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制 > 舆情播报
投稿

“幼儿遭性侵”系编造,消费贫困地区儿童居心何在

2019-06-28 06:28:20 来源:新京报 作者:孟然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27日午间,贵州省公安厅发布通告:初步查明,网上传播的“毕节、凯里有未成年儿童被性侵”照片,均为赵某某从网上收集,信息系其编造。赵某某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当地警方尚未确认,赵某某是否就是最初“自曝娈童”的微博用户VictoriaGuy。但大家总算可以稍稍安心,至少这匪夷所思的情节不过是场谣言。

造谣者消费幼儿、愚弄大众,可恨

作为一个幼儿的母亲,我自始至终都希望这是场恶作剧,是无事生非者精心编制的谣言。因为我实在无法设想,倘若这一切为真,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比《熔炉》更荒诞、比噩梦更可怕的人性之恶。

但当一步步证实为谣言时,很多人却无法轻松地说一句“没有就好”,那种沉重和揪心的感觉迟迟无法退去。一则“绘声绘色”的谣言从昨晚到今天,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激起了网友的义愤,到头来竟发现是“逗你玩”,实在让人意难平。

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动机搞出这样一个“大新闻”?究竟是何等的懦弱,才会将愚弄的靶子对准这些本就孤苦无依的孩子?这个答案恐怕要等到赵某某坦白,才能够解开。

这样的谣言,不仅消费了社会上弱势且“失语”的孤儿、留守儿童,也愚弄了大众的正义和情感;不仅会妨害了舆论关注真正问题,也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严肃追究造谣者的责任,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自不必说。

另外,在这次谣言传播过程中,还有另外一类“坏人”,他们顺着谣言的逻辑,补充了更多假冒的“新图”和更匪夷所思的细节,为的是让局面更加混乱,趁乱抢夺一波流量,或是再卖一批货。对于这些“带节奏”的造谣者,同样应该予以严惩。

谣言来袭,各方可以做得更好

但该如何看待这个谣言链条上的举报者和转发者?

据媒体报道,微博用户VictoriaGuy通过私信主动自曝参与娈童活动,举报人为了收集证据与其聊天,因担心“万一是真的”愤而举报。而民间团体“Starrynights儿童保护”同样是出于类似的担心才将线索交予警方,且在6月初的举报信中提到,“内容是否属实无法确认,望警方协助调查。”

“关心则乱”,没有人怀疑热心人士、民间组织、多数转发者的一番好意和满腔义愤,毕竟对于儿童权益的保护再怎么敏感都不为过。

但如果说热心人士举报相关线索已是功德一件,那公益组织或许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

从事公益活动,很重要的工作内容是游走在个案和公共舆论之间。分辨事情的真伪,向公众传递真实信息,其实是专业性的一部分。要求民间组织像警方一样去侦查或是苛责,但这些NGO组织也不妨在遇到离奇案件时保持镇定,在传递信息之前做一点核实工作,向警方或媒体提供更高的“信息质量”和更多的“信息增量”。

这并非是苛责,毋宁说是种善意的提醒。平心而论,我第一时间也处于震惊当中,并未想到去搜索图片、核实真伪。这事对公众、媒体和公益组织而言也是一堂课:在网传信息面前,尽可能克制非理性的情绪,保持镇定和怀疑态度,想方设法去核实,这也是公共舆论、民间组织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要知道如今伪造微信对话、P图的成本太低。一部手机、两个微信号码就能编出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但无论如何,举报者、部分转发者能够对类似事件保持敏感、积极作为,毫无疑问值得肯定。

这场虚惊,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情绪有时是种正义,有时也会被“不义之人”操控。《熔炉》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不要用满腔的愤怒和眼泪结束,要凝视真实直到最后,重要的是永远记住真实,这才是拯救希望的稳固的根基。”

我们谴责造谣者和营销号,同时我们也希望,今后在类似的事件发生后,无论是民间组织还是公共舆论,能够更理智和清醒些,避免被谣言误导,避免用宝贵的社会资源为那些造谣生事者买单。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