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济南隆重召开,表彰为我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其中,胡敦欣院士荣获2016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会上,胡敦欣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了两句话,对我国青年科学家提出了两点期望。
第一句话,希望青年科学家早出成绩 “不到80岁就能获得最高奖”
胡敦欣是我国大洋环流和海洋通量研究的开拓者,他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投身西太平洋环流从理论到实地观测的深入研究,获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他发现并命名的太平洋“棉兰老潜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支由中国人发现、命名,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承认的洋流;他发现了中国陆架第一个中尺度涡“东海冷涡”;揭示“陆架上凡有上升流的地方,海底沉积必为软泥”的科学规律;修正了沿岸上升流传统理论;他在世界上率先开展陆架海洋通量研究,得出了“东海是大气二氧化碳汇区”的重要结论……
现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胡敦欣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办公室,跟年轻人一起搞研究。谈及对我国青年科学家的期望,胡敦欣说,“我今年已经81岁了,获得这个奖,希望很多跟我一样在科技创新战线上的年轻人,在这么好的时代,这样好的条件下,不用等到80岁就能获得最高奖”。
第二句话,希望青年科学家潜心研究 “各行各业都要创新,不能总是跟踪”
谈到对我国青年科学家的期望,胡敦欣还表示,我们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要求在各行各业都要创新,不能总是跟着国外的步伐,“那只是初级阶段,是学习的阶段,我们不能光学习,要出新的东西。”
这些感受源于他的切实经历。1978年,胡敦欣第一次公派赴美国交流学习,亲眼目睹了国际海洋科学的迅猛发展后,他准备组建一支科研水平跟美国“平起平坐”的团队。当时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寥寥无几,有些风凉话传到他耳朵里,说他只是跟着美国人的屁股后面走。胡敦欣与助手们潜心研究,坚持4年终于有了回报,他们发现了“棉兰老潜流”,改变了有关太平洋西边界流动力结构的传统认识。
之后,又历经6年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讨,2010年4月,胡敦欣领衔发起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正式批准为国际合作计划,同年5月正式启动。这是中国发起的第一个海洋领域大型国际合作计划,有中、美、日、韩等8个国家的19个单位参加,将为改进和提高气候预测能力提供科学依据。胡敦欣一直担任该合作计划的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合作计划启动之后,中科院海洋所“科学一号”成功布设了两套深海测流潜标,其中一套6100米深海潜标是西太平洋最深的深海潜标,获得了长达连续4年的海流实测数据,是我国首次、也是国际罕见的。
面对现在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果,胡敦欣说,与西方领先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沉下心来,避免出现浮躁状态,要潜心做研究,潜心考虑如何在所属领域引领世界。胡敦欣期望,“如果说,我们每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领域,都能有一个创新型的成果出来,能够在所处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哪怕是一个点,一个方面,点多了,方面多了,这些点面就可以结合起来,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就达到国际领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