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风云人物
投稿

山东财经媒体盘点省长郭树清在山东这四年:始终保持儒雅风范

2017-02-24 15:00:39 来源:凤凰网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来到山东工作,我就是山东人,我将夙夜在公、尽心竭力。”四年前,初来齐鲁大地时,郭树清的这席话仍在耳边荡漾。

 

在公众面前,无论什么情形下他始终保持儒雅风范。

 

郭树清其人

 

郭树清是内蒙古乌兰察布人,1956年8月生人,今年61岁。

 

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中国颇有名气的官员之一。在大多数媒体眼中,长相清秀帅气的郭树清算是一个“学者型官员”。多位熟悉郭树清的人士都评价其低调平和,北师大教授钟伟称有一次开会,会场比较小,郭树清没有往第一排坐,而是很自然地坐在最后一排。郭树清跟学者交往时,发言神色温和,讲起话来条理清楚、言语简洁明了,完全没有某些官员与学者交往的态度。

 

但他也是一个说话风趣谦和的人。他曾经在山东两会分组讨论期间,笑称自己是内蒙人,文化底蕴远不及山东人深厚,需要向在座学习文化知识。

 

媒体对郭树清的评价

 

不过,翻看郭树清的简历就不难发现,18岁的郭树清到四子王旗红格尔公社插队之后,就成为一名“知识青年”。他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列系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法学博士学位。

 

早年多在北京任职,其研究生毕业后先在中国社科院马列所从事研究工作,后来接触的大多是经济金融领域的“差事”。先后担任过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和试点司司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宏观调控体制司司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兼机关党委副书记,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副书记。

 

2001年,郭树清从贵州返京,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算是正式踏入金融领域。

 

2011年10月,郭树清接替尚福林出任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第六任主席。郭树清担任证监会第六任主席,任职不过18个月,是中国证监会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主席。但其开明的改革派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根据统计,郭树清任职证监会期间,证监会发布通知、规则70条,相当于每周1条,外界对此有“郭氏新政”之说,而中国股市指数则在改革中下跌了7.7%,市场上因此不乏对他的批评声。

 

但也有不少溢美之词,比如,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在他的微博上写道:郭树清做证监会主席一年多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使行业更加充满活力,竞争和创新成为现实。

 

“郭树清山东金改”

 

从郭树清的简历来看,他少有地方工作的经历。除了在山东担任省长这近四年的时间之外,就是在其42岁时出任贵州省副省长,分管外资、旅游、金融。

 

不过,作为山东省省长,郭树清被媒体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对山东金融领域大刀阔斧的改革。

 

众所周知,山东是经济大省,GDP位列全国三甲,实体经济约占全国10%。但说到金融领域,无论是社融还是资产总量,长期仅占全国的不到7%。

 

可以说,金融不是山东的优势产业。于是,郭树清就成了山东金融改革的“领头人”。

 

三年前的2013年8月7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被业界解读为“山东金改22条”。此时,郭树清上任山东省省长只有131天。他主导并力推的金融改革,也随之被称之为“郭树清山东金改”。

 

在山东省长任职期间,郭树清几乎见遍了所有金融监管机构和系统性重要机构的领导。据新浪财经不完全统计,他在山东会见过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等监管机构高层,还有四大行董事长、浦发董事长、光大集团董事长、包括上交所深交所在内的各大交易所一把手、人寿保险董事长、泰康人寿董事长等机构领导。

 

除了最为出名的“山东金改22条”之外,还有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的《山东省权益类交易场所管理暂行办法》,它是国内第一个单独规范权益类交易场所的规范性文件;《关于开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试点工作的意见》,它是全国第一个指导、推动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专项政策文件。

 

山东金改究竟做的如何呢?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山东金融办”)对外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山东省自2013年金融改革发展意见实施以来,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金融业实现地方税收占全部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10.7%。

 

“意味着金融业已发展成为山东经济的支柱产业。”山东金融办副主任初明锋说。

 

去年8月份,山东首次公布了金融改革三年来的成绩单,金融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936.11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3130.6亿元,增长了61.7%。

 

山东金融界人士对此分析称,漂亮的数字背后,更多是山东金融实体企业的悄然转型,也是郭树清在山东留下最深刻的印记。

责任编辑:今日报道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