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是中国政府部署的一项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旨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留住更多蓝天。据空气能源网小编了解,中国生态环境部官员在北京表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蓝天保卫战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计划从5月8日起开展新一轮的强化监督工作。
2017年,中国政府提出了“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旨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留住更多蓝天。29日,中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介绍,自去年6月11日开始到今年4月28日为止,生态环境部开展了2018-2019年度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工作,就是为了确保压力传递到位、政策落地行之有效。曹立平说:“近一年来,我们统筹调度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力量1.95万人次,共开展22轮“压茬式”强化监督,现场检查各类点位66.6万个(家次),帮助地方查找并移交5.2万个生态环境问题,并全部拉条挂账,一盯到底。实践证明,按照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强化监督模式,帮助地方解决了一大批难点、重点问题,有效推动了中央决策部署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地见效。”
曹立平表示,目前蓝天保卫战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污染治理成果仍不牢固,剩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稍有松劲就可能回潮反弹。他说:“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已进入关键期,我们将在去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成果、加大力度、优化方式,在持续深入开展重点区域强化监督的同时,实施定点帮扶。计划从5月8日开展新一轮的强化监督工作。”
对此,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为了加快推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下一步将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严肃问责。对由于工作不力导致没有完成目标的地区和责任人,将严肃追责问责,绝不能拿气象条件来搪塞来作借口。二是强化监督帮扶力度。目前,生态环境部组织全国执法力量对“2+26”城市和汾渭平原正在开展强化监督帮扶,督促各地“冬病夏治”,全面完成治污任务。三是持续开展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一市一策”,针对不同城市存在主要问题精准施策,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