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各界楷模
投稿

北大传奇天才出国深造,竟默默无闻近30年!如今的他却因这件事震惊全世界

2019-01-25 20:12:49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他天赋过人、记忆力超群,曾是北大的传奇天才。可这个天之骄子,却曾在美国留学时遭遇挫折,甚至到了当餐馆帮手、送外卖的地步……而默默无闻了近30年后,他却用一件事轰动震惊了全世界!他,就是张益唐。张益唐1955年出生,年幼时住在上海外婆家。直到1968年他13岁时,父母才把他接到北京。父亲以前是中共地下党,解放后在清华大学读书、任教,母亲在邮电部工作。他第一次接触数学,是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上海。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一共八册。张益唐积攒了两个月的零花钱,六毛五分钱,买了第八册《数学》。然后是第七册《动物》,七毛钱;第六册《地质地理》,七毛五分钱。三本书看完,他发现自己对数学最有兴趣。1978年,他以优异成绩,考进了中国顶级学府北京大学。张益唐靠前第二排,左手边第二个。

张益唐靠前第二排,左手边第二个.jpg

   之后,他又跟随著名数论专家潘承彪,在北大读了3年硕士。“这为我打下了做学问的基础,做学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行。”时任北大数学系主任的丁石孙,对他欣赏已久,推荐他去美国留学。丁石孙1985年,张益唐赴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一个小箱子,一个挎包,一双木头筷子,还有一本《古文观止》,带着简单的行李和雄心壮志,就踏上了去往美国的飞机。可他万万没想到,此行,非但没让他在学业上再攀高峰,反而让他漂泊多年。

20180111190941_3c805edaf3772c23a060a9d018439c17_6.jpg

  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后,他主攻代数几何方向。他的导师是教授莫宗坚,他跟随这位导师虚心学习,还告诉导师,自己准备把“雅可比猜想”,作为博士论文,莫宗坚感到很惊讶,这是数学界的著名难题,因为这个猜想的棘手程度,曾在世界数学界被形容为:“一个灾难性的问题”,对一个学生来说,太难了。而万万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张益唐就完成了博士论文,成功地证明了著名难题“雅可比猜想”!然而,这并没能使他的留学生涯变得顺利。“具体我不太想多说了。”在与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谈起这些时,他的表情变得有些严肃,只说是“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否认和导师有关。

   普渡大学规定博士生学制最长到七年,他就苦等到第七年,终于获得了博士学位。不过,他没拿到导师的推荐信。得不到导师的推荐信,根本就无法在学术界立足,更没有研究机构愿意录用他。至此,一个天才,才华无处施展,漂泊半生!一个朋友在肯塔基州的列克星敦开了一家Subway餐饮连锁店。张益唐能帮的,是一些会计上的事,管管账,或报报税。

   他仔细考虑了一下,到那里工作,好像仍有大量自由的时间用来想数学,便接受了那份工作。工作之余他继续研究数学,也并不觉得辛苦,因为“总觉得自己还是能够回到学术上去的,总觉得自己应该还有机会。”张益唐与好友,哲学家胡平尽管生活困顿,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对数学的思考。就这样的生活状态,一晃七年过去了。1999年初,已经在美国大计算机公司工作的唐朴祁去纽约参加学术年会时,找到在纽约打工的张益唐,聊到自己在计算机网络研究中遇到的一个数学难题。

   大约3周以后,张益唐居然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最后产生了两人的一个软件合作专利。三个星期啃下一个有广泛实际用途的计算机算法难题,让张益唐顿觉宝刀不老,信心大增。唐朴祁也对老友的数学实战功夫印象深刻。他已经离开学术界七年,怎么在数学上还有如此强大的实力,这样的才华不应该被埋没啊。唐朴祁和另一位北大校友,合力为他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谋得了一份讲师的工作。能够重新“找到工作继续做学问”让他很高兴。他凭借出色的教学才华,在这所学校稳稳站住了脚跟。那段时间,他每次授课完毕,就一头钻进自己的数学世界遨游,开始研究起了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

   孪生素数的问题,已有约200年历史,1900年,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而和孪生素数猜想一起被提出的,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可见孪生素数猜想的地位。尽管两百多年来,有无数学者多次努力,可直到2011年,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仍没取得任何进展。甚至有当代学者觉得,有生之年可能都看不到这个答案了。可他偏偏想攻克这个不可能,人无癖,便无趣,人无癖,就活得百无聊赖,人有癖,功夫花在所癖之事上,物我两忘,不是高人,就是妙人,而他既是高人,也是妙人!张益唐的孪生素数猜想稿纸。

  2012年7月3日,他前往科罗拉多州拜访朋友齐雅格。一次到住所后院散步,后院里有两株树,不时会有小鹿来树荫下纳凉,他就抽着烟等着,看能不能等到梅花鹿。没想到,鹿没来,酝酿半生的灵感却来了!为他直接打开了孪生素数的大门。之后,他用几个月的时间,一口气完成了《素数间的有界距离》。

    2013年4月17日,他把论文提交给了《数学年刊》,而他的文章直接到了,当今顶级的解析数论专家,伊万尼克那里审核。当张益唐撰写论文时,他心里的读者就是像伊万尼克这样的专家。“只有他们能看懂 ,”他说,“我还大量引用了这些人的名字和他们的研究成果。我想,他们很容易就能看明白。”在给《数学年刊》的审读报告中,伊万尼克建议杂志社接受这篇论文。“作者成功地证明了素数分布领域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定理。我们巨细无遗地研究了这篇论文,但没有找到瑕疵。”

   而他的这项研究,究竟有多逆天呢?举了个有趣的例子:假如在素数王国里,素数只能找邻近的同类结婚,那3、5、7、11这种小素数,找对象都很容易。但是素数越大,对象就越难找。但是根据张益唐的发现,素数和下一个素数的距离,应该小于或等于七千万。孤独的数字不会持续孤独下去,总有另一个素数与之匹配。换言之,对于“大龄光棍”素数来说,七千万步之内,必有芳草。他研究成果就是成功把大海捞针的力气活,缩短到在水塘里捞针,而他给出的方法还可以,把水塘捞针轻松变为游泳池里捞针,也许最后变成在碗里捞针还需要一些时间,但这已经是指日可待,光是给出了这一伟大框架就已经是让全世界数学家瞠目结舌的壮举了!

  《数学年刊》地位权威,审稿严格,交上去的稿件几个月后,甚至几年后才刊登都是常事。可他的论文仅仅3个星期就被采纳了,《数学年刊》创刊130年来,最快接受论文的纪录诞生了!而论文正式发表时,他已58岁。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数学界,几乎都没人知道的中国人,他的证明,被认为可能超过数学家陈景润的“1+2”证明,短短数月间,他就几乎拿遍了数学领域的所有荣誉。

20180111190941_3c805edaf3772c23a060a9d018439c17_14.jpg

   《自然》《科学美国人》等主流媒体,纷纷争抢报道他的重大发现。5月20日,《纽约时报》大篇幅报道了这个华人学者的工作。文中引用了刚刚卸任《数学年刊》主编职务的彼得·萨纳克的讲话:“这一工作很深邃,结论非常深刻。”5月22日,老牌英国报纸《卫报》刊登文章,文章的标题是:鲜为人知的教授在折磨了数世纪数学精英的大问题上迈进了一大步。印度主流报纸把作出这一非凡贡献的人,与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相媲美。那时已年近60的他,在沉寂多年后,终于名扬世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当时心里很淡定,并没有特别高兴,情绪上起伏没那么大,可以说是释然了吧。”张益唐说,“如果年轻时成名,无非好运气早来几十年,对我来讲没有太大区别。”

   一向低调的他没有告诉任何好友,只是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说:“你最近留意一下媒体和报纸,也许会看到我的名字。”而太太的第一句话竟是:“你是不是喝多了?”2013年12月2日,美国数学会宣布2014年弗兰克·奈尔森·科尔(Frank Nelson Cole)数论奖将授予张益唐。2014年2月13日,张益唐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音乐学院,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联合设立的Rolf Schock奖中的数学奖。2014年8月,在韩国首尔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张益唐获邀请在闭幕式之前作全会一小时邀请报告。2014年9月16日,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Fellowship)。

   功成名就后,吃尽半生苦头的他,却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他闭口不谈当年和导师的过往,每每有人提起,他就会说:这个事情都过去了,我不想谈。之后功成名就的他回国,这一晃已经2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他还远没有止步,又马不停蹄地研究起其他世界难题来。

    可能几十年才顿悟,也可能一生无解,但他不在乎,因为他向来把,“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从不关心金钱和荣誉,管他冬夏与春秋,一心一意,沉迷在自己的兴趣里,这,就是他最大的幸福。有人曾问他:“如果你出不来,是不是觉得一生就毁掉了?”他却回答:“我觉得没什么,我活得好好的。”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淡定地面对不公平的境遇,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蛰伏几十年,在无人理解,不受认可的情况下,一夜之间成为传奇!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天赋与热爱,可更是源于他的执着与坚持,天赋可以承担短暂的精彩,可唯有坚持才能赋予永恒。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他都能处之泰然,不改其志!这不仅是极大的正能量,更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一种鞭策!张益唐,这样的数学家,真是值得我们为他点赞!

 

 

 

 

 

 

 

  

责任编辑: 王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