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是怎么产生的?
你期待的新一届“两委”名单来了!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现场)五天“6+8”发声 十九大新闻中心答热点聚热度
中共十九大24日闭幕。十九大新闻中心北京梅地亚宾馆,当天一改近日的繁忙,只剩个别人员留守此地收录直播信号。但在24小时前,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模样。这里连日来吸引全球目光,与人民大会堂轮番成为十九大期间的重要新闻舆论场。
梅地亚宾馆,谐音英语Media(媒体),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官方媒体接待酒店。十九大期间,它再次成为重磅信息的发布地。在这里,十九大新闻发布频次,刷新历届党代会纪录——5天举行了6场记者招待会和8场党代表集体采访;近20位党政负责人亮相,回答了超过60个提问。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19日首场记者会,发布厅内便座无虚席。在这场以全面从严治党和党建工作为主题的记者会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杨晓渡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齐玉,面对尖锐提问,毫不回避,表明了“坚如磐石”的反腐决心。
会后,不少记者一拥而上挤到发言台前,隔着绿植围挡仍大声提问。
这样的“热乎劲”持续了多日。23日最后一场记者会上,随着主持人一声“开始提问”,示意提问的手齐刷刷举起。
“秋冬季污染如何治?因环保,工厂停产会否影响经济?……”记者就治霾治污连连发问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记者会持续了近两小时才结束。
纵观6场记者会,阵容规模最大的是民生专场:教育、民政、人社、卫计、住建领域的“一把手”集体亮相,直面改革“硬骨头”。与往届相比,首次出现“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对外交往”内容。经济主题,自十三大来连续“上榜”记者会;十九大,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等三位正部级官员组成“豪华”阵容出场,详解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与记者会相比,8场党代表集体采访更“接地气”。一批基层党代表,和“千禧一代”的年轻党员频频出镜。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4名军队党代表,收获了现场如潮掌声。“有信心、有能力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积极支持参与联合国维和事业”……他们一身戎装,以军礼致敬中外媒体,发出中国特色强军路的新声音。
从10月19日第一场记者会,至23日晚最后一场集体采访,五天来,十九大新闻中心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新窗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表示,十九大的新闻发布,以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党代会走进了国内外民众的荧光屏和移动端,也让他们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了直观的体会。
据十九大新闻中心透露,26日这里还将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负责人解读十九大报告,并答记者问。
【延伸阅读】 【十九大时光】尼泊尔前总理新闻顾问:习近平总书记眼光长远,战略宏伟
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朱梅):日前,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主席、尼前总理普拉昌达的新闻顾问奥姆·夏尔马接受专访时,回忆了普拉昌达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交往故事。
夏尔马说,普拉昌达曾多次与习近平就两国、两党关系发展举行会谈。今年3月,时任尼泊尔总理的普拉昌达访问中国时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举行会谈。回国后,普拉昌达多次向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党内同志及政府官员谈及那次会谈。普拉昌达形容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又充满智慧的领导人,他不只关注中国的发展,还关心周边国家,希望深化与邻国的合作关系,因此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周边国家共同发展。普拉昌达说,作为中国的友好邻国,我们对此感到非常荣幸。“一带一路”的建设不只是对中国有利,还将惠及包括尼泊尔在内的南亚各国。普拉昌达曾多次强调尼泊尔一定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夏尔马说,普拉昌达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他认为,习近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和中国国家主席,领导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的眼光长远,战略宏伟。作为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的领导人,他将进一步密切两党关系,推进两党间的友好合作。夏尔马说,普拉昌达还多次在重要会议上表示,尼泊尔应该向中国学习,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谈到中国的外交政策,夏尔马说,尼泊尔各界认为,中国始终奉行和平发展道路,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尼中两国友好关系历史悠久。近年来,中国进一步深化与尼泊尔的外交关系,政府、民间组织及人民间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
【延伸阅读】 【中外媒体看十九大】“全面深化改革”备受瞩目
原标题:【中外媒体看十九大】“全面深化改革”备受瞩目
10月23日9时至10月24日9时期间,关于“十九大”内容PC端信息65899篇、微信公号文章28142篇、微博信息15394篇、客户端信息8167篇。该时段内,“全面深化改革”“美丽中国”“中国智慧”等话题受到国内舆论的聚焦。
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涉“十九大”报道传播热度TOP20
境外媒体方面,自10月23日9时至24日9时这一时段内,美国媒体对十九大的关注相对较高,如美联社、CNBC、彭博社、CNN等均有涉十九大的报道。此外,该时段内,非洲泛非通讯社旗下新闻网站“AllAfrica”涉及十九大的报道热度也较高。
表:十九大境外英文媒体关注热度
舆论热议十九大“改革”话题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报告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传递出诸多改革着力点。《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网等媒体及官方微博、微信对十九大“改革”相关话题进行报道,解读改革发展方向,关注度最高的是“全面深化改革”。
图:十九大“改革”相关话题境内报道高频词
【延伸阅读】 【中外媒体看十九大】“全面深化改革”备受瞩目
原标题:【中外媒体看十九大】“全面深化改革”备受瞩目
10月23日9时至10月24日9时期间,关于“十九大”内容PC端信息65899篇、微信公号文章28142篇、微博信息15394篇、客户端信息8167篇。该时段内,“全面深化改革”“美丽中国”“中国智慧”等话题受到国内舆论的聚焦。
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涉“十九大”报道传播热度TOP20
境外媒体方面,自10月23日9时至24日9时这一时段内,美国媒体对十九大的关注相对较高,如美联社、CNBC、彭博社、CNN等均有涉十九大的报道。此外,该时段内,非洲泛非通讯社旗下新闻网站“AllAfrica”涉及十九大的报道热度也较高。
表:十九大境外英文媒体关注热度
舆论热议十九大“改革”话题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报告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传递出诸多改革着力点。《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网等媒体及官方微博、微信对十九大“改革”相关话题进行报道,解读改革发展方向,关注度最高的是“全面深化改革”。
图:十九大“改革”相关话题境内报道高频词
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了新智慧新方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引发全球瞩目,中国的发展经验、治国理政思路赢得国际认可,为世界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人民日报》10月24日在头版刊出《十九大: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影响世界》一文,文章指出“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机遇日益受到全球关注。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意味着中国同世界关系更为紧密。中国故事,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谋求发展提供借鉴,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启示。”
图:《人民日报》10月24日第01、05、16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经济日报》报道称,一些外国领导人、政党和组织纷纷致电或致函表示热烈祝贺,世界各国媒体纷纷以醒目的标题或突出的版位,报道习近平所作的报告,“NEW ERA(新时代)”成为全球热词。另外,《经济日报》还采访国际投资机构指出,十九大对国际资本市场影响深远。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未来国际投资者需要更多考虑如何投资中国市场。
移动端:用视频“读”十九大
人民日报客户端首页视频《十九大,开讲|2050年为我们的生活怎么样?》《晨美丽人民观影指南|文艺如何迈向新时代》,从人民生活和艺术领域解读十九大。
图:人民日报客户端截图
10月23日,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发布在十九大期间,联动国内分社进行的“快闪式”采访集合,获得网民较高关注。阅读量达55593次,点赞715次。
图:微信公众号“新华社”截图
10月22日,微信公众号“新华社”结合图、文、音频,用名人的声音诵读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打Call。网民互动效果良好,阅读量为10万+,点赞1314次。
图:微信公众号“新华社”截图
@央视新闻发布秒拍视频《五年抒怀——献给党的十九大》,康辉、董卿、撒贝宁等多位央视主持人用诗歌朗诵的方式为十九大打call,网民转发3716次,点赞1.6万余次。
图:央视新闻官微截图
外媒: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成型
国际在线网报道称,正在进行中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吸引了外媒的广泛关注,10月23日《欧洲时报》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成型》的社论,称十九大释放出很多亮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愈发清晰。
图:涉“十九大” 外媒报道高频词
文章称,透过十九大报告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不仅是经济发展规律、周期所决定的,更吻合了中国社会的新需求——按照十九大报告的描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过去强调“物质文化需要”相比,“美好生活需要”显然更注重质量。这样的发展阶段定位和社会主要需求,必然要求坚持质量第一,要从供给侧层面进行改革。
参考消息报道称,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表示,7月至9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6.8%。SMBC日兴证券经济学家肖敏捷说,过去的增长一直由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但最近零售总额的增长率超过了固定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也高于GDP的增长率,国民正在享受经济增长的果实。
外媒:精准扶贫,中国书写最伟大故事
据《人民日报》报道,德国《时代》周报前任总编辑、国际问题专家提奥·索默感慨:“上世纪70年代中国那些极度贫困地区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在短短30多年间,中国已转变为一个发展动力十足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7亿多人脱离贫困,是中国政府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外界评价中国政府成就时,这一点绝不容忽视”。澳大利亚商务论坛主席埃文斯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说,在减贫脱贫方面,“中国是个英雄”。
“通过带领中国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证明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的优越性。”俄罗斯《独立报》评论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政治研究和预测中心主任维诺格拉多夫说,中国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以成功实践证明资本主义不是唯一发展方案。
外媒:中国更看重练“内功” 而非对外扩�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据俄罗斯国民通讯社网站报道,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亚历山大·罗曼诺夫认为,北京与莫斯科一样,希望世界稳定。罗曼诺夫认为,中国明白进步要依靠经济增长,而非世界影响力。他说:“中国面临着在提振本国经济之路上前进的宏伟任务。它要解决大量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经济改革。出于这些考量,中国需要周边地区保持和平,以便为发展创造稳定局势。”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习近平在十九大开幕会上作报告时,勾勒出中国未来30多年发展蓝图。有分析认为,习近平上述对中国“强起来”的定义,更多是练好“内功”,而不是以对外扩张或国际势力范围来计算。报道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兼任资深研究学者胡逸山分析道,中国经历落后挨打、“百年耻辱”的历史阶段,对强国的观念因此更多是期望把自己做强做大,不再被他国欺负。报道援引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王江雨的说法还表示,十九大报告证明了中国对外政策的平和、务实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