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各界楷模
投稿

杨培东:喜欢尝试新东西且不惧失败

2018-02-24 15:18:03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 薛马义 尹心航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杨培东,1971年出生于苏州,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世界顶级的纳米材料学家。2014年,作为汤森路透集团预测的热门人选——杨培东与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擦肩而过!“对于诺贝尔奖,其实我个人觉得无须太纠结!水到渠成比较好!”“我既不是天才,也不是什么神童!只是在一路试错的过程中,幸运地做对了一些事情,得到了一些不错的结果。” 
                         
                        在苏州创办天际创新中心是对家乡的“回馈”
 
 
  杨培东1988年从苏州木渎中学毕业,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199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求学,1997年获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先后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03年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列入“世界100位顶尖青年发明家”。2011年杨培东当选为汤森路透集团“全球顶尖100名化学家”,同时入选同一标准的“顶尖100名材料科学家”。2012年4月18日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14年4月28日当选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2015年9月,获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16年5月3日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杨培东团队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纳米能源材料研究所暨天际创新(培东)中心,为国内产业资源对接原创技术项目提供通路,加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项目研发产业化,共同推进苏州纳米材料产业的发展。“这是我回馈家乡的一种方式。”
                
   “如果说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我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并且不怕失败。”
   
    在杨培东小时候,他在家没人带,还好母亲是小学老师,就跟着母亲去“上学”。“上高中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喜欢干什么!到上大学时候,才知道自己喜欢化学。”杨培东说自己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同时,也能坦然接受失败。杨培东在本科阶段,做的是超导体,在研究生、博士的时候,做的是半导体纳米导线,博士后,做的是自组装,然后在伯克利大学做教授的时候,做的是很多能源方面的东西。后来杨培东到上海科技大学办物质学院,涉足教育领域,包括他在苏州创办的天际创新(培东)中心,也是很新的领域。 
    “现在人们可能看到的更多的是我的成功,但其实我失败的经历更多……但终于成功了。    
     “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我就是这样获得成功。”
  1999年,当杨培东博士后毕业后,有十来个学校,向他发出了邀请。最终杨培东选择去了伯克利大学。
 
杨培东2.jpg 
 
  1999年,年仅28岁的杨培东就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的助理教授,独立负责一个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而在美国大学里,从助理教授升到终身正教授,通常要花10年左右时间。2004年进入伯克利的第6个年头,杨培东就受聘化学系终身教授。在伯克利历史上,化学系还只聘过两位华人科学家当终身教授,前一位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博士。一开始,杨培东工作很辛苦!除了吃饭睡觉,他每天至少工作14个小时…… 
    2014年与诺贝尔化学奖擦肩而过的杨培东认为,“对于诺贝尔奖,其实我个人觉得无须太纠结!水到渠成比较好!”2015年,杨培东获得了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但他并没有感到惊喜。 
                             
       生活比工作重要!爱工作,爱生活,爱孩子,爱家人 
  
    除了工作,杨培东也是一位享受生活、重视家庭的人。“如果仅仅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或者说工作会让我筋疲力尽,我会放下工作。”
  在伯克利最忙碌的那段时间里,杨培东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妻子和女儿。其中,傍晚5点到晚上9点,这4个小时,是属于女儿的。而当时,陪女儿散步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如今,杨培东已经将实验室的团队带出来了,而且也比较成熟了,他也就能腾出其他一些时间,去做其他一些事情。
  “其实现在比以前更忙了,除了比如办学校、开公司等等,还要参加各类活动论坛及美国科学院等其他一些事务,经常要乘飞机飞来飞去。”不过,一旦回到家,他就会抽空每天开车送女儿上下学,周末的时候,开车送女儿去郊外农场骑马等等。
  
   
                                                                                          
 
责任编辑: 任志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