年只能回去一次。

俯瞰京新高速项目部。中铁二十五局京新高速项目部供图

  每每想家之时,风中猎猎作响的铁建旗成了员工最大的安慰。他们说,志在四方的男儿注定要背负不一样的责任,注定要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扎根、坚守、奋斗。条件再苦、困难再大,铁道兵的红色基因注定铁建人的奋斗底蕴不容有丝毫褪色。

  是的,这里是世界最长沙漠高速的施工战场,铁建人在这里的施工足迹与汉唐故道不期而遇,古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跨越千年在这里融合,融汇出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繁荣的灿烂荣光。

  就是这群年轻人,战风沙,斗严寒,不惧艰险,在险恶的自然条件下书写着青春画卷,赢得了一项项荣誉。

  走进党员活动室,中国铁建企业文化建设优秀项目部、中国铁建“青年文明号”、“百日大干”劳动竞赛第一名……锦旗、牌匾、证书挂满了荣誉墙。

  如今,在戈壁长空中迎风舞动的铁建旗,目睹过铁建人的思乡心切,体会过深秋的寒风、清冷的新月,当然也和一代代铁建人一样,承载着工程所有的艰苦,承载着建设祖国的荣光,亲自去见证一条承载着人民幸福、祖国强盛希望的大道通途。

责任编辑: 孙 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