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空气巴巴小编获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蓝皮书”)在北京正式发布。蓝皮书指出,中国“煤改气”政策自实施以来,成效较为显著,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要环节,更对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改善和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国家对清洁能源发展的大力推动和鼓励,中国“煤改气”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实质性成效。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的占比也从“十二五”初期的5%稳步提升至2018年的7.5%。同时,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清洁环保的特点,对于中国改善大气环境污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1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由2018年的7.5%上升至15%左右。加之,我国政府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高度重视,2020年中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将达到8.3-10%,预计供应能力和消费量达到3600亿。因此,天然气在中国的发展依旧处于发展中期,未来发展潜力和增量空间巨大。
蓝皮书进一步指出,“煤改气”相关政策的实施,针对大气环境改善也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北京为例,2013年到2018年,PM2.5的年均值逐年下降,冬季的峰值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煤改气”政策的强制性力度对空气质量的改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煤改气”政策主要体现在工业、发电和居民板块,其用气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首先,工业板块。2018年中国天然气发电占比为18%,在天然气发电领域,仍亟需政策的重新定位。再次,居民“煤改气”板块。当前,城市燃气发展已稳步推进至三四线城市。2018年城市燃气消费占比为33%,比2011年上升2个百分点。农村“煤改气”目前仍需依靠政策力度推进。由于农村“煤改气”的用气规模小、投资回报慢等原因,自发投资农村“煤改气”的力度和进展速度并不快,仍需进行大力且持续推进。
在空气巴巴小编看来,“煤改气”政策虽已取得实质性成效,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产供储销运规划、时间规划、区域规划、市场化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这个过程需要高屋建瓴的政策统筹及实施机制和步骤,以确保“煤改气”政策健康有序地开展。与此同时,大力推行空气源热泵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空气源热泵基于大自然中的空气能源进行做功制热,整个过程完全无污染,而且属于可再生资源,有望补齐天然气所面临的市场短板,成为新一轮的供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