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 > 行业热点
投稿

破解垃圾围城 需从源头做起

2019-08-15 09:47:0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当饥肠辘辘的孙雅打开外卖小哥送来的“鲍汁捞饭”,她惊奇地发现,不同于其他店的塑料餐盒包装,这家的美食装在精致的小砂锅中,随外卖附上的Q版小纸条道出了其中奥秘:“更环保,砂锅可以无害降解,从土里来到土里去。”

 

     现在,快递等包装垃圾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增量的主要来源,但与此同时,选择使用“创意改良”绿色包装、助力垃圾减量的商家也越来越多。

 

     目前,部分城市垃圾围城的问题突出,以常住人口超两千万的北京为例,每天产生近2.6万吨生活垃圾,不断增量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

 

     解决包装垃圾问题,消费端自然大有作为,推行垃圾分类等是十分重要的措施,但在垃圾产生源头的生产端探索垃圾减量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彭峰表示,要实现垃圾减量化,需要从生产端入手,引导企业增加投入研发再生技术,实现最大化的生产端可循环利用。

 

    记者发现很多外卖商家已不再使用塑料餐盒,转向可降解纸质餐盒等环保包装。订餐平台美团和饿了么的订单页面上,餐具数量一栏里都用明显的绿色文字建议顾客选择“无需餐具”。

 

    专家表示,我国社会已掀起垃圾分类的新风尚,但要从根本上破题垃圾围城,还需从源头端减少垃圾生产,从末端做好环保治理,配合垃圾分类,共同形成垃圾处理的产业闭环。

 

     ——源头减量要注重前瞻性设计。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方萍认为,企业应在产品设计、包装、物流等全方位多环节上,加强可循环利用产品研发和前瞻性设计,考虑回收利用,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

 

     有时产品设计只需小小改进,就可减少不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如世界第四大酿酒集团嘉士伯为延长啤酒瓶寿命,使用一种化学新涂层,可使酒瓶循环使用次数达25次以上。

 

     ——中端分类社会共识要加强。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以来,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7月上海区域无需餐具订单增长迅猛,环比6月同期提升471%,这从侧面体现,老百姓在为严格细致分类办法“抓狂”的同时,垃圾分类社会共识正不断形成。

 

     ——末端治理要讲究环保。末端治理直接决定中端治理的价值,如果中端分类很精细,但是末端治理却粗糙不环保,垃圾分类效果大打折扣。

 

     比如针对干垃圾而言,焚烧是主要处理方式之一。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副教授孙煜华认为,垃圾焚烧本可把污染降到较低水平,但若监管疏漏,未对垃圾深度脱水,加之焚烧炉渣温度不够,垃圾不充分燃烧便会产生强致癌物质,引发环境事件,这就需要政府建立严格的督查制度。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