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1日,北京,正值“七一”党的生日之际,由朝阳区小关街道办事处支持兴建、航空工业信息中心内部食堂运营管理的惠新西街33号院老年食客(老年餐桌)正式挂牌营业,修缮一新的老年食客均由小区废旧自行车棚升级改造而成。

惠新西街33号院是老旧小区,内设多处停车棚,最大的停车棚长达160多米,大部分空间被僵尸自行车占领,特别是小区常住老年人口比例高达40%,为了切实解决“存量空间开发利用与居民服务需求相适应”,小关街道在惠新西街33号院全要素小区建设中落细落小落实。连续清理僵尸自行车,在保障现有自行车停放需求的基础上,逐段将废旧自行车棚改造为老年食客(老年餐桌),解决老年人家门口就餐问题。图为老年食客(老年餐厅)揭牌仪式。

在改造过程中,40多位党员志愿者、楼门长分楼分片清理了100余辆僵尸自行车,通过“废弃物微循环——小关街道多彩空间营造项目(小关街道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支持实施,僵尸自行车变成了创意花架或花式造型,摆放在“共享花屋”,摆放在小区留白处,整体营造成小区的“微景观”,为“七一”添彩。图为志愿者在“共享花屋”内为盆栽绿植浇水。

老年食客(老年餐桌)正式挂牌营业当天,首批迎来39位老年人就餐,只需16元就可享用“两荤两素一主食”高质量配餐,这也标志着朝阳区小关街道惠新西街33号院全要素小区基本建成。

图为老人们在修缮一新的老年食客(老年餐桌)里就餐。

图为将废旧自行车棚改造的配有充电桩的电动车棚,解决私拉电线、楼内充电等安全隐患问题。

图为改造前的废旧自行车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