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今日头条
投稿

中国海军今日迎来68岁生日 国产航母是否下水拭目以待

2017-04-23 08:06:48 来源: 综合国际在线、政治圈报道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2013年8月22日,chin来到和平方舟医院船。琚振华摄

4月23日,是中国海军成立68周年纪念日。就在此时,徐州舰编队正在西太平洋正开展实战化训练;第25批护航编队正在亚丁湾为中外船舶护航;歼-15舰载战斗机战术训练如火如荼;东海南海上空,海军多型战机常态化巡航;大洋深处,新型潜艇静悄悄地潜航。不得不说,中国海军的“出镜率”越来越高,“颜值”越来越赞。

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正在远海执行任务。对于该艘潜艇来说,像这样的远航任务已经成为常态。艇长余平告诉记者,由于这支部队所处位置较为特殊,各项任务愈加紧迫,实战化训练强度不断增加:“以前,我们潜艇支队有一到两条艇有战备巡逻任务,现在每年要达到五到六艘出去,这要成为常态化的战备巡逻模式。我们已经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种训练强度。支队的很多领导、艇上的官兵每年在海上待的时间每年至少100天,少则80天。”

实际上,这艘潜艇的实战化训练只是海军近些年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不论是潜艇还是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中国海军真的“很忙”。海军连续12年组织复杂电磁环境下战法训练演练,深化反潜、反水雷、对抗空战、陆特战队跨区训练、立体夺控岛礁等系列演训,近5年先后组织数十次实际使用武器和综合实际使用武器演练,实射各型导弹、鱼雷数百枚,各型炮弹数十万发,有效检验武器装备边界使用条件,大幅提升了部队实战化能力。

与此同时,海军不断加大远海训练力度,先后有数百艘次舰艇、百余架次飞机出岛链远海训练。海军平均每年组织战备巡逻,跟踪监视外军舰艇数百艘次、飞机数百架次,基本实现了对重要海域的常态化管控。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参谋长夏子明说:“现在出远海是家常便饭,以往有时候连续出海都感到很紧张,现在出去非常正常。从技术层面来讲,没问题,随时可以走。出远海训练和在家门口训练差别还是有很大的。我们支队在战备上探索是比较多的,我出去就要做好打仗准备,我不是去玩的。”

在加强战斗力建设的同时,作为国际化军种,海军精心组织远洋护航、联合军演、国际救援、医疗服务、撤侨护侨等任务,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主动为国际社会提供安全产品,全球用兵的战略运用呈现出多元常态的新变化。就在不久前,沉寂已久的亚丁湾再次成为焦点。图瓦卢籍货船OS35号遭海盗袭击劫持。中国海军第25批护航编队玉林舰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高速前出,对该船实施武力营救, 19名外籍船员安全获救。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第25批护航编队预备指挥员赵朗说:“在行动中,我们安全迅速控制商船,周密细致展开搜索行动,彻底解除了海盗威胁。在整个行动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确保船员人身安全放在首位,确保营救行动万无一失、一击制胜。”

被解救的外籍船员对中国海军表达了感谢。“一共有5艘军舰,但是只有中国海军第一个登船来救我们。感谢中国,感谢中国海军!”

2008年12月以来,海军先后派出26批83艘次舰艇、近22000名官兵执行护航任务,成功为千余批6300多艘中外船舶护航,实现了人民海军迈向深蓝、走向远海的大跨越。

海军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装备更新换代的支持。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即将下水,从改建到自主建设航母,正是国家综合实力、海军装备建设水平的一大飞跃。表明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航母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与此同时,海军主战装备也在成建制更新换代,一批批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轻型导弹护卫舰密集下水,还有舰载战斗机批量交付,新型战斗机整建制改装,基本形成了二代为主体、三代为骨干的主战装备体系。

如今,这支钢铁舰队正迈着铿锵步伐走向大洋,向着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阔步前进。

上将实地察看董事长5赴大连 国产航母下水日不远?

最近,有关航母的话题非常热。

此前有种说法是,首艘国产航母很可能会选在海军节这个“大日子”下水。如今,无论这一说法准确与否,从种种信号以及官方表态上来看,国产航母下水的日子应该已经不远了。

这不,4月20日,《解放军报》发了一个整版的文章,题为《向建设世界一流海军迈进》,里面提到“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航母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

政知圈还注意到,此前的4月15日,在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的陪同下,中央军委委员、装备发展部部长张又侠到中船重工某研究所视察。

张又侠在这一时间点来到中船重工,非常引人关注。

装备一把手的多次前往

说到张又侠上将,不能不提到“装备”二字。

他是“将门之后”,父亲张宗逊是开国上将。父子俩是解放军军史上,继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和原二炮政委张海阳之后的第二对“父子上将”。1973年至1978年,张又侠之父张宗逊曾担任总后勤部部长,当时解放军还没有总装备部建制,军械装备工作主要由总后勤部承担。因此,张又侠后来执掌总装备部又被称为是“子承父业”。军改之后,张又侠出任装备发展部部长,所念兹在兹、倾注全力的还是在装备领域。

多说一句,张又侠还是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长。去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之后,都是由张又侠来宣布这一喜讯。

所以,张又侠的出现总是与重要装备、尖端工程联系在一起。

话说回来,公开报道显示,近一年来张又侠已经至少三次来到中船重工旗下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去年8月,张又侠视察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船集团”),它隶属于中船重工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8月,张又侠视察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船集团”),它隶属于中船重工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政知圈注意到,当时他与海军副司令员刘毅一起,实地察看了有关项目研制和建造情况,并充分肯定了中船重工和大船集团对承担项目的精心组织和稳步推进。

今年4月在某研究所,张又侠参观了装备科研试验现场,听取了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生产情况汇报,详细了解项目性能指标、核心技术和装备特色等。张又侠现场提出的要求中有这样一条,为提升海军制海防御综合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而在去年3月,张又侠也来到了中船重工旗下的一家研究所——七一五所视察。当了解到重点项目创新点多、技术先进、产品性能优良时,张又侠连声说,非常好、非常好!

集团董事长一年内五赴大连

还记得2015年底的时候,国防部第一次透露中国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的消息。当时,发言人杨宇军介绍称,“这艘航母完全由我国自主开展设计,正在大连进行建造”。

在大连,能扛起这一重任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大船集团了。

政知圈发现,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至少五次来到大船集团。

去年6月,他到大船集团检查重点工程任务。一行人深入生产、试验现场,查看重点工程进展进度,了解目标节点完成情况,并同船厂和多家研究所的专家和领导班子座谈。值得注意的是,胡问鸣对各型号按工程节点计划和年度工作任务目标扎实稳步推进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要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完成各项研制建造任务。政知圈注意到,当时胡问鸣还提出了4点具体要求,概括地说就是总目标要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确保全年工程研制任务完成、质量至上、安全保密。

除此之外,去年8月,胡问鸣陪同张又侠来到大船集团,实地察看了有关项目研制和建造情况。今年3月14日,胡问鸣再次专项检查重点工程任务建设情况。不久后的3月28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前往大船集团,胡问鸣陪同,一行人也是察看重点工程进展。最近一次是在4月11日,胡问鸣到大船集团,专项检查重点工程进展。

上将实地察看董事长5赴大连 国产航母下水日不远?

不难发现,近来胡问鸣去大连的次数更加频密,在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去了三次。而纵观这一年之内五次到大船集团的行程,无论他是主角还是陪同,所去的目的都是检查工程进展。而这个所谓的“重点工程”“有关项目”是什么,新闻报道中一直没有明说。但从集团一把手如此频繁的检查进度来看,这个工程的重要性一定非同一般。而且,报道中多次提及工程节点、任务节点,说明这一项工程体量很大,也早已精细地划分出各项时间节点、任务节点,这盘大棋要一步步稳步推进,容不得半点闪失。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底,胡问鸣提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求。几个月后的当年10月,国防部记者会透露,国产航母主船体已在坞内合拢成型,正在开展设备安装和舾装等建造工作。当时有专家解读称,这意味着航母建造进入后半程。

中国船舶行业唯一的世界500强

让我们来说说中船重工。

它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海军装备、民用船舶及配套、非船舶装备的研发生产。

据官网显示,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中国船舶行业唯一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现有总资产4127亿元,员工15万人。 也就是说,一提到船舶、军舰制造的龙头企业,你就想起中船重工准没错。

据官网显示,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中国船舶行业唯一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现有总资产4127亿元,员工15万人。 也就是说,一提到船舶、军舰制造的龙头企业,你就想起中船重工准没错。

再来看看它旗下的阵容吧: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和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造修船厂、船用设备厂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船重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专业公司。

所以,中船重工拥有我国目前最大的造修船基地,有12名院士,4万多名科研设计人员,7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年造船能力1,500万吨,产品出口到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所以,中船重工拥有我国目前最大的造修船基地,有12名院士,4万多名科研设计人员,7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年造船能力1,500万吨,产品出口到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2015年7月中船重工举行的集团军工(装备)质量与集团生产安全工作会议上还提到,以航母、核潜艇为代表的重点工程任务进展顺利,成绩显著,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表彰。

“航母梦工厂”

说完了中船重工,那么,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船集团有多牛呢?

其实,这个大船集团已经有好几个称号。“海军舰艇摇篮”、“航母梦工厂”等,说的就是它。

大连造船厂始建于1898年6月10日,是近代中国造船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船舶总装厂,是我国水面舰船制造综合实力最强、为海军建造舰船最多的船厂,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荣誉称号。

大船集团创造了多项海军装备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比如中国第一艘炮艇、第一艘弹道导弹潜艇、第一艘导弹驱逐舰、第一艘油水补给船、第一艘航空母舰等等。它在军品建造方面的历史已经有六十多年。

说到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它的建造历时八年时间,在边研制、边建造的情况下,大船人在前期勘验和充分准备论证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全面发起了攻坚、决战、决胜三大战役,圆满完成了这项举世关注的巨大系统工程。

说到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它的建造历时八年时间,在边研制、边建造的情况下,大船人在前期勘验和充分准备论证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全面发起了攻坚、决战、决胜三大战役,圆满完成了这项举世关注的巨大系统工程。

不能不提的还有大船集团设计研究所,它成立于1966年,去年正好是建所五十周年。前身是大连造船厂船舶产品设计研究所,是当时国内唯一一家在造船企业内部设立的研究所。

自大船集团设计研究所成立以来,先后为海军45个型号、820多艘舰船的成功建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辽宁舰”也倾注了大船集团设计团队的心血,也成为大船集团设计研究所永恒的骄傲。

去年12月,大船集团航母工程荣膺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要知道这可是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航母建造这一庞大的巨系统工程,对建造者无疑是一项巨大考验,而首艘航母辽宁号的提前成功入列,也说明了大船集团在这方面有目共睹的成绩。

好了,说到这里,让我们拭目以待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责任编辑: 王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