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其中第18条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
重阳节前夕,三学街社区组织社工、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
昨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一天,老人们想要怎么度过?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有什么愿望?子女会不会陪父母过节?记者走访了多家社区,对上百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采访,结果有80%以上的老人表示希望重阳节能和家人一起度过,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老人坦言,过节并不重要,平日里家人时常团聚、相互理解更值得期待。
“常回家看看”已入法四年
仍有子女不常看望或问候老人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其中第18条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这一规定被大家通俗地理解为“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入法至今已有四年,但采访中仍有不少老人发牢骚,称儿女没能真正做到“常回家看看”,甚至连重阳节都无法团聚。
对此,家住城东草北社区的唐先生很有感触。他说,今年他73岁,老伴71岁,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就他和老伴在家。前几天大女儿打电话回来问候老两口,说周末重阳节无法回家,虽然唐先生在电话里宽慰大女儿让她安心照顾刚出生的孩子,但心里还是希望两个孩子能抽出一些时间来陪陪自己。今年68岁的黄女士说:“平时孩子不常回家,甚至今年过年都没怎么在家呆,更何况是重阳节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太重视这个节日,我们做长辈的也不好提。”
住在长乐东路一小区的董先生今年31岁,家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父母,共6位老人。“我从未给长辈庆祝过重阳节。以前上学不太重视这个节日,现在上班了,倒是能想起来,但又因为工作忙就忽略了这个节日。”他说,感到有些愧疚,以后会尽量抽时间多回家陪长辈聊天、吃饭。
在调查中记者统计发现,有超过一半的老人不过重阳节。剩余一小部分自称会庆祝节日的老人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和家人一起过节,另外三分之二的老人会选择其他的方式与朋友一起出游、吃饭度过,或是到社区参加活动凑凑热闹。
多数老人认为
平日的陪伴与理解才最期待
据统计,从2000年开始,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已超过10%,达到了国际通行的人口老龄化社会标准。2015年,市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5.2万,占总人口的15.53%。近年来,西安市老年人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40年达到峰值,届时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0%。目前,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6.3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1%;其中,百岁以上老人208人,占老年人口的0.15 。调查数据显示,西安市老年家庭半数以上为空巢家庭;老龄化快速发展期的到来,对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劳动力供给、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将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如何学会孝亲敬老?采访中,不少老人认为,对于老人的关爱,不应该只是在重阳节才能体现,平日里儿女对父母多关心、勤问候,理解老人的生活方式和想法才是尽孝最好的方式。
重阳节前,记者在社区内随机询问老人,问及他们的重阳节愿望时,多数老人都会提及“就希望能有家人陪着,聊聊天,吃吃饭”。为何会是这样的反映?68岁的王明秀老人分析,老人跟小孩一样,需要陪伴。王明秀住在城南,每天都到附近的公园散步。说是散步,其实就是找个人说说话,找同龄人聊聊。她说,自己现在跟着儿子一家住,尽管儿子儿媳和孙女都很孝顺,但儿子儿媳平时都忙于工作,陪伴自己的时间很少,有些心里话都没机会跟孩子们说。因为年纪大了,不太会使用手机,更不会用电脑,这让她感觉与家人有很大的隔阂。
家住建国路的刘女士坦言,能够得到晚辈的理解是她最近一直以来的愿望。她说,自从女儿生了二胎后,自己的生活就全被带孩子占据,没有了自己的空间。可是有时自己的付出还得不到儿女的理解,女儿经常因为一些育儿理念和方法与自己发生摩擦,这让刘女士觉得很委屈。
走访中,60%的老人认为,晚辈最好的尽孝方式就是常回家看看,并且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
专家:晚辈要关心老人
老人也要学会“找乐子”
对此,陕西阳光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胡宝华认为,子女不仅要在节日里陪伴老人,平时也应多和老人沟通、交流。“老人年纪大了,更需要家人的陪伴。如果与老人同住,平时下班回家,可以多和他们聊聊日常琐事、工作经历、最近发生的新鲜事等,让家里多些欢笑。如果没有和老人住在一起,或在外地工作,可以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定期回家看望,这些都能让老人感受到来自儿女的关心。”胡宝华说,对于老年人而言,陪伴就是最好的孝道,同时关注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更要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她建议,年轻人过节尽量多陪陪老人,不要只顾着自己的小家庭,而不顾老人的感受。就算回不了家,也要打电话发短信问问老人,让老人感到子女就在身边。与此同时,她也建议老年人也要学会多融入社会、多参加社会活动,自己“找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