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孩子的教育首当其冲的是安全教育。潍坊市公安局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分局目前拥有警力103名,警力万人比为万分之4.5,是潍坊警力万人比最低的县(区)级分局,面对水域面积达144平方公里,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库区维稳、新区建设、反恐防暴及社会治安防控不断加重的社会局面;在拥有教育集团总部,以教育为龙头产业聚集3万7千名师生的峡山,为了孩子们脸上平安的笑容,为了辖区群众的安宁祥和,峡山公安人在思考、在努力……
峡山公安分局紧紧抓住辖区为教育基地工作实际,秉承“小手拉大手”的工作理念,按照“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联动一片村居,覆盖整个辖区”工作模式,积极向区党工委、管委会汇报争取,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安全防范活动,重要群众工作由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动组织,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公安主导”格局化效应。
一份吸引政府主要领导目光的文件
2016年夏天,潍坊乃至山东各地接连发生的儿童溺水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6月1日正值儿童节,一份由潍坊市公安局峡山分局局长窦金光同志呈报的“小手拉大手”联动进校工作建议,引起了时任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党工委书记马清民同志的高度重视,马书记皱紧的眉头一舒,“同意”两字立刻签署,相关工作火速推开!6月28日,辖区以区政法委名义下发《峡山区“联动进校 立体防护 防溺水安全进校活动实施方案》,标志着峡山区联动进校送平安活动进入到全区部门联动、全面铺开阶段。利用6月28日至7月6日学生暑期放假前短短的9天时间,区公安分局、教管中心、新闻中心、疾控中心、各街道中心医院卫生室多部门多单位联动合作,通过播放专题纪实片、民警防溺水安全讲座、医疗机构防溺水生理危害及现场模拟救助安全员培训等多措并举,多角度、立体化向孩子们传授了溺水的危害及急救常识,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技能。
联动进校推广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从地理位置上,峡山区拥有水域面积144平方公里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同时潍河、渠河、汶河等河道众多,各地散布的水利工程、沙场、挖矿遗留塘湾也为水域安全留下了极大隐患。从实施节点上,夏季正值汛期,同时学生暑期来临,辖区群众因长期库区生活有下水的条件及传统,在暑期前针对辖区群众特别是自我防护意识较差的儿童学生有极大的必要性。从现实必要性意义上,孩子作为家庭得以维系发展的重要纽带,学生溺水溺亡事件,往往会在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峡山公安分局前期以辖区峡山双语学校、王家庄街道泛海希望小学作为试点学校,在辖区部分学校试点开展了以点带面,“小手拉大手,安全进万家”夏季防溺水专题宣传进校园活动,活动启动初期反响强烈社会认同度高,这为后期的全面铺开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区教管中心安全科工作人员表示,公安牵头的安全进校活动不但让他们“放心”,更有极大社会意义:一是学校“舒心”,各部门联动进校,多方参与,校方充分重视并将防溺水作为安全教育重要内容;二是家长“放心”。通过教师学生反馈,社会媒体播放,连带家长群体进一步重视孩子安全,认同认可联动进校方式。三是学生“上心”,通过宣传片播放、现场演示、安全员选拔等环节,让孩子自身强化了安全参与意识。
孩子们从内心深处里也有了安全意识
正式通知印发后,峡山“联动进校防溺水”等系列安全防范活动,累计对辖区3万7千余名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连带辐射辖区16万人口,取得巨大社会安全效应。辖区《峡山新闻》、《潍坊日报.今日峡山》、《潍坊日报.公安特刊》、潍坊电视台《直播潍坊》等栏目对该活动进行了报道,并在2016年5月《山东法制报》头版刊发。一方面通过活动在学校每个班级学生中建立学校“安全员”队伍,提高学生参与及主动预防意识,带动全校安全意识提升;另一方面以安全员及教师队伍安全意识提升为起点,连带学生家庭及广大群众参与,最终构建全区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大格局。公安分局联动相关单位在开展活动中,一直强调的是“主动参与”意识,不是民警及医务工作人员或老人教孩子怎么读“安全”,而是让孩子把“安全”的弦紧心间深深的印在脑子里,故活动中专门设置防溺水现场演示、安全培训教育、及“安全我来说”等大量学生参与环节。“主动参与”和“被动接收”的差距在哪里呢,一位参加联动进校防溺水的学生在电台采访中表示“以前上安全课都是听别人在讲,现在在警察叔叔的防溺水安全课,我还上台进行了亲身体验,感觉溺水窒息真的是挺可怕的,我还成为了学校的安全员,我一定回去告诉爸爸妈妈和其他小朋友要加强安全意识”。