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围绕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各地交管部门群起响应,迅速展开路口文明保卫战。这是确保“路畅民安”的关键一战,我们为此拍手叫好!踊跃参战,自觉践行。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近3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达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总量的90%。人命关天!整治交通违法行为刻不容缓。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时应当停车让行。但是,由于一些交通参入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的行为普遍存在,在斑马线前争道抢行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前段时间,笔者在驻地城区发现有很多路口机动车过斑马线时,不但不礼让行人,而且与行人争道抢行,出现“谁牛谁先过”的怪象;也有的机动车不顾同行者的指责,随意穿插加塞,导致互不相让、交通拥堵停滞;还有的行人不顾自身安全,红灯亮起仍结帮横穿斑马线,险象横生,让人担惊受怕。笔者曾去香港一游,深感香港不愧为世界文明之城,虽说那里的道路并不宽敞,但无论是红绿灯路口,还是大小道路上的路段路口,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在斑马线上互相礼让的举动随处可见,车辆、行人动静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让人顿感心情舒畅。
斑马线被称为安全线、生命线,是行人、车辆安全通过路口的保障措施。礼让斑马线是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是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法》实际行动。实践证明,礼让能够展现一个人的博大胸怀,既可息事宁人,也能确保交通顺畅,特别在我国进入汽车时代,机动车和驾驶员迅速攀升,人流车流如织,交通繁荣发达的今天,更显得难能可贵。礼让,既是检验一个人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添加剂,还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治理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保障广大交通参入者平安出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一日之功,需常抓不懈才能凑效。首先要提高安全意识。要从日常抓起,从现在抓起,从娃娃抓起,从根上抓起,应通过家风传承、学校传授、驾校培训、对口施教、媒体传播等多种宣传方式,持之以恒地对公民进行引导,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教育,使文明礼让深入民心,在心底扎根,牢牢守住“车让人,人让车”的文明底线。其次是要靠法律的保障。要通过刚性约束、严格处罚来约束交通参入者的行为。职能部门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来维护交通秩序。如济南交警推出正面引导举措是:对在红灯第一个停下来的赠送小雨伞;北京交警推出的处罚举措是:机动车不避让行人罚款200元、记3分,非机动车闯灯越线罚款20元。这样就文明礼让纳入法制轨道,确保道路四季顺畅。第三是职能部门从严管控。各地交管部门要严格执法,要通过恪尽职守、强化巡逻、借助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等措施,严查严处不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行为,依法保护行人的通行权利。同时,要及时向社会曝光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让广大交通参入者熟知礼让规则,提高守法意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作为炎黄子孙传承“文明礼让”义不容辞。安全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让我们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呵护斑马线上的文明,使“文明礼让”之风劲吹常新。常言说的好,礼让礼让,人车无恙。只要我们敬畏规则,尊重他人,完善制度,就一定能在礼让中通过文明的一道道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