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禹王庙
太阳刚刚醒来,金灿灿的光线,瞬间照亮了采风的车队。去年11月18日早晨七点,济南红枫读书堂一行14人,准时出发。按照和黄秀峰先生约好的集合地点,沿济南东外环、南外环高架,转绕京台高速、青兰高速,直奔泰安宁阳伏山镇禹王庙。
宁阳县是一个经常耳闻,却未曾谋面的地方。地属泰安管辖,距离济南不远。一百六十公里左右,不到两小时车程。车队在肥城县腹地下了高速路,沿104国道一路南行。路旁山峦起伏、山坡上偶尔几丛松柏和杨树,渲染着秋天的色彩,仿佛一幅幅油画。
随着山峦渐渐稀少,山前丘陵变成了平原的主色调。路旁行道树外,大片大片的麦田,生长着嫩绿的麦苗。农民正在为小麦浇灌越冬水,想必来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啊。跨过大汶河堽城坝大桥,一个左转的急弯,便上了汶河南堤,不一会远远看见一座巍峨的中式庙宇。
原来集合地点禹王庙,就在104国道路旁。北斗导航可真不是盖得,准确到分毫不差。八点四十五分到达,黄秀峰先生一行,却早已等待在禹王庙门口。再次见到了热情洋溢的黄先生,其殷殷待客之情,令人感动。黄先生和县文联杜志恒主任、县作协李兆军主席和伏山镇的领导,带领我们采风团一行,参观了宁阳县著名的禹王庙。
禹王庙原名汶河神庙,位于大汶河南岸伏山镇堽城坝村北。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因建坝立庙。禹王庙殿宇庄严,两座高大的石狮子,矗立大门两侧。朱红色大门、围墙令人心生敬畏。走进灰墙黑瓦、古香古色的朱红色的大门,一条甬道直通巍峨的红色大殿,两行古柏参天,几座御碑高耸,顿觉敬仰之情。那些遥远沧桑的历史故事,瞬间涌进脑海。甬道两侧的七棵古柏,胸围都在两米以上。为首两株桧柏,直刺苍穹、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形如华盖,的确与众不同,令人叹为观止。
黄先生介绍这两株古柏乃是一雄一雌的夫妻树。东侧一株颇为粗壮,胸径达1.52米,是大禹的化身,号称“齐鲁第一柏”。西侧一株略小,是大禹相依相伴的妻子的化身。原来这里相传是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归隐休养,结果却一卧不起的地方。大禹的妻子,也追随而来,得知不幸,不忍离去而直到终老。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大禹夫妻的终归之处。
就在夫妻二人终老的地方,分别长出了一颗柏树。千百年来,栉风沐雨,相偎相伴,虬枝横斜,形如华盖。进门左侧那棵高大的柏树上,朝向东南方的一枝颇似虬龙的头部,朝向西北的一枝颇似凤凰尾部,远远望去,龙头凤尾、活灵活现。一时之间谓为祥瑞,人们相信大禹王的灵异,视为传奇。“虬枝歧柏”作为宁阳八景,历来为诗人墨客争相传颂。
揽胜禹王台
禹王庙第一进庭院内,在夫妻树的东西两侧,分别为钟楼、古楼。宁阳县文联杜志恒主任说,这是禹王庙里仅存的古代遗迹。这两座看似简陋的方亭,四根四方石柱,支撑古亭的方顶,颇似古人所称之四极,撑开了混沌的天地。左钟右鼓、正襟危坐,处处透视着古庙的威仪和晨钟暮鼓的警示。
沿中轴往里走不远,甬道尽头便是禹王庙的正殿虹渚殿。这是一座穿堂式建筑,门额篆书“风调雨顺”四字。殿内奉祀的禹王,是一座罕见身披七彩霓裳、头戴太平冠的坐像雕塑,这也是十分罕见的大禹形象。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拯救万民于倒悬,历朝历代受到世人的敬仰,于是在这里年年享受后世之人的香火祭祀。
殿前甬道右侧,一个不高的石碑刻着古老的文字,旁边一张展示牌,展示着“遂公盨”极其底部铭文图案。宁阳西北部正是古遂国所在地,“遂公盨”的铭文,“天命禹敷土,掘山浚川……”,正是大禹治水、分封九州历史功绩的明确记载和佐证。
甬道两侧各有一通石碑,强壮的赑屃驮着高大厚重的石碑,高高耸立在古香古色的碑亭之中。这两通石碑分别记载了堽城坝建设和历次修复的事迹。甬道右侧这通“造堽城石堰记”碑,是由原兖州知府钱源,立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由明代科举唯一一名连中三元、官至三部尚书、大学士的商辂撰文,著明书法家李应祯书丹刻制。
据黄先生讲,甬道右侧这通石碑,由于不管旱涝,在螭首与碑身之间,常年有水流痕迹成为一大奇观,故名“禹碑虹渚”而列入宁阳八景,历来诗词称颂,不绝于史。
转进后院,迎面既是肃穆庄严地禹王台。台前甬道两侧的四棵古柏,巍峨耸立,古朴苍劲。一个两米多直径的圆形砖砌凹陷,却是早已封填的神秘的禹王井。传说曾有一个小龙住在此井修行。刚刚得道的小龙,常有顽皮之心,屡次偷偷外出活动,为地方造成了雨水涝灾,而被禹王封禁不准外出,却也是大禹神异灵气的象征之一。
高高的禹王台,平地高企。方方正正的青石基座上,汉白玉的栏杆,围护着层层台阶甬道。拾级而上,迎面行书“禹王台”三个金色大字。台顶中央祭台四周地面,环形镶嵌着古文篆书十二地支字符。
站在禹王台北望,不远处的大汶河蜿蜒东来,远方青山如黛,眼前碧波荡漾,大美风光尽收眼底。凌河飞架的堽城大坝横跨南北,那里据称是明代引汶济运的源头,至今遗迹尚存,既彰显了古人的智慧,也体现了宁阳人治理大汶河造福四方的贡献。
于是,脑海里便生出浩浩荡荡的治水大军,肃立台下,誓师出征的画面。
星移斗转,千年沧桑,从汶河神庙到禹王庙,几经风雨战乱、反复修复,却依然傲然挺立在这里。大禹的不朽精魂,也一直守护着一方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访圣泗皋村
离开禹王庙和堽城坝,沿104国道南行不远,车队转向西边的一条路,一路北行。这是宁阳的乡镇道路,大多是笔直的柏油路,高大整齐的行道树,矗立路旁。气派的住房、干净的街道、通畅的公路、悦目的景观,目不暇接,令人愉悦。
大片大片的麦田,从公路两边,平展展的伸向远方。嫩绿嫩绿的麦苗顶着早晨的露珠,反射着晶莹的光忙,显得格外精神。路边、地头、街道两旁,一座座的玉米垛子连成了长长的墙。就连路人的脸上都带着丰收的喜悦。一种久违的乡村风貌,油然而生,顿觉亲切无比。
远远望见西北方一座小山,树木葱茏、绿意盎然。车队开进了山前的一个小村庄,沿着村里的水泥路,七转八拐停在了一座古建筑群的门口。下车一看,原来这里有一座颜庙,纪念孔子大弟子颜回。传统风格的大门古香古色,门前的石碑记载这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村里的老书记介绍,泗皋村的颜庙始建于元代,也是本村颜氏家族的宗庙。颜姓人家是曲阜颜回后裔,其52代孙始迁此地。由于颜姓某人在元朝做官,元朝廷为了笼络汉族官员,表示崇尚儒家文化,厚待儒家人物代表后裔,敕建泗皋村复圣庙,令其香火永继。
走进颜庙,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院,中间正殿,两边厢房若干。中间甬道两侧,立着一些历代碑刻,有的保护的较好,几棵硕大的松柏银杏,记录着岁月的久远。中间正殿是祭祀复圣颜回的殿堂。颜回的彩色塑像,端居中间,儒雅之相令人敬仰。于是,脑海里迅速闪现孔子的感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志……”
这座明五暗七的建筑,从外面看还是北方寺庙的相似建筑物,一样的红墙筒瓦,五脊六兽一应俱全,体现着庄严肃穆的正统威仪。但室内却别有洞天,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二梁不在大梁上”,在这里找到了实物佐证。极具特色的是中间大殿的屋顶,大梁之上的木质框架结构,却是蒙古包式的圆形穹顶,真实再现了元朝蒙古文化的典型特征。
泗皋村的西山坡是颜家林地,不高的山坡坐落着密密麻麻的坟茔,生长高耸如云的参天古树。楷树、模树、楸树、槐树、松树、柏树,众多挂牌保护的古树,保存完好、十分罕见。古朴典雅的石碑、石牌坊,无不体现着颜氏家族曾经的辉煌和人丁之兴旺。走在林荫小道上,不时看见第58代孙,第74代孙等等碑刻,足见时代之久远,历史之厚重。
村里的老人颜先生说,这里是始迁祖来此地后,颜氏家族先人墓地。颜氏一门人丁兴旺,开枝散叶,分居四方。除了本村外,周边村庄多有颜氏族人。现在的村子也早就建成了生态文明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现代农业项目发达,村子里到处都是丰收的玉米垛子,家家都是方正气派的新房子新门楼,村民已经过上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幸福美满的好生活。
观汶皋山亭
泗皋村村北不远处,有一座树木葱茏、孤零零的小山,这就是皋山。
从皋山之阳进山不远,路上一座高大气派的青灰色石牌坊耸立山前。正面匾额上书“皋山”两个大字,北面匾额上书“鹤鸣九皋”。“鹤鸣九皋,声闻于野”的故事,令人神往。
路旁遇见几个登山归来的老年妇女,不由攀谈几句。看上去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几个人,年龄却是不小了。一个82岁,一个80岁,两个79岁。一行人为之赞叹。她们说,当地的说法是,“爬皋山,不长病”。现在年龄大了,生活也好了,啥也不缺了。想吃啥有啥,想穿啥有啥。没有事就过来爬山玩玩,登高望远,锻炼身体,也能看看家乡的好风景。
沿着柏油路上山不远,路边是一些果树林。虽然没有了果子,树叶却还在诉说曾经的辉煌。树叶经过霜打,染上了秋的颜色。有的似黄栌,一片深红。有的花色间杂,文采斑斓。走过了环山公路,开始攀登石砌的台阶。慢慢的,走进了柏树林,山路也逐渐陡峭了起来。
这些进山的台阶,没有刻意修的那么整齐划一。大多是沿着山路,因山取势、随弯就弯。从石材和颜色,总体呈现山体一样的色彩。沿途多柏树,夹杂黄栌,一看都有些年岁了。枝叶苍翠欲滴,清香沁人心脾,空气清新异常,显然负氧离子较多,也算是一趟徒步养生之旅了。
山势越来越陡峭。一条逶迤的小道,通向了三生石旁。这是不大的三块石头,突出在山坡上。两块较大的石头之间,一道夹缝,一步可以跨过去,但是,相对较高的石头,顶部圆滑,稍不留神就会站立不稳,甚至滑落到背后的两三米高的山崖之下。如此危险的三生石,几个先生美女却顿觉兴致盎然。争相跳上三生石拍照留念,一张张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倩影。
半山腰的椅子背,也是一处悬崖的几块巨石。山势异常险峻,形象十分逼真。八十高龄的王先生,也轻捷的攀上椅子背,独坐山崖、指点江山,一时成为美谈。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经过一道山寨门,在攀爬了二十几级陡直的台阶后,一行人登上了皋山山顶。
这是一个小小的山顶平台,迎面是一座宽约三盈的庙堂,青灰色的石墙体覆盖着金黄琉璃瓦,门额上书玉皇殿几个大字,殿门关闭未开。殿前一个巨大的铁制香炉,还可看见新鲜的香火痕迹。平台西侧坐西朝东,一座小石屋,半圆的拱门上书西海龙王殿。建筑颇有特色,亦感觉年代久远。玉皇殿、西海龙王殿,都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仰之情。那是当地人的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道场。
站在山顶四望,风景如画。北部和东部被巨大的柏树林遮挡了视线。南部山脚下就是西皋村,颜庙和村庄整整齐齐在山前。颜庙所在,恰是皋山之阳的中轴线,大阳咸集之地。西南部一座展翅欲飞的小山,就是鹤山,也是鹤山镇名称的由来。鹤山旁边不远,就是颇为神似的龟山。皋山的西北部,隔着一片山谷平地,还有一些山脉,自东向西延绵而去。
穿过柏树林,行至后山风月亭,顿觉皋山钟灵毓秀,魅力独特。大汶河自东方逶迤而来,清撤的河水,宽阔的田地,笔直的道路,整齐的村庄,高高的大坝,尽收眼底。河水西行至琵琶山脚下,形成了巨大的琵琶湖。山水相依、碧波荡漾、鸥鹭起飞、水天一色、美不胜收。
这里不就是“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吗?于是,赋诗一首《皋山观汶》:清清碧水向西流,风月无边眼底收。观汶皋山钟毓秀,琵琶湖畔寄乡愁。
皋山观汶,的确名不虚传。也当得起历代文人墨客的颂扬。
最美宁阳人
“秦老师,你的车右前轮,没气了……”同行的路先生一句话,顿时心底震惊不已,这会影响采风行程的。这可怎么办啊?环顾四周也不可能有修车的地方,怎么才能尽快修好呢?一连串的疑问袭上心头。
赶紧围着汽车转了一圈,查看其他车胎,还好就这一个车胎撒气了。一枚特大号螺丝钉扎在右前轮车胎上,仅仅露着六角螺帽。不由一阵心悸,假若在高速上瞬间跑没了气,该是多么危险啊。虽然经常开车,也处理一些小故障,但是,紧急更换备胎却很少,而且车上也缺少必要的拆装工具。
现场负责接待我们的伏山镇领导说,不要着急,你们先进庙参观,我来联系维修师傅过来修理。就在我们参观禹王庙的过程中,只见该领导不断打电话,不厌其烦地联系维修点。先后联系了好几处,但前几个店都因为距离较远且偏僻,救援车辆不便,实在无法赶过来,表示了歉意并推荐了其他就近的维修点。
就在参观完了禹王庙,准备参观堽城坝的时候,伏山镇老王流动补胎的王师傅,接到求助电话后,紧急驾车赶到了禹王庙门口。咋一看,王师傅就是一个朴实善良、不怕吃苦、精明能干的人,走路带着风,说话说话简明、干活利落。于是,我留下来陪着王师傅修车,让其他人拼车前往堽城坝继续参观。
王师傅检查了扎胎情况,问我是否有备胎,今天是不是还要走高速路返程。然后又认真检查了其他轮胎。跟我说,不能仅换备胎,因为备胎尺寸小,走高速不安全。建议最好是拔掉钉子,补一下原胎,这样才能保证安全。跟我商量,我们先不拔钉子、打足气,开到伏山镇的维修店去,店里设备齐全,很快就修好了。
遵照王师傅的意见,一路开车跟着去了伏山镇,不成想还有十几里的路程呢。路上心想,王师傅出车紧急救援,也不知道费用是多少。出门在外的,只要顺利修好车子,不耽误行程就行了,费用多少也就不要计较了。一路忐忑,不一会就来到了伏山镇上。
老王流动补胎的店铺,就在104国道穿过伏山镇的路边上。两间不大的店面,门前也摆放着不同类型的修车工具。王师傅憨厚的父亲热情的打着招呼,引导车辆开到辅道边上。车子刚刚停稳,王师傅拖着千斤顶来到车边,固定好位置,啪啪啪按压几下,便抬起车子,悬空了轮胎。
只见他顺手拖过气泵线,插到气动扳手上。哒哒哒几次打动,瞬间卸下了螺栓。然后,麻利地两手抓住轮毂,一用劲就把轮毂轮胎卸了下来,再推着轮胎进了店铺。谁承想,一套现代剥胎补胎机器,在老王的操作下,三下五除二就剥下了轮胎,拔掉了钉子,找到了漏洞、打好了补丁。
十分钟不到,轮毂复位,车胎修好了。我一边赞叹王师傅技术高超,一边感谢他帮了大忙,催着他把救援的钱和补胎费用算一算。心想这次上门紧急救援费用肯定不低,结果王师傅却只收了50元。于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就在我们当地,仅仅补胎也要40元。曾经一次因电力不足无法启动而寻求救援,就收费200元。这个老王也真是太实诚了,感觉在这陌生的宁阳伏山,遇上了一个大好人。
这次修车虽然只是行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却让我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宁阳人。就在极其普通的老百姓身上,却无不体现着热情待人、勤奋工作、诚实敬业的良好风尚。既如这次宁阳采风活动之所以成行,完全得益于热情洋溢的黄秀峰先生和他的团队,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宁阳人的人格魅力。
岱崮征文活动颁奖之前,我们还不认识黄先生。但是,黄先生却曾多次联系我们,只是为了让征文颁奖活动,办得更好更完善。无论从作品的评奖,到颁奖大会的组织和接待安排,都做到了尽善尽美,让全国各地远来的与会者,无不赞叹有加,对山东留下了美好印象。
就是在这次岱崮颁奖大会上,我才认识了黄秀峰先生,了解了他的秀峰书院、《草根文学》和《凤凰山诗刊》,黄先生盛情邀请我们到宁阳参观采风。这次,他还推迟了前往南方的活动,反复协调联系宁阳宣传部、文联、作协和伏山、鹤山镇,为红枫读书堂采风团大开方便之门。
一路上黄秀峰先生深一脚浅一脚,带领着我们参观学习,认真讲解介绍宁阳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风趣幽默的杜主任,一边讲解一边逗得大家欢声笑语。一肚子故事的李主席,不断分享宁阳的大美山水、风土人情、历史典故,都给采风团留下了深刻影响。同行的宁阳文友,这种对家乡的热爱,对文化的执着,对文学的追求,感动着采风团每一个人。
返程路上,大家感慨万千。大美宁阳,美在何处?在山、在水、更在人……
作者简介:
秦长清(笔名:清莲子),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先后任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历城区教育局和区委党校正处级行政干部。现为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济南作协会员、历城作协会员、历城区稼轩文化交流协会会员,《鹊华》副主编,倾情于古体近体诗词、现代诗、散文、政论文和文艺评论等,作品散见于部分书籍、期刊、报纸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