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今日头条
投稿

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闭幕—— 追逐海洋梦想 促进交流互鉴

2023-10-19 08:53:4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潮涌闽江畔,门纳万千客。10月12日至15日,由福建省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联合主办的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航海领域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和行业代表共聚福州,展示世界航海装备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围绕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产业合作、文化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尖端科技,推动技术创新

  走进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新时代十年成果展,“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长恒”系列液化天然气船等模型,彰显中国在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大型绞吸挖泥船“天鲸号”、“海燕”水下滑翔机等一众装备产品,展现中国高校在航海装备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以半潜式大型智能化深海养殖装备“海洋渔场一号”、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等为代表的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呈现中国深远海养殖、海洋新能源、海洋旅游业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系统创新。

  “塑料也能用来造船吗?”不少参观者在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宁德未来展台前驻足,由宁德未来船艇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聚乙烯船艇用塑料代替玻璃钢、橡木等传统船只制造原材料,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出海距离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为大会的同期活动,中国船舶集团主办的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设置数智科技装备展区、海工装备展区、海洋渔业装备展区、航运物流及装备展区等展区,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45家企业参展,覆盖海洋装备上游研发设计、中游制造生产、下游应用及服务等全产业链。

  据统计,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落实交易签约金额436亿元,意向成交金额180亿元,涉及临港项目、海上牧场、绿色能源、海洋渔业装备等。同期举办的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合作创新发展大会共对接签约项目170项、总投资超2000亿元,涵盖海工装备、海洋信息、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领域。

  绿色发展,智能化引领潮流

  福建福安,中国传统造船基地,曾以船业“拆、改、建”技术而闻名。从小在废旧船舱里长大,跟着父辈拆船、造船30多年的郑振贵,如今带着泰和船业来到大会参展。

  “看!这就是我们的新产品‘双体帆船’,主供旅游休闲,船体轻盈,风能、太阳能均能提供动力,还可搭载新能源电池组,在近海旅游中应用前景广泛。”郑振贵说,今年初开始建造的新能源双体帆船,为泰和船业注入了新活力,“不少客商要了我们的产品资料,意向订单已经达成了几笔!”

  郑振贵的话,折射出福建省造船工业的转型升级——初步形成涵盖研发设计、总装建造、“三电”系统研制、运营配套、船舶应用的电动船舶全产业链。

  目前,福建全省已落地电动船舶示范项目11型53艘,涵盖江河湖海等应用场景。

  海洋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大会上,坚持绿色发展、强化技术创新驱动和数字赋能,成为在场船舶产业链供应商的共识。“绿色航运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电动船舶是推动航运减排的重要抓手。”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副院长袁成清在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专题论坛上表示。

  以海为媒,文明交流互鉴

  作为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的分论坛之一,世界海洋文明交流互鉴论坛在福州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名海洋文化研究者以海为媒,寻找共识、交流互鉴、互动互融。

  在主题演讲环节,与会嘉宾从航海装备发展历程与海洋文明发展轨迹结合的视角,聚焦南洋闽商海上贸易史等与福建相关的世界海洋文明交流互鉴典型案例,交流探讨海洋文明研究成果与思考。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有一艘古帆船名为‘卡蒂萨克号’,曾在1871年造访福州,船上的货物正是由闽江口岸输送的武夷山茶叶,茶叶直接参与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论坛上,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卡蒂萨克馆馆长、策展人路易斯·马可法莱恩回顾了这样一段历史,引起与会嘉宾的共鸣。

责任编辑: 刘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