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进入夏季,但乌鲁木齐有长达半年的供暖期,因此已开始准备冬季供热工作。据空气能源网小编了解,在供热调整中,一方面把小的燃煤供热设施改造成天然气供暖,另一方面增加电供暖设备,持续改善乌鲁木齐冬季大气环境。
据乌鲁木齐市供热行业管理部门介绍,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原则,今年乌鲁木齐市“煤变气”工程覆盖米东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等。米东区是今年改造小燃煤供热设施的重点地区,涉及小燃煤供热设施3006台,清洁能源改造基本以天然气为主,预计在集中供暖前完成改造工作。
供热部门计算,今年乌鲁木齐市“煤变气”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减少冬季燃煤耗量6.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0.1万吨、烟尘0.26万吨,持续改善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
同时,乌鲁木齐市今年继续实施“气电互补”改造工程,新增电锅炉200兆瓦,可供热300余万平方米,不仅使供热结构更加合理,还能扩大清洁能源利用。截至目前,乌鲁木齐电采暖供热面积达到685万平方米,占到全市供暖面积的3.4%。根据相关方案,到2020年,乌鲁木齐市电采暖面积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
乌鲁木齐三面环山,采暖期长达半年,冬季静风频率高,污染物扩散条件差,加剧了空气中污染物形成,严重影响空气质量。2013年,当地投入500多亿元实施以“煤改气”为核心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实现了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供热全覆盖。
在供热结构中,调整传统燃煤供暖方式,改用气代煤电代煤等方式进行清洁供热,对于当地空气质量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均具有重要作用。空气能源网小编认为,乌鲁木齐市不断优化清洁供热结构,推进煤变气、煤变电,有助于国家清洁供暖整体战略的实施推进,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也极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