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 > 行业热点
投稿

工会推动职工技术创新的“甘肃模式”纪实

2020-01-19 10:39:40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今日甘肃,祁连苍苍,黄河泱泱,42万平方公里的壮美大地,涌动着百万职工创新创造的热潮!

近年来,甘肃省总工会紧盯产业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瞄准国际国内的一流标准,围绕“主战场”、搭建“大舞台”、培育“新动能”,实施班组(车间)创新、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创新激励“三大行动”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深入发展,形成了工会推动职工技术创新的“甘肃模式”。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吴明明说,工会组织要通过“三大行动”推动三种力量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在工厂车间、生产一线、班组科室凝聚起处处创新、人人创新、时时创新的澎湃力量,在奋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时代篇章中,引导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

甘肃省工会在石油化工、机械电机、电子通讯、轻工纺织、资源环保、交通建筑、医疗保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创建了1048家劳模创新工作室,诞生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银阳极泥中金铂钯高效提取”“智能张力放线系统”“电力机车风道继电器”“白银炉关键技术”等百余项职工创新成果达到国际一流或国内领先水平,助力一线技术工人潘从明登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

甘肃工会聚焦班组、聚焦一线,精心培育了3470个创新型班组,鼓励班组职工构建“创客团队”,紧盯生产设备、工艺工法,打破陈规、挑战极限。据统计,去年以来,在甘肃省总工会的带动下,全省各级工会投入经费或带动地方及企业行政投入的班组创新经费达1.3亿元,完成技术创新3830项、创造经济效益5.5亿元,团结在各班组的一线“工人创客”达4.06万人。

甘肃工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创新型班组发挥“孵化器”“练兵场”“大学校”的作用,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2019年以来,甘肃工会组织百万职工参与开展618项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竞赛,一年间,有200多名职工获得“甘肃省技术能手”称号、2800名职工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称号,1000名职工获得“甘肃省优秀选手”称号。同时,几年来共征集2398项职工创新成果,评选表彰1459项,发放奖金556.1万元;征集先进操作法309项,评选表彰126项,这些成果创造的经济效益累计超百亿元。

为了推进“三大行动”,甘肃省总工会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组织了多次观摩学习活动,并通过督查、考核、培训、研讨等措施,使“三大行动”形成了夯实基础、促进孵化、表彰激励三个层面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推进体系。不仅培养出大批创新人才,涌现出大批创新成果,也使工会工作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贴近基层职工、在服务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企业党政和广大职工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甘肃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包俊宗表示,目前“三大”创新行动实现了集聚人才、集智创新、协同攻关、技能传承的良好效应,产生了大量创新成果,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为“十四五”发展谋思路打基础之年,更是甘肃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时代篇章的关键之年。工会组织要牢牢把握当代工人运动主题,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入开展,引导广大产业工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和“五小”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班组创新:打造活跃生产一线的“创客团队”

现场:柴国梁是金川集团镍冶炼镍电解一车间镍电解班的班长,这位1994年大学毕业后来到生产车间的新时代产业工人,25年来,先后参加了公司镍电解二期、三期和四期扩能改造项目工程,亲历了公司镍产能从2万吨扩大到15万吨的全过程和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轨迹。他和班组员工参加的《新型电积镍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开发出了“浸出-萃取-电积”不溶阳极电积新工艺,填补了电积镍产品的空白。自2012年成立以来,荣获海峡两岸金奖1项,甘肃省群众性技术革新二、三等奖各1项,金川公司技术革新特等奖1项、一二三等奖各2项、先进操作法一二三等奖各1项、合理化建议一等奖1项,申报实用和发明专利16项。

纪实:柴国梁所在的镍电解班是甘肃省各级工会精心培育的3470个“班组创客”之一。甘肃省总聚焦班组、聚焦一线,在广泛开展职工创新、劳模创新的同时,专注于打造班组创新力,鼓励班组职工团结协作,紧盯生产设备、工艺工法,打破陈规、挑战极限,营造“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体制机制。

省总工会研究制定了《“创新型班组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各级工会认真落实,通过广泛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名师带徒以及“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激励和引导企业班组开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质量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增强班组创新能力,夯实企业创新发展基础。全省每年创建100个创新型班组,每年评选出10个创新明星班组。省总工会成立了创新型班组创建行动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目前,甘肃共创建各级各类创新型班组1803个,其中省级创新型班组310个,市州级创新型班组520个,县区级创新型班组210,企业级创新型班组763个。分别补助每个班组创新研究工作经费2万元、1万元。同时,授予“十佳创新明星班组”甘肃省工人先锋号。班组创新行动犹如一枚石子击中了一池春水,激发了全省几千个具备创新潜能的班组争创创新型班组的热情,在企业形成了比较浓厚的创新风气。

近两年,各基层工会投入并带动企业行政投入创新经费达2.4亿元,支持班组职工创新创造;各类创新型班组共完成技术创新项目4818项、创造经济效益20.57亿元、培养人才18056人次。其中省级创新型班组完成技术创新项目1494项、创造经济效益9.4亿元,培养人才5802人次。

全省各级工会以企事业单位、小微企业的生产骨干班组为重点,以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质量(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安全创新等为内容,鼓励人人有“雄心”,个个“吃螃蟹”,激活班组的创新细胞、挖掘创新潜力、汇聚创新合力,为传统的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技术革新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名师带徒以及“五小”发明创造等活动,注入了全新的动力。

劳模创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持续释放

现场: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采油厂杨义兴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4月,是以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石油技能专家杨义兴为带头人,以采油十厂井下作业技术攻关小组为基础组建的集井下作业技术创新、井下工用具研发、疑难杂症会诊、工序工效优化、技能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平台”。近年来共通过“结对子、搭班子”等方式,结60余对子,搭16个班子,使梯队人才在“传帮带”中成长,培养了符合未来继任岗位的关键人才梯队,解决现场疑难问题。创建以来共开展技术交流及讨论会100余次,解决疑难问题60余项,先后研发井下作业“捞、磨、钻、铣、套”等12大类120余项特色工具,其中37件取得国家专利,68件取得局级以上创新成果,58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探索形成了5项水平井作业特色技术,研发了三位一体清洁作业技术,成功恢复面临报废的故障水平井140余井次,解决大修打捞、井筒处理疑难杂症常规井500多口,创造盘活资产1.3亿多元。积极培养井下作业人才,5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350余次,培训员工3.22万余人次,文玛兰、王婷等7人荣获甘肃省技术标兵,全厂共有824人参与的103项成果获得表彰奖励,为长庆油田持续稳产和提质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纪实:甘肃省总工会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甘肃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办法》和《甘肃省职工技术创新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搭建劳模、工匠引领创新的广阔平台和载体,促进职工群众性技术创新。各级工会认真贯彻实施方案,组织建设各层面的创新工作室。到2019年底,全省共创建并正式命名各级各类劳模创新工作室1048个,其中,全国示范性创新工作室4个,省级示范性创新工作室110个。省总工会对每个省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补助创新研究工作经费2万元,共下拨创新补助资金220万元。2018年以来,全省各级工会投入劳模创新资金,影响、带动地方及企业行政投入创新研发经费1.5亿元,支持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研究,各类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完成技术创新项目4323项,创造经济效益44.8亿元,同时,引导企业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纳入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规划,培养各类人才43977人次,选树技能带头人1.4万人,师徒结对1.6万对。

甘肃省总工会持续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建设,同时大力推动职工创新成果在生产车间、班组一线实现成果转化。引导国网甘肃电力等大型企业引入股权分配、授权加工、技术买断、期权分割、兼任企业CTO等多种方式,探索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转化的新模式,让职工共享创新创造成果。金川公司、白银有色集团、兰石集团、长庆油田、兰州石化等企业工会,还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引领,搭建立体式培训平台、全方位练兵平台、多层次展示平台,同时设立千万元的职工创新专项基金和创新成果奖励基金,在企业掀起“人人学劳模、人人练技能、人人搞创新”的浓厚氛围。

如今在甘肃,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职工技能提升的“训练场”、技术交流的“大舞台”、创新成果的“孵化器”、提质增效的“助推器”。

创新激励:搭建人人出彩的广阔舞台

现场:在铝电解行业,多功能机组清理铲抓斗曾是一个令人“烦心”的设备。酒钢公司东兴铝业的几名一线职工,在拆除、切割、修复、焊接等环节上“连施妙计”,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难题。在第二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这一“清理铲抓斗修复工艺”项目获得金奖。

从工作间隙迸发的“灵光一闪”到最终“孕育分娩”,再到申请专利、推广应用、登上领奖台,“清理铲抓斗修复工艺”所经历的,正是酒钢工会建立的四级岗位创新服务体系和“手拉手、六步走”的一线职工创新成果孵化与激励过程。如今,每年有超过2000项的职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被成功孵化,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动能”。酒钢改革传统的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评选模式,建立了集团、分厂、作业区、班组四级岗位创新服务体系,鼓励各分厂、作业区、班组随时申报、按月立项、按季评审发布、表彰奖励和推广应用。针对职工中的各类“微创新”,从创新立项、载体建立、项目实施、总结评审、表彰奖励、推广应用6个步骤上“手拉手、六步走”,使职工想发明、敢革新、能创造的潜力充分释放,一大批解决制约生产经营瓶颈问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创新项目“呱呱落地”。

纪实:在甘肃工会看来,职工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政、职工、工会各方“公约数”最大的工作,抓好这项工作,党政欢迎支持,职工从中获益,工会有条件有能力做好。许多职工创新项目实用性强,符合企业生产实际,能够直接解决生产中的难题,能够在短期内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看得见的效益。

为此,甘肃工会深入实施创新激励行动,全面调动职工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省总工会联合省科技厅、省人社厅制定了《甘肃省职工技术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先后开展了十二届全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和五届全省职工先进技术操作法评选活动。累计征集成果2669项,获奖1594项;操作法309项,评出特等奖13项,一等奖141项,二等奖330项,命名先进技术操作法48项。全省14个市州已有13个开展了职工创新成果征集表彰活动,征集职工创新成果4458项,评选表彰2173项;征集先进操作法504项,评选表彰140项。大部分产业和各大中型企业也制定了评选表彰和激励政策,征集职工创新成果6万项,评选表彰6000项。获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的集体、个人被授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18个,“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95个,工人先锋号1个,职工先进技术操作法个人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15个。省总工会累计支出奖励经费629.6万元;各市州累计发放奖金301.25万元;大企业累计发放奖金2800万元。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成果展览、组队参加各类成果展,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创新行动给职工带来了实惠和荣誉,有力调动了职工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甘肃省总工会推荐职工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16项,省科技进步奖1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让每位职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如今的甘肃,“敢创新会创新”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职工学技术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涌现的创新成果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新动能”。

培养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新时期产业工人

现场:景中高速公路是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乌海至玛沁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国内的3家勘察设计单位、20家施工企业、9家监理单位、3家中心实验室的1.1万多名建设者奋战在施工一线。该项目在路基填筑、路床灰土施工、节水养生膜墩柱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新工艺,其中钢箱梁加工技术被列为全国首批公路桥梁典型示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座装配式新型波形钢腹板钢混组合梁。

在景中项目工地举行“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劳动竞赛”活动也是甘肃省总工会确定的省列重点工程示范性劳动竞赛项目之一,在万名职工开展劳动竞赛的同时,千名职工参与的钢筋绑扎、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电弧焊等工种的技能竞赛也随之开展。

纪实:“技能竞赛展风采,劳动竞赛建功业”,在劳动竞赛和技能大赛的同步推进中,不断培育和挖掘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用职工技能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为职工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更为广阔的群众基础,正是甘肃工会的特色之一。

近年来,甘肃省总工会以“两赛”为龙头,持续开展百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品牌效应日益显现。2018年以来,全省各级工会聚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扶贫攻坚等“八个着力”的要求,在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和非公企业共组织各级各类劳动竞赛6263项次,参赛单位3033个次,参赛班组8.1万个次,参赛职工166万人次。

在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甘肃工会始终坚持横向拓宽竞赛工种、纵向延伸参赛单位,紧紧围绕农林技术、建筑业、服务业、卫生行业、机械加工、计算机操作、特色产业等领域,持续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2019年以来,甘肃工会在全省14个市州、34个产业(系统)、33个大企业(集团)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618项,其中省级一类决赛30项,职业技能竞赛79项,岗位业务能力竞赛539项;有200多名职工获得“甘肃省技术能手”,2800名职工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1000名职工获得“甘肃省优秀选手”,30多名职工将按程序申报“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不仅参赛职工、竞赛工种、比赛场次再创历史新高,还首次在省级一类决赛中开展“苹果种植”“园艺插花”“家政服务”等项目拓展竞赛范围,在各类竞赛中培养和挖掘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新时期产业工人。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