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 > 政策解读
投稿

【重磅】辽宁省2018年空气源热泵政策汇编

2018-12-26 09:41:09 来源:空气巴巴 作者:张振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在国家大力发展清洁环保政策下,各级部门都在紧随国家的政策导向,不断的出现新的清洁能源发展部署政策,下面,空气巴巴小编为大家详细汇总了辽宁省在2018年关于空气源热泵的相关政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2018年本溪市加快推进清洁取暖工作计划

发布单位:本溪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年8月27日

政策内容:在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推进天然气、电、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型取暖,逐步替代散烧煤取暖。到2018年底,全市清洁取暖比重力争达到60.6%以上。积极推进电供暖。到2018年底,全市电供暖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以上。

二、沈阳市2018年散煤治理工作方案

发布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2018年7月13日

政策内容:坚持清洁供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能源清洁化利用为目标,在统筹推进我市清洁取暖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各地区之间,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之间的经济承受能力、基础设施条件、工作推进难易程度等因素,采取适宜的散煤治理措施。以联片集中供暖、棚户区改造、建筑节能改造为主要措施,加快推进城区集中供暖,实现散煤减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在不具备条件的地区,以清洁型煤配合型煤专用炉具实现散煤清洁高效利用。

三、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辽宁省委、省政府印发

发布时间:2018年7月4日

政策内容:辽宁将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和冬季清洁取暖,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完善煤改电供暖政策,扩大煤改电供暖范围,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比重,积极推进工业余热供暖。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对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的地区和居民,在气源、电源供给及价格上给予保障。

到2020年,新增城市清洁能源供暖1500万平方米,其中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煤改电”供暖面积500万平方米。2020年全省清洁取暖率达到49.3%,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全部实现清洁取暖。

四、辽宁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

发布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2018年6月24日

政策内容:指出研究制定支持清洁能源取暖的相关价格政策,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电供暖系统等技术,推动供热计量改革。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原则,出台优惠政策,稳步推进清洁能源取暖。2018年清洁取暖面积达到67192万平方米,2019年达到75834万平方米,2020年达到84853万平方米。

五、锦州市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

发布单位:辽宁省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2018年3月1日

政策内容:要求科学发展热泵供暖,根据气温、水源、土壤等条件特性,结合电网架构能力,推广使用水源、地源、空气源热泵供暖,发挥电能高品质优势,充分利用低温热源热量,提升电能供暖效率。在地质条件较好地区推广浅层地源热泵供暖。力争到2021年,全市水源、地源、空气源等热泵供暖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同时,大力发展热泵、蓄热及中低温余热利用技术,进一步提升余热利用效率,扩大余热供暖范围。

六、全力做好煤改电供暖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单位:辽宁省阜新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年2月24日

政策内容:2018年阜新市将继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努力为节能公司和电采暖用户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让广大电取暖用户对相关政策和清洁能源设备应用灵活、安全稳定、操作简便等方面优势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

七、本溪市加快推进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单位: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2018年2月1日

政策内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优先发展电、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取暖,向有条件地区适当扩大集中供暖延伸覆盖范围。到2018年,全市清洁取暖比重达到60.6%以上。加快推进“煤改电”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市电供暖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以上。

根据气温、水源、土壤等条件特性,结合电网架构能力,推广使用水源、地源、空气源等热泵供暖。鼓励新建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和居民住宅楼使用热泵供暖系统。鼓励新建热电厂和锅炉房同步建设余热热泵供暖工程,具备改造条件的既有热电厂和锅炉房加装余热热泵回收装置。加快开展热电厂余热热泵供暖工程,以及大型锅炉房利用热泵回收余热资源工作。

八、关于居民电采暖用户试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发布单位:辽宁省物价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年1月17日

电价政策:电采暖用户每年从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的电采暖电量执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不再执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时段划分:峰段7:00时至21:00时;谷段21:00时至次日7:00时。

电价标准:“一户一表”的居民电采暖用户在现行居民生活电价基础上,峰时段上调0.02元/千瓦时,谷时段下调0.10元/千瓦时;原执行合表用户电价的居民电采暖用户谷段到户电价为0.40元/千瓦时,峰段到户电价为0.52元/千瓦时。

九、关于加快推进“电化葫芦岛”工作方案

发布单位: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年1月5日

政策内容:积极争取国家关于电能替代的相关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统筹整合现有相关专项资金渠道,支持电采暖、热泵等项目,降低设备投资压力。全面推进供暖、分散电采暖、热泵等,促进电能替代项目全面开展。加快“煤改电”供暖项目建设;在水源充足的地区推动地下水源热泵应用。在大型商场、写字楼、酒店、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建筑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集中供热等项目。

居民采暖领域。采暖领域电能替代主要推广热泵、电蓄冷空调等技术。新建公共场所原则上采用电采暖或其他清洁能源取暖。在热力管网无法到达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或生态要求比较高的居民住宅,推广热泵、分散电采暖。继续推动热泵应用。在建昌、兴城、绥中等水源充足的地区,重点推广地下水源热泵;在全市水文地质条件符合要求的地区推广污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海水源热泵、吸收式热泵、空气源热泵。到2020年,力争热泵供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扩大农村光伏扶贫发电试点范围,在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热泵等新兴技术应用。

十、关于加快推进“电化营口”工作方案

发布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9日

政策内容:要求促进清洁电能利用,改善城市环境,到2020年,营口市累计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4亿千瓦时。在居民采暖领域,热力管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或生态要求较高的居民住宅,推广蓄热式电锅炉、热泵、分散电采暖。加快推进“煤改电”,降低“煤改电”项目电价,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到2020年,确保累计新增清洁电能供暖10万平米。

继续推动热泵应用。各地区根据地质情况、水文条件和地下水温的分布状况,因地制宜,科学利用,重点推广地下水源热泵、海水源热泵、吸收式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应用。到2020年,力争新增热泵供暖面积10万平方米。

十一、辽宁省推进清洁取暖三年滚动计划(2018-2020年)

发布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1日

政策内容:力争2020年,全省清洁取暖率达到70%以上。科学发展热泵供暖,根据气温、水源、土壤等条件特性,结合电网架构能力,推广使用水源、地源、空气源热泵供暖,发挥电能高品质优势,充分利用低温热源热量,提升电能供暖效率。发挥沈阳市的典型示范作用,在地质条件较好地区推广浅层地源热泵供暖。力争到2020年,全省水源、地源、空气源等热泵供暖面积达到5000万平方米。

十二、沈阳市加快推进清洁供暖的实施方案

发布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2017年8月28日

政策内容:到2020年,沈阳市中心城区及县城清洁能源供暖面积达到2.4亿平方米,清洁能源供暖比重提高到60%。新增电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电供暖总面积达到4800万平方米,其中热泵电供暖增加500万平方米。

结合资源条件和供暖需求,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空气源热泵等清洁能源供暖。规划新增热泵电供暖面积500万平方米。扩大空气源热泵供暖面积,提升空气源热泵供暖潜力,在污水处理厂和大型排污管网附近,积极推广污水(中水)源热泵供暖技术应用。

十三、关于加快推进“电化辽宁”工作方案

发布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2017年7月22日

政策内容:到2020年,累计新增电能替代电量210亿千瓦时,力争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在居民采暖领域,采暖实施电能替代主要包括电供暖、空气源热泵等分散电采暖技术。在热力管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或生态要求较高的居民住宅,推广空气源热泵分散电采暖。在总结沈阳、大连、鞍山3市电能替代供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到2020年,力争新增清洁电能供暖500万平方米。继续推动热泵应用。各地区根据地质情况、水文条件和地下水温的分布状况,因地制宜,科学利用,重点推广地下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海水源热泵、吸收式热泵等应用。到2020年,力争新增热泵供暖面积1500万平方米。在服务业领域,大型商场、写字楼、酒店、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航站楼等建筑推广应用空气源热泵等项目。

通过辽宁省对于空气源热泵政策的推行,不难看出,现金阶段,清洁能源的发展正在向好推进。空气巴巴小编认为,只要全国各个省市能够恪尽职守,从当地的能源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推行清洁能源设备,百姓们过上健康、舒适的冬天将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