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观看当年“国民大会堂”的保温水桶。冯芃摄
位于长江路264号的南京人民大会堂,很多人都来过这里参加会议、观看演出,但说到这里的建筑沿革、文物档案和历史掌故,你知道多少?
昨天上午,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首个公众开放日活动,300名市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逛会堂、看展览,打开了一部国民大会堂旧址的“风云史”。据悉,南京人民大会堂明年将启动修缮工程,让这座年逾八旬的民国建筑“年年益寿”。
当年大会堂建设用时仅半年
南京人民大会堂前身为1936年建成的“国民大会堂”,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会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大会堂由著名建筑师奚福泉设计,主体建筑包括地上4层、地下1层,分为前厅、剧场、表演台3部分,会堂内制冷、供暖、通风、消防、盥洗等设施齐全,还有专为大会投票而设的表决系统。
从1935年11月29日奠基到1936年5月5日竣工,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国民大会堂仅历时半年便告建成,进展神速的工程进度堪称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会堂的门头题字有过两次变化,虽然仅有一字之别,却是大会堂风雨沧桑的历史见证。
国民大会堂建成后,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自为大会堂题写了门头。1949年5月1日,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代表及中共南京地下党党员在大会堂举行会师大典。会议前,门楼上方的“国民大会堂”被改为“人民大会堂”。这次改动只是用林森书法中的“人”字替换了原来的“国”字,其余题字均未改变。
改革开放后,为了遵循现代汉语的书写阅读规范,原来自右向左排列的“人民大会堂”改为从左向右排列,而字体仍沿用林森题字。
“国大”会议投票表决器首次公开展出
蒋介石宴邀“国大”代表名单、国民大会堂定制的保温水桶和茶具、“国大”会议期间主席台上使用的演讲台……大会堂一、二层走廊设置的专题陈列,用一件件珍贵文物和史料档案,将观众的记忆拉回到半个多世纪前的风云时代。
民国时期,国民大会堂是国民政府进行大选及召开国大会议的重要场所,这里见证了抗战胜利后举行的“首都各界庆祝国民政府还都典礼”、1946年10月召开的“制宪国大”以及1948年3月召开的“行宪国大”等重要历史政治事件。
在二楼西侧展厅,两个齐门高的大柜子吸引了市民们好奇的目光。原来,这两个柜子就是当年“国大”会议期间专门从美国定制进口的投票表决器,昨天是其首次公开展出。
讲解员介绍,当时会堂内每个座席背后都设有红蓝绿3个按钮,通过地下电缆连接到主席台两侧的表决器上。“绿色代表通过,红色代表未通过,蓝色则代表弃权。”按下哪个颜色的按钮,表决器上就会亮起相应颜色的指示灯,从各色指示灯的数量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投票表决结果。
1948年召开的“行宪国大”上,由国民党中央圈定的“代表”就是用这个投票表决器,选出了国民大会堂建成以来的第一位“总统”,也是最后一位“总统”。
明年启动大修,加固观众席提升抗震系数
历经80多年的风雨沧桑,这座标志性的民国建筑渐渐被岁月蚀刻出一些 “老迈”的迹象。为了保证文物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人民大会堂明年将迎来一次大规模修缮加固工程。
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副处长张国祥告诉记者,建国后,人民大会堂分别在1958年、1987年和1999年进行过3次小规模的维修,距离最近一次修缮已经过去了18年。如今,会堂建筑存在屋顶局部漏水、内墙粉刷裂缝等安全隐患,亟待修缮整治。
受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委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已完成前期的建筑测绘和结构鉴定工作,修缮设计方案正在编制完善之中,预计今年8月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明年将正式启动修缮工程。
张国祥介绍,此次修缮工程将重点对大会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进行加固,重做屋顶的防水层、保护层,解决屋面局部漏水问题。此外,剧场观众席的周边结构也将进行加固,提升抗震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