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洁供热日益火爆,各级地方政府开始加快推进当地清洁供热方式。日前,空气巴巴小编从北京市获悉,北京将在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以及农村地区推广热泵技术,到2022年,利用空气源热泵系统供热面积达到8000万平方米,约占全市供热面积8%左右。
3年增加20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
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热泵系统应用推动清洁供暖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到2022年,北京新增热泵系统利用面积2000万平方米,热泵系统应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按照规划,北京将推动“重点功能区、三城一区、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热泵系统发展应用。《实施意见》明确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等新建区域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到2022年,新增空气源热泵供暖利用面积750万平方米左右。结合新城规划,在大兴、顺义、昌平、房山等既有区域因地制宜的深入挖掘余热潜力,充分利用现有供暖设施能力,到2022年,新增热泵供暖利用面积400万平方米左右。加强在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农村地区推广热泵系统应用,大力支持热泵系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清洁供暖水平,到2022年,新增热泵供暖利用面积150万平方米左右。
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40万吨
空气巴巴小编还从市发改委相关部门获悉,接下来,该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热泵系统应用,将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有利于推动由天然气、外调电为主的清洁能源结构向低碳能源结构转变,引领能源创新转型升级,提升新建重点区域智能管理水平。
空气源热泵系统是采用电能为动力,将低品位的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热能的技术,节能高效环保,综合能效(COP)可达到3.0以上,是对燃煤、燃气等常规能源的有效替代和补充。空气巴巴专家预测,到2020年热泵系统累计利用面积可达到8000万平方米,年可减少燃气等化石能源消耗量折合标准煤约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0万吨,对北京大气污染防治及环境改善将起到积极作用,可有效减少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污染物。可见,随着该项目的落地,距离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行动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